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吉林省琿春市人民法院聯合出品的微電影《重生》獲第十一屆“金法槌獎”微電影類二等獎。
(圖為獲獎榮譽證書及獎牌)
在時代浪潮沖擊下,部分曾經輝煌一時、承載著地域記憶與文化底蘊的老字號企業,因市場更迭、經營不善等問題,面臨著經營的寒冬。創新能力不足、家族管理矛盾頻出,這些昔日明珠黯淡無光,甚至瀕臨破產,讓企業員工面臨失業風險,地方經濟發展也隨之受阻。破產重整這一法律手段,成為企業重生的希望之火。
人民法院通過合理的債務梳理、資產重組、經營規劃調整,讓瀕危企業有機會重新煥發生機,保留品牌價值,穩定就業崗位。吉林高院與琿春法院在破產案件審理中,目睹企業的掙扎,深感有責任將這一守護與重生的過程展現給大眾,讓法治的力量深入人心,這便是《重生》誕生的土壤。
初心:法治為民,點亮創作火種
為了能給公眾打開一扇了解司法助力經濟發展的窗口,以法治文化浸潤人心,讓大眾真切感知法院在守護老字號、保障民生、穩定經濟中的不懈努力,創作團隊以微電影為傳播載體,展現法院在經濟浪潮中的關鍵作為,其創作初心熾熱而堅定。
為了雕琢出能精準反映司法守護企業、助力重生歷程的故事藍本,創作團隊多次組織“圍讀會”。圍讀會上,思想激烈碰撞,大家逐字逐句研討劇本臺詞,深挖故事內涵,從專業性角度審視法律術語運用、司法流程展現是否精準無誤;從思想性層面探討如何將法治精神、為民情懷自然融入。
真心:精研細磨,演繹法治擔當
在《重生》的拍攝過程中,導演與演員們全身心投入,只為將法官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讓法治精神透過屏幕直擊人心。
為了精準詮釋角色,飾演法官的演員們不僅深入琿春法院體驗生活,感受司法的莊重與嚴謹,更是在拍攝現場展現出對專業細節的執著追求。每一場涉及案件審理、調解的戲份,他們都會與導演一同反復斟酌,多次詢問臺詞、情節設置的合理性與合法性。
尤其是面對劇中工人們的訴求,演員們深刻理解法官所承載的使命。為了生動展現法官為完成工人們訴求而付出的艱辛努力,他們主動向法院工作人員請教,了解真實案例中法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在法律框架內尋找最佳解決方案。青年法官魏巍的扮演者,在一場工人集體上訪的重頭戲中,通過細膩表演,將法官安撫群眾情緒時的耐心、分析問題的睿智以及承諾解決問題的堅定展現得淋漓盡致。
匠心:砥礪奮進,雕琢影像華章
《重生》的拍攝之路布滿荊棘,創作團隊憑借頑強的匠心,一路披荊斬棘。寒冬臘月,琿春的氣溫極低,凜冽的寒風如刀子般刮過,拍攝人員的雙手剛從設備上拿開一會兒就被凍得通紅,但這絲毫沒有削減他們的創作熱情。為了捕捉到最貼合劇情的光線與畫面,攝影師扛著沉甸甸的攝像機,在冰天雪地中不斷尋找最佳拍攝角度,有時為了一個鏡頭,在戶外一拍就是幾個小時。
群演們也毫不遜色,他們大多是當地的普通百姓,在拍攝工廠車間戲份時,群演們迅速入戲,臉上的焦慮、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法官的期盼,都通過細微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展現得惟妙惟肖,與主演們配合得天衣無縫,共同為影片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讓每一個畫面都飽含真實的力量。
《重生》的落幕,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它如同破曉曙光,照亮了老字號企業守正創新的前行之路,給予企業重拾信心、砥礪奮進的勇氣。這份信心,源自對法治守護的篤定,人民法院以破產重整等司法手段,為企業發展托底,讓傳統企業在新時代浪潮中有了乘風破浪的底氣。
統籌:裴夏靜、王存輝
文案:鄭遵橋
供稿:吉林省琿春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