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品喜劇演員身份出道的賈冰,這些年從電視劇演到電影,從配角演到主角,許多角色無論大小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很多網友并不知道,曾在浙江曲藝雜技總團擔任過編劇、導演、演員和主持人的賈冰,其實是個能編會導的優秀人才。
俗話說:“演而優則導”,賈冰自導自演的《假爸爸》成為2025開年的首部喜劇,為今年的喜劇電影打響了第一炮,也成為今年喜劇圈的開路先鋒。
這部電影是由賈冰和尹正聯袂主演,倪虹潔、徐崢、丁嘉麗、王迅、楊皓宇、潘斌龍、包貝爾、于洋、劉樺、孫浩、張紹剛、夏夢、宗俊濤、趙胤胤、火風、戴玉強等16位演藝圈大咖明星加盟參演和客串,陣容非常強大。
《假爸爸》上映7日僅收獲得了2535萬票房,那這部影片的質量到底如何,茄哥這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賈冰一人分飾兩角,尹正替父籌錢踏上賣唱之路
賈冰這些年雖參演過開心麻花的《抓娃娃》,也主演過玩“諧音?!钡摹赌┞房窕ㄥX》,但他自己執導的《假爸爸》卻并非那種鬧騰的喜劇片。80年生的賈冰和86年生的尹正其實只差了6歲,但兩人在片中卻演了一對矛盾重重的父子。
賈冰飾演的父親楊建國,是曾經以藝名“浩良”紅遍大江南北的歌壇巨星。但由于其為人耿直,因在歌舞團和領導發生矛盾而提前退休,在家里過著簡樸而單調的晚年生活。
尹正飾演的兒子楊十月一心想當歌手,卻因資質有限而未能在演藝圈得到發展的機會,同時也因為從未得到父親的推薦和幫助而耿耿于懷。這也導致父子兩人矛盾重重,每次在一起說不上兩句就會吵起來。
故事的起因是某天父親在家看電視時,發現有個長相與他十分相似的歌手,冒充他“浩良”的身份到處招搖撞騙。同時楊十月看到父親的體檢報告,得知他的腦子里長了個瘤,隨時有生命危險,而手術費至少要30萬。
楊十月找到這個冒充“浩良”的歌手,才發現原來這個“假爸爸”原名王春生(賈冰 飾),不僅長相與父親浩良一般無二,還是浩良的鐵桿粉絲。為了湊夠30萬手術費,楊十月決定和王春生合作,自己負責拉業務,王春生負責假扮浩良表演,踏上了走穴賣唱之路。
在這段“撈金之旅”中,楊十月通過父親的通訊錄找到了以前跟父親有過交集的人,從那些人的口中得知了父親的“光輝事跡”,也窺見了父親的為人,漸漸解開了對父親的隔閡。
楊十月也從王春生的講述中得知他亦曾經得到浩良的提攜和推薦,還認真讀過浩良的自傳。于是楊十月也從書店里買到了浩良寫的那本自傳,終于對父親浩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時楊十月亦得知王春生曾開過飯店,由于飯店被流氓滋擾,王春生不敢出手,其兒子與流氓撕打導致誤傷人命被判刑,也因此王春生長久以來都得不到兒子的原諒。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對父子都有難以化解的矛盾。
最終楊十月幫王春生爭取到在電視臺露臉表演的機會,借助電視直播,讓王春生在監獄中服刑的兒子看到和聽到他對兒子的懺悔,父子兩人的恩怨也終于得到化解。
作為賈冰的導演處女作,影片的片長只有96分鐘,由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而成,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明星客串。全片并沒有將重心放在無厘頭搞笑上面,而是以輕喜劇的基調認真講故事,反映社會、剖析家庭關系、探討人生,這就挺難得的。
二、16位大明星客串,我被47歲倪虹潔抓住了眼球
接下來,再說說片中演員的表演,首先賈冰一人分飾“浩良”楊建國和“假爸爸”王春生,就是個不小的挑戰?!昂屏肌睏罱▏菞钍碌母赣H,形象上要老一點,這些通過化妝可以呈現;同時性格上要顯得穩重、成熟、樸素和正直,還帶一點老古板的氣質。
賈冰一是用目光如炬的眼神來表現浩良的堅定;用抑揚頓挫的語氣、字正腔圓的談吐來表現浩良的威嚴,這些都讓“老藝術家”的形象變得十分鮮活。“浩良”雖然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從其身上還是能夠看到那些成名歌唱家的影子,這些都能看出賈冰塑造人物的出色。
“假爸爸”王春生則是另一副樣子,作為一個“冒牌貨”,他從出場就自帶那種“賊眉鼠眼”的氣質。機智、滑頭、見縫插針,擅長忽悠,但同時他的演唱技能出色,且做事認真講原則。
與楊十月相處的過程中,王春生身上的優點被逐漸放大,對比處處算計的楊十月,這個人物顯得反而可愛。而塑造王春生的難點在于,故事中的王春生作為“冒牌貨”,他會努力讓自己的形象更加接近“浩良”,因此既要讓王春生像“浩良”,又要讓人能看出區別,這就很考量演員的功底。
