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繁花》豆瓣評分從8.1飆到了8.5,很多人追劇追得很上頭。
其實上頭的不只是觀眾,還有導演王家衛。
王家衛拍電影一拍就是好多年,上映了還叫好不叫座,是個孤獨的藝術家。
這次拍電視劇,卻打了個翻身仗。
《繁花》這部劇在央視八套和東方衛視雙平臺播出,熱度空前。
央視發文為它點贊,網播熱度則突破了3萬。
王家衛本人也給整興奮了,他一個勁兒問身邊的人,熱度30000究竟意味著什么。
據說他守在電腦上看《繁花》的彈幕,能看到深夜,手里還拿個本子記錄網友的問題,甚至打算開一個《繁花》答疑會。
這個發布會,啥時候辦不好說,但皮哥愿意當個馬前卒,給觀眾先一波答疑解惑。
這部劇留下的疑問實在太多了。
寶總和李李,好像親上了,又好像沒親上;
寶總和汪小姐,好像錯過了,又好像重逢了;
阿寶最后,好像賠了個精光,又好像賺了個盆滿缽滿。
當然,這些其實都算是開放式的設計,具體怎么理解,取決于觀眾自己。
全劇最讓人念念不忘的,是一些隱藏“謎語”。
一句臺詞,聽起來有點玄乎,但是又無法輕易分辨出其中的奧秘。
直至二刷三刷反復揣摩后,才明白這些話藏著太多深意,越品越有意思。
01、寶總:“沃爾瑪訂單從來都不是我的逃生通道”
在《繁花》最后圍繞服飾公司,展開的那場股市大戰里,寶總已經被推到了懸崖邊緣,命懸一線。
只要股價跌破10.88,寶總的賬戶就會被強行平倉,資產清零。
即使是這樣,寶總還對爺叔說,沃爾瑪訂單不是我的逃生通道。
那他的逃生通道是什么?
明面上看,是麒麟會出手拉了他一把。
麒麟會的原型是90年代上海七重天沙龍,骨干成員基本都是退休了的各行業精英。
不過麒麟會并不是寶總的退路。
他們是通過接盤股票來完成自救,而寶總做這筆交易,意在川沙的土地。
他對巫醫生說了九個字:“唯有土地與明日同在。”
這九個字,才是寶總的退路。
它背后有兩層含義。
其一,這句話出自世界名著《飄》,是初戀雪芝最喜歡的書。
當年雪芝拋棄了寶總,遠嫁香港,寶總和她定下十年之約,要賺很多錢,證明雪芝沒眼光。
沒想到,十年沒到,雪芝撒手人寰,寶總也失去了證明自己的動力。
所以這次股票大戰中,寶總不是輸了,而是主動退出。
他累了倦了玩夠了,想過閑云野鶴的生活。
從上帝視角看,這份豁達救了他。
因為隨后1994年股市迎來超級股災,大盤從1000點暴跌到300點,寶總如果當年執意留在股市,將死得更慘。
其二,寶總已經提前預見了,土地是未來中國市場的硬通貨。
A股從1993年到1999年遭遇了長達7年的熊市,同期,中國完成了分配住房到商品房改革,土地價值飆升。
寶總從一個坑兒直接跳到了風口,他的退路成為了他的致富之路。
02、A先生的臨終遺言
A先生是《繁花》中最為神秘的人物。
他是李李的意難平,李李的愛恨因他而起,因他而滅。
我們通過一些零星的碎片,大致能拼湊他的輪廓。
他是90年代深圳的風云人物,帶著強總和李李征戰資本市場,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后來深圳新股擴張時,A先生的私募遭遇重創,他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海邊見李李最后一面時,他留下遺言:“離開這里,除了教訓,把該忘的都忘了?!?/p>
A先生真的存在嗎?
在最后李李的回憶里,他確實真正出現了。
他和寶總長得一模一樣,深情回眸,風度翩翩,縱身入海,神秘莫測。
而且放大了看,這里的A先生,就是胡歌本人演的。
結合A先生的遺言,A先生到底是誰,他又是不是寶總?我們有兩種解讀。
其一,A先生和寶總毫無關系,或者說A先生只是叱咤深圳股市的寶總。
李李離開A先生,遇到寶總后,從他身上看到了A先生的影子。
她并不愛寶總,后者不過是她憑吊A先生的傀儡。
其二,A先生是誰不重要,你可以理解成強總、寶總或者愛誰誰。
因為它就是劇里的一個符號,代表的是A股。
A先生早期呼風喚雨,一堆人趨之若鶩。
后來神秘消失,跳水沉底,成為無數人的傷痛。
這不就是隨后到來股市的真實寫照嗎?
