不良睡眠習慣
正在“偷走”健康睡眠
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日發布的《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受訪居民僅29%的人群在23:00前入睡,47%的人群在零點后入睡,其中大學生手機日使用時長偏高、熬夜嚴重,頻繁飲酒人群睡眠時長短、睡眠質量較低。
△ 長期熬夜的危害
大量研究表明,睡眠不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血壓血脂等異常、嗜睡精神不振、情緒焦慮抑郁、免疫力下降、脫發、憔悴、衰老加速、包括腫瘤在內的疾病的發生發展。
睡眠問題背后
可能隱藏著疾病信號
睡覺腳抽筋不一定是缺鈣
睡覺時小腿抽筋很多人都經歷過,通常第一反應是身體缺鈣了。不過,缺鈣并不是讓小腿“抽風”的唯一誘發因素,它還可能與血管堵塞、病變相關。
睡覺時抽筋也叫夜間腿部痛性痙攣。當長時間保持一個睡姿不動時,腿部的靜脈受到壓迫影響血液回流,就有可能發生肌肉痙攣。
當靜脈回流嚴重受阻,形成嚴重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有可能導致下肢腫脹、疼痛,伴體溫升高和心率加快。如不及時處理,還可能發生休克和靜脈性壞疽。
睡覺打鼾不一定代表睡得香
不同的人鼾聲千奇百怪,但有一種鼾聲卻被稱為“致命鼾聲”:中斷型打鼾,在醫學上被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如果呼吸暫停事件發生得越來越頻繁,經常在夜間反復經歷被迫蘇醒和重新入睡的循環,千萬別不當回事,應該及時到耳鼻喉科或睡眠中心進行檢查。
半夜總是“自然醒”不一定是睡夠了
在醫學研究中,“早醒型失眠癥”通常與抑郁癥有密切關系。
如果“早醒”出現超過3個月,則已經屬于“慢性失眠”,很可能會影響健康,千萬要小心了,要及時就醫。
白天異常困倦
可能是身體在發出預警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困來襲,偶爾的白天瞌睡犯困,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晚上睡眠充足,白天還過度疲倦,很可能是疾病的預警信號。
警惕中風
70%以上的中風患者在發病前5到10天會頻繁打哈欠,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壓等高危因素,同時伴有肢體麻木無力、頭暈頭痛、言語不清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排查肝病
如果疲勞犯困的同時還伴有食欲缺乏、惡心、厭油膩、腹脹等癥狀,應盡快到醫院就診,排查肝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糖尿病、焦慮癥等疾病也會讓人感覺白天困倦、精神疲乏。如果保持充足睡眠后,白天的過度困乏還是得不到緩解,應盡快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對癥治療。
溫馨提示
從現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