所以,除了在化妝上浩良顯老,而王春生顯年輕外,賈冰還在眼神和氣質上呈現出兩人的區別。王春生眼神閃爍,沒有浩良那種目光如炬的眼神;同時王春生的談吐也比較俗氣,顯得文化程度不高,與浩良威嚴氣質就差得很遠。
這些細節的呈現都落到角色每句臺詞的語氣,和每個動作的肢體語言上,既要讓觀眾一眼就明了,又不能讓人看出刻意表演的痕跡。賈冰對于尺度的拿捏做到了恰到好處,也讓浩良和王春生這兩個人物形象都非常立體。
尹正則是比較本色的表演,“楊十月”這個人物的形象,與他在《飛馳人生》中塑造的孫宇強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普通社畜青年的形象。當然也是由于劇本的限制,“楊十月”在整個故事中能夠發揮演技的空間并不大。
反而是倪虹潔飾演的趙小萍從一出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趙小萍本是一名年輕女歌手,一次參加聯歡會表演時,她由于名氣小被組委會拿掉了節目。浩良為趙小萍鳴不平,竟拒絕登臺演出。此舉令趙小萍感受到了浩良的正直和果斷,同時也將浩良視為偶像;但浩良后來直言趙小萍并沒有演唱天賦,勸她放棄歌唱之路。
趙小萍這個角色的戲份雖然不多,對于劇情的發展卻非常重要。
而倪虹潔以一身紅色棉衣的形象出現,帶著甜美的笑容驚艷登場,雖已是47歲的年紀卻保養得非常好,臉上看不出歲月的痕跡,一顰一笑仍是個大美女,給觀眾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同時倪虹潔對于角色的氣質這一塊也把握得很好,趙小萍雖不再是歌手,退出演藝圈之后努力成為一名化妝師,也同樣干著“追求完美”的工作。因此角色身上的美感,談吐間的優雅,都呈現得立體和具備說服力。
倪虹潔能夠讀透角色,把趙小萍對浩良的崇拜,與趙小萍自身的不卑不亢都表現出來,讓觀眾看到一個氣質高雅、賞心悅目的女性形象,這一點很不容易。
除了這三人之外,該片還有十多位大明星客串出演,例如:徐崢飾演的領導,與賈冰在酒桌上的一段對手戲,化學反應非常好;王迅飾演的酒吧老板是個小反派;包貝爾、于洋、劉樺結伴以民警的形象出現;戴玉強演唱片中的歌曲,且在片尾彩蛋中出現,這些明星的客串都為電影增色不少。
三、將《假爸爸》和《綠皮書》作比較,差別不小
網上有人拿本片和2018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來做對比,說這就是“父子版”的《綠皮書》。茄哥覺得這兩部電影作為典型的“公路電影”,在結構上的確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兩者著眼的方向不同,這也使它們在主題上高下立判。
先來看目前在Top250榜單中排進No.52的《綠皮書》,影片講述的是在1962年,黑人鋼琴家冒著危險坐上白人小混混托尼的車南下穿越白人居住區展開巡回演出的故事。
影片的主題正是揭開美國特殊年代的那段平權歷史,以直白的畫面呈現當時的階級沖突和文化隔閡,同時也謳歌友情和親情的可貴,這些都讓《綠皮書》顯得格外“高大上”,作為一部白人導演執導的“黑人電影”也難能可貴。
《假爸爸》則著眼于兩代人的隔閡,揭露社會普遍存在的家庭矛盾;同時通過楊十月這個一心想當歌手,卻缺乏天賦的人物,探討了人生選擇的問題。這兩點其實著眼都比較“小”,沒有《綠皮書》那樣的宏大氣質。
這就讓電影失去了深入挖掘的機會,問題沒講透,看電影的觀眾也意猶未盡。
就像片中,楊十月通過旁人的口中得知父親的為人,對父親的怨恨也得到化解,但造成兩代人隔閡的因素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輕易化解的。
電影中卻并沒有再更深入的分析和討論,而是流于表面,96分鐘的片長也影響了很多故事的展開,讓人覺得比較可惜。
當然,出現這些問題并不奇怪,畢竟這是賈冰首部導演的作品。
綜上所述,《假爸爸》作為今年首部喜劇片,賈冰有意認真講述一個關于父子關系的故事,呈現出來的整體觀感還算是不錯。
但同時因其主題并沒有得到更好的升華,96分鐘片長也顯得太短了點,許多人物和故事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展開,這些大都是因為賈冰的導演經驗不足所導致。
因此《假爸爸》雖不是一部平庸的作品,但因為缺乏深度,其票房成績一般也就情有可原。
不過,茄哥還是希望有更多觀眾支持這部電影,畢竟賈冰從演員到導演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用心。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