03、阿寶:“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門”
劇中引用了小說里的一句話:
“男女之事,源自天時地利,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門?!?/p>
這形容的,就是寶總和汪小姐。
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唐嫣的證實。
她在接受采訪時談到寶珠戀,也直言,“兩人就差一分一厘”。
劇情似乎也是這么交代的。
兩人共赴一場早已約定的煙火,結果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就此錯過。
那問題來了,這“一分一厘”,到底差的是什么?
從劇版故事來看,汪小姐的癡戀,如同“飛蛾撲火”。
她把情字放在利字前面,然后再義無反顧奔向愛的人。
但盧美琳的一巴掌,打向了寶總,也把她打醒了。
她本以為自己是寶總身邊的木棉。
但在別人眼里,不過是攀附在寶總身上的菟絲花,這不是她想要的愛情。
而在寶總心里,也許她愛著汪小姐,但初戀的遠去又是他難以割舍的傷痛。
所以面對汪小姐,昨日重現,汪小姐向前邁了99步,他卻向后撤退了一步。
這一步,讓汪小姐冷了心。
最后一集,汪小姐回到黃河路還車,大聲喊出:“我想要的,從來都不是凱迪拉克。”
這就是最深情的告白。
人生就是一場陰差陽錯。
寶總以為汪小姐要的是物質和寵溺,汪小姐追求的,卻是獨立與尊重。
卯和榫差了一分一厘沒對上,這段愛情就此四分五裂。
04、寶總:“我完成了對所有人的承諾”
最后一集,阿寶信誓旦旦地說:“我完成了對所有人的承諾?!?/p>
這看上去是自我安慰。
明明他離開了和平飯店,從寶總變成了阿寶;
明明四個美人,他一個也沒留住,最終淪為單身狗。
明明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何來兌現承諾一說呢?
別急,我們逐個分析。
對雪芝,他信守了十年之約,即使得知對方去世的消息,依舊癡心不改,這算兌現承諾;
對汪小姐,他極盡呵護,后來也前去奔赴了五年之約,兩人情誼未絕,這也算兌現承諾;
對玲子,他只有感激沒有愛情,這份感激早已用夜東京償還了。
玲子一直揣著明白裝糊涂,直到最后一次見面,她徹底看開了:
”從你第一天到我家來,我就曉得,我們兩個人不可能?!?/p>
寶總不響,但依然是兌現承諾了。
對李李,他兩次伸手幫忙,發乎情止乎禮,甚至甘做A先生的影子,仁至義盡了。
他對李李有沒有感情?
有,不過更多是是被李李的神秘感吸引。
撕掉這層神秘面紗,看到李李內心的不堪后,他也徹底釋懷了。
爭議最大的來自爺叔。
爺叔對寶總的規劃是立足黃浦江,寶總卻始終走不出蘇州河,最后爺叔負氣出走。
寶總背刺爺叔,讓很多人一度棄劇。
也有人為寶總辯解,說他是想在股市上干一票大的,為了不牽連爺叔,使用苦肉計故意氣走他。
在皮哥看來,這事兒沒有誰對誰錯,就是生意理念不同。
寶總很像年輕時的爺叔,但他畢竟不是爺叔。
兩人就像硬幣的兩面,順起來可以互補,逆起來則是無法共存,最后的分別,何嘗不是一種彼此成全?
爺叔絕非善類,寶總也非完人,但他們彼此不虧欠。
05、林太:“我等他找我”
劇中,林太是個來自臺灣的神秘大佬,由林熙蕾飾演。
很多觀眾直言,林熙蕾一出場,氣場太強大,李李一下子相形見絀。
當得知,李李把至真園賣給強總后,林太說恭喜你賣了個好價錢。
李李回應道,今后你要買至真園,要找強總了。
這時候林太突然說了一句話:我等他找我。
林太為什么要說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想表達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林太的身份。
她從臺灣來,接盤金美林后裝修成了KTV,起名叫金柜。
中國最早的量販式KTV就開在90年代的上海,名字叫錢柜,傳聞是臺灣黑道開的。
這就對上了,林太是有真實人物原型的,黑白通吃的大佬,她掌握的人脈資源不是其他人可比的。
她已經提前看到了“寶強之爭”的結局。
這種預判也許來自于她對兩人性格的分析,又或許來自于自己身后的金融情報網。
總之,她認定,強總會最終落敗。
實力雄厚的自己,只需要守株待兔。
等強總求上門,她再壓低至真園價格,讓強總咬碎了牙也只能咽肚子里。
06、神秘“缺席”的紅鷺老板娘
劇中紅鷺老板娘也是很多人心頭的困惑。
當時整個上海,利潤能達到千萬級別的只有三家飯店:乍浦路的皇朝、思南路的天天漁港和黃河路的紅鷺酒家。
李李的至真園在黃河路開業時,受到沖擊最大的自然是紅鷺了。
可盧美琳聯合一群老板娘鬧事的時候,紅鷺老板娘自始至終沒有出現。
而且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寶總談大生意,約范總,約徐總,基本都是去紅鷺。
汪小姐找寶總的下落,詢問的也是紅鷺的領班露絲。
幾年后,至真園賣了,金美林倒了,只有紅鷺依舊。
這些都說明了,紅鷺一定大有來頭。
那它的老板娘究竟是誰?
