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內地熱映的香港電影《破地獄》,早前在香港獲得票房冠軍。
而上一部香港票房冠軍,也是黃子華主演的《毒舌律師》,他再次超越自我,帶給觀眾驚喜。
這次堅持不婚不育的黃子華,居然和懷孕女友一起,走向了人生另一階段?
而同樣是喜劇泰斗的許冠文,居然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了女兒而不是兒子?
黃子華和許冠文究竟怎么了?別誤會了,這些都是電影《破地獄》里的人物。
但有一個是真實的,就是導演陳茂賢,原本設定的悲劇結局,最后卻改寫了。
雖然觀眾看完電影后,仍然是哭得破防了,但這種淚不是悲觀,而是感動。
電影里很多地方,都直戳人心。讓我們來看看,《破地獄》是如何破人心的。
一破生死。
“破地獄”其實是一種宗教法事,喃嘸師傅在靈堂中擺放火盆和瓦片,喃嘸師傅一邊念經,一邊揮動桃木劍擊破瓦片,然后往火里噴灑,燃起時跳過,象征引領死者走出地獄。
“破地獄”目前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此片也是香港首部以殯葬行業為題的電影。之前內地以此為題引發熱潮的,還有朱一龍主演的《人生大事》。
電影里黃子華飾演的道生,原本從事婚禮策劃,由于疫情期間,經濟蕭條而負債累累,于是改行做了葬禮經紀,用他的話說“婚禮與喪禮本質都一樣,只不過是一場Show”。
然而這場表演,卻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簡單。道生策劃的第一場葬禮,因為沒有弄清死者去世的原因,錯把撞死人的豪車模型開到葬禮上,而使親屬勃然大怒。
這次讓道生學會了“要尊重死者”,這也是他的合作搭檔,許冠文飾演的喃嘸師傅文哥,對他的訓話。人生面臨的地獄,首先是生離死別。
二破傷逝。
然而,文哥做到了“尊重死者”,卻未做到“尊重生者”。正如片中道生的經典金句:“活人也需要破地獄,活人也有很多地獄”。
接下來道生遇到一個愛子成狂的母親,她想用最好的棺木來保存兒子尸體,直到科學進步到能起死回生。連文哥也斥責這是瘋狂的想法!然而道生卻盡心盡力地去找防腐技術。
直到孩子的尸體涂好防腐材料,包裹入棺,母親激動得淚流滿面,抱著道生說:感謝你沒有把我當瘋子!是啊,愛子成狂又有何錯?不是只有葬禮,才能送別死者,放下思念。
后來道生遇到一個對妻子漠不關心的丈夫,連葬禮上妻子最后一面都懶得見。丈夫在靈堂外,碰見一個妻子好友,苦苦哀求想進靈堂,丈夫卻死活不讓,女子只好淚流滿面離開。
等丈夫走后,好友還守在門外,她跟道生說,死者生前怕冷,她帶了毛衣想幫她穿上,道生被感動了,讓好友進去見了死者,還裝了一小撮骨灰做成吊飾,送給這個好友。
道生說:雖然名義上那位丈夫是骨灰的擁有者,但人情上我覺得你才是。他還跟死者好友說:眼淚不要滴在死者身上,否則她會舍不得離去。其實他是在安慰好友不要太傷心。
沒錯,死者已逝,生者還在,活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三破心結。
隨著道生對生死的領悟,他也逐漸走進了文哥的內心,走進了文哥與一家人的關系中。
原來文哥與他一雙兒女的感情并不好,因為文哥的祖師爺教誨道,喃嘸師傅只傳男不傳女,女人污穢會破法力,因此他從小以此斥責女兒,卻偏心溺愛兒子。
