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開始,古裝劇連臺好戲,有任嘉倫和李蘭迪主演的《流水迢迢》,李沁和曾舜晞主演的《七夜雪》,劉學義和吳謹言主演的《春花焰》。
然而讓人心堵的是,這三部劇都是悲劇結局。
是不是現在流行be美學呢?還是悲劇美學讓人印象更深呢。
這三部結局真是一部比一部慘,《春花焰》更是達到了極致,開局的一群人展開的故事,到結局沒有一個活著。
如今的觀眾愛看這樣的悲劇故事嗎?
不過也不能怪編劇,因為這部劇的原著小說更癲,更陰暗,而劇作故事已經改得完全不同了。
有人說,原著《春花厭》是情節惡心的小說。
原著的開頭就是男主慕容挖墳,然后用倒敘的形式講故事,這個挖墳可不是像劇情中那樣的假的。
女主的出身,原著中女主的家庭是最底層的暗娼,這一點還經常被男主拿出來羞辱。
小說的情節還有非常癲狂的“絕地求生”游戲,女主被像奴隸一樣放出去被狩獵。
這部小說是古早的網文,男性作者黑顏把女性按在腳下摩擦,男主的人生觀極其暗黑。
但凡看過原著的人,都無法想象,這樣的一部小說改編成了劇,而且播出了。
然而看過劇之后的觀眾都知道,《春花焰》的劇情乃至整體風格,都已被改編得和原著沒有關系了。
所以,劇情到最后全員be,也不能怪編劇,畢竟大的框架還是小說。
至于觀眾愛不愛看無腦虐,那就見仁見智了,雖然很多觀眾說,本來就苦,看個劇就不想被虐了,但也有觀眾說愛看。
本劇一個成功的點,就是對男主慕容璟和的塑造。
演員劉學義形象俊美,周正,他出演三皇子,讓觀眾覺得皇族的皇子有了具體的臉。
慕容璟和從一開始被陷害得很頹廢,到和女主一起復仇,愛上女主。
女主眉林一開始被慕容璟和當成復仇的棋子,被慕容璟和下了無解的毒藥。
愛上女主之后,因毒藥無解,男主而產生的愧疚,傷心,后悔等情緒,都在劇中被演繹得非常到位。
慕容璟和是將軍,他還要和西焉打仗,劇中還有不少穿盔甲的打戲。
這么豐富的情緒和戲份,劉學義將每一個場景都演繹得非常充分。
同樣是哭戲,有傷心的眼淚,有絕望的淚水,有隱忍和壓抑的啜泣,有人說,劉學義的哭戲提供了豐富的哭戲素材。
因為劉學義的形象非常正氣,劇中的服化道裝扮也非常好看,男主的經歷也刻畫得很豐富和立體,劇的這位男主已經是一部正劇的男主角了。
可是就算把男女主的愛情拍成悲劇,那真的有必要把所有的角色都寫死嗎?
比如公主子顧,她好不容易在和親的焦慮和不安中,遇到了對她不錯的老皇帝,劇情卻讓她難產而亖。
演員黃日瑩將公主演得可愛而生動,她在異國皇宮里度日如年,幸虧有哥哥和眉林的陪伴,后期她好不容易和老皇帝有了感情,卻因生育丟了性命。
觀眾不舍得子顧的悲劇結局,也歸功于演員演得很成功。
另外還有慕容璟和的貼身隨從清宴,也有很多觀眾喜歡,演員邵偉桐將這個角色演得很自然貼切。
清宴在戰斗中被射穿身體,臨死還舍身為慕容璟和炸響了炸藥,救了慕容璟和,自己被炸得粉身碎骨,這結局真是太慘了。
或許是覺得整個劇的悲劇氣氛太濃,劇情特意在結尾中加了一段假想中的青州,少女眉林和少年將軍慕容璟和,以及清宴、眉林的阿娘,在青州相遇,眉林和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一見鐘情。
這樣的甜蜜的戲份,讓觀眾覺得,編劇也認為把劇情設計得太殘酷了嗎?
大家覺得這樣的悲劇結局可以接受嗎?個人感覺還是甜蜜的戲份,讓人看了更加舒心,強行be 讓人不忍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