網上有一個說法,說紅鷺是國營飯店,沒有老板娘。
這個說法比較靠譜。
因為上海確實有一家國營飯店叫鷺鷺酒家,從90年代開到了現在,就在南京西路,位置更靠近梅隴鎮、靜安別墅,據說味道還不錯。
劇中把鷺鷺改成紅鷺,這個紅字就不言而喻了。
只有國營的飯店,普通人的勾心斗角才不會找上它。
寶總喜歡來這里談生意,也講究一個背靠大樹好乘涼。
07、“不響最大”
劇中在評述寶總和李李關系時,用了“不響最大”四個字。
這四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這就刨到根兒了。
《繁花》原著和電視劇有著巨大的差異。
小說里有三個男主角,分別是工人阿寶,有軍人家庭背景的滬生,還有炒股票的阿毛。
小說里,三個主角的生活和回憶交織,每個人的圈子再衍生出新的人物,不同人物在三個主角面前展現的性格不同,呈現出橫看成嶺側成峰的人性畫卷。
小說寫得零散而細膩,不斷用閃回場景來構成一段段故事,文學意味很濃,直接拍成劇觀眾要罵娘了。
王家衛改拍成電視劇后,除了保留大部分人名和背景外,九成以上的劇情都是新編的。
遭遇魔改,作者金宇澄看了9集電視劇后十分滿意,就在于王家衛抓住了小說的題眼。
這個題眼就是“不響”。
“不響”是小說《繁花》出現最多的字眼,據統計,整部小說一共出現了1500次。
金宇澄在《圓桌派》和《十三邀》里,多次解釋過。
“不響”是上海人喜歡使用的口頭語,意思是看破不說破,嘴上不說,心里不斷琢磨。
這是獨屬于上海人的精明,也是他們的處事方式,不為難自己,也不為難別人。
王家衛知道“不響”是金宇澄的創作密碼,故事可以編,但內核不能變。
他說,不響不代表沉默,而是一種留白,我只講我能講的、我想講的、我講得好的。
而“不響最大”四個字,用《孤勇者》的歌詞來說就是“你的沉默,震耳欲聾”。
王家衛是如何拍攝出“不響”的呢?
通過景秀這個人物。
景秀小哥,是黃河路的旁觀者、情報員和評論家。
有點類似于《三國演義》里的許劭,月旦雅評,臧否人物。
也像《雍正王朝》里的鄔思道 諧音“吾知道”,借角色之口,說出作者的話。
景秀扮演者程亮,剛好是本劇的聯合導演,這不就對上了?
在景秀的視角里,繁華的黃河路,和劉老根大舞臺沒有區別。
大到寶總、李李和汪小姐,小到盧美琳、小江西和敏敏,不過是一個個演員,粉墨登場,又匆匆離去。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過客,誰主誰次,并不重要,誰贏誰輸,又何必在意?
金宇澄寫《繁花》,寫出了《金瓶梅》的絕望。
他寫的都是肉欲泛濫的人,說的都是活色生香的故事,用的卻是最冰冷的筆觸。
王家衛拍《繁花》,拍出了《紅樓夢》的悲情。
黃河路是那個大觀園,一群生動的人兒匯聚于此,演繹了一幕幕悲歡離合,最終曲終人散。
王家衛電影里的愛情,永遠在錯過;
王家衛電影里的人生,永遠在遺憾。
但是他保留了溫暖的底色,一切都懸而未決,一切都看上去很圓滿。
但童話般的外表里面,是無盡的虛妄與無奈。
總之,這部劇很精彩,從面到里,都值得反復細品。
它的上限也絕不只是豆瓣8.5。
隨著時間流淌,這部劇注定會邁入9分大關,成為中國電視劇發展轉折史上的一枚關鍵標本。
越沉淀,越鮮活。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