然而女兒文玥,自小很崇拜做喃嘸的父親,卻無法得到父親認同。反觀文哥兒子,雖得到父親溺愛,卻不懂珍惜,厭惡做喃嘸,甚至父親中風了,還舉家出國,將父親留給妹妹。
在文玥為中風的父親洗澡修發時,文哥也意識到了,這么多年對女兒的斥責也許不對,然而口硬心軟又好面子的他,始終沒能說出口。
直到文哥去世了,他留給道生一封遺書,讓道生為他辦一場葬禮。文哥說:我做了一輩子的喃嘸,只會超度死人,希望你能幫我超度在世的人——我的兒女。
道生不負所望,他在文哥的葬禮上,讓女兒跟兒子一起完成破地獄。文玥先是驚訝而后喜極而泣,在眾人氣憤離場時,她堅持完成了破地獄,終于一償夙愿,解開了多年的心結。
道生說這是文哥遺書讓他做的事,其實這封遺書已無從考究真假,但道生至少做到了,文哥最后的托付:超度死人,也超度活人。破地獄,既送別了死者,也慰藉了生者。
四破枷鎖。
當道生宣布文哥的葬禮,是由女兒和兒子一起完成破地獄時,在場的喃嘸師傅,都表現出極度的驚訝和不滿:“我從來沒見過女人破地獄”“女人就是污穢”“會破祖師爺法力的”
道生極力反駁:“你媽是不是女人?”“祖師爺也有媽媽生!”最后他生氣地請師傅全部離場!為什么女人就是污穢?為什么女人不能破地獄?這些反問真是句句有力,字字戳心!
它拷問的不只是迂腐的喃嘸師傅,還有墨守成規的約束,不合時宜的舊俗!時代需要革新!
當文玥做“破地獄”時,那火光里的一舞,我看到了一位女喃嘸師傅的英姿,她破的何止是地獄,她破的是對女性的偏見!還有對傳統觀念的枷鎖!
難怪《破地獄》的英文名叫“The Last Dance”最后一舞,這場戲衛詩雅演得很有爆發力,而之前與親人的文戲,也演繹得非常細膩,她還憑借此片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
看到這沖破枷鎖的最后一舞,我相信在座的女性觀眾都無不動容。
五破悲觀。
在完成這場葬禮后,道生拉著懷孕女友的手,開車離開了紅磡。據說原本的結局,是道生和女友的孩子死了,文玥幫忙超度。但當導演陳茂賢,給劇組看這個版本時,所有人都罵他。
原本導演陳茂賢,創作此片的初衷,是因為親人的離世。他想借此片感悟生死。本來他覺得人生要得到一些東西,是要到失去一些時,才學會珍惜。
但很多人看了悲劇結局后,都很難抽離傷心的情緒。直到黃子華的話點醒了導演,電影應該帶給觀眾正能量,否則你以后的內心會愧疚不安的。
最后導演在修改了48次結局后,終于定下了現在這個版本:道生開著車,與靈車并排,開到分岔路口后,就分道揚鑣了。我們要把死亡的傷痛留在過去,而把希望帶到未來!
所幸這個版本得到了觀眾的喜愛,連導演也盛贊黃子華,電影沒超度觀眾前,先超度了導演。
電影結束前,屏幕打出了白居易的《自覺二首》其中幾句:幾許平生歡,無限骨肉恩。抖擻垢穢衣,度脫生死輪。一生中有多少歡樂,無盡骨肉情,面對生死時,都要學會釋懷。
再回憶影片里,道生說的經典語錄:人生好像坐上一趟車,重點不是你在哪個站下車,而是在車上和誰一起,欣賞了哪些風景。人生從不由己定,何不瀟灑走一回。
走出影院前,我發現自己默然流淚了,想到影片里親人的生離死別,想到父女的愛恨情結,我也想起了遠在異地的父母,想起了多年不見的好友,想起了許多許多。
這時聽到電影主題曲響起《普渡眾生》:“回望在多少遺憾中普渡的眾生,才覺已得到福蔭”
《破地獄》破的不只是地獄,而是人心。
學會珍惜與感恩,才是我們的普渡眾生。
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