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2025年1月7日——是《東京愛情故事》首播34周年。
是的,這玩意有34年了。
話說,《東愛》在大陸和在日本,紅的緣故還不太一樣……
對大陸觀眾,這是一個新時代的沖擊。
在日本觀眾,那是一個舊輝煌的背影。
在大陸,《東愛》是上海電視臺引進的。初看《東愛》的那撥大陸觀眾,聽的是梅梅、夏志卿們的配音。
我記得是1997年前后吧,這劇已經紅透半邊天,后來連帶《在愛的名義下》、《東京灰姑娘》都很流行。
當時的《看電影》雜志,還專門刊載了鈴木保奈美、織田裕二、江口洋介和唐澤壽明。
對當時我們這些十幾歲的觀眾而言,兩個記憶極震撼:
——片頭曲那無數行人場景,“東京那么繁華??!”
——赤名莉香的燦爛甜笑、織田裕二的尬笑,江口洋介的不羈長發,對當時的我們而言,是全新的感官體驗。
畢竟1997年,《心太軟》還紅遍大江南北,當時大陸流行的愛情故事,還是《過把癮》里的江珊,《東邊日出西邊雨》里的許晴。
《甲方乙方》,要到1998年初才出現。
鈴木保奈美那疾走如風、大膽撲愛、拽著織田裕二滿街亂跑的洋溢活力,現在都罕有其匹,何況是那個年頭?
王家衛很知道這個,所以《繁花》里一堆1990年代港產名曲,偏阿寶在東京時,配了《東京愛情故事》的主題曲。
那是一整代人的記憶了。
“國際級大都市是這樣燦爛,國際級大都市里的愛情是這么勇敢!”
在日本,又不同些。
在日本,《東愛》首播是1991年1月7日:當時日本正處于“平成景氣”的尾聲。
經濟高速發展時,大家都還敢談情說愛,敢生撲,敢表白,敢愛敢恨,能接受各種未來。
我們都知道《東愛》的劇情與人設:
永尾完治是小地方去東京闖事業的男子;赤名莉香是洛杉磯的歸國子女;關口里美是在東京的舊愛;三上是風流不羈的公子哥;長崎尚子是迷戀三上的大小姐。
如果換到中國背景,大概想象一下:
魏完治是舟山人,剛到上海;關里美是他青梅竹馬的舟山姑娘,在上海扎下了根;池莉香是剛從洛杉磯回上海工作的歸國子女,主動生撲魏完治。
這樣的故事,在21世紀初大概會很多;現在就……沒那么多了吧?
《東愛》的故事,從永尾完治的角度,他初到一個大城市時迷惘著,獲得了赤名莉香熾熱的愛,分開了,但終究在大城市扎根;莉香投入了愛,也承擔了悲痛,瀟灑地轉身離去,到電視劇結尾時,她遙望遠方,還相信著未來。
那是1991年日本作品的氣象:
男的去大城市還可以邂逅如夢似幻的愛情,女的大膽割舍最后也能迎來新的人生。
原著漫畫劇情里,莉香還要更生猛些,電視劇已經改柔和了許多,但依然與日本傳統大和撫子的形象格格不入。
我們都知道,1991年之后的三十年,日本經歷了什么。
實際上,自《東愛》之后的日劇,類似于莉香這么大膽的女主角形象……也不那么多吧?
一個時代最流行的電視劇,最能傳遞時代氣象。
最有希望的年代,大家都敢相信各種豁達爽朗的愛情。
《東愛》結束25年之后,漫畫作者柴門文做過個續篇,關口里美說過一句臺詞,大意:我們不也在懷念泡沫時代的自己嗎?
如此,《東京愛情故事》對那一代大陸觀眾(比如我)而言,是一個新時代的窗戶:
繁華大都市、鮮活愛情、寬廣未來與燦爛微笑。
長大了去闖世界,這些都有可能實現!
對那一代日本觀眾而言,是泡沫經濟時代的背影:
平成景氣,小地方去大城市的年輕人撞見愛情的美麗童話,大膽取舍開始新人生的勇決。
所以時光流逝,這部劇會慢慢地顯得遙遠。
而對其觀感,會慢慢從“將來可以遇到這樣的愛情??!”
變成“世上原來真有那么多人相信,可以有那樣的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