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昊陽
1996年第49屆戛納電影節上,最佳男演員的獎項同時頒給了電影《第八日》的兩位主演丹尼爾·奧特伊和帕斯卡·杜奎奈,后者是一位真正的唐氏綜合征患者,飾演患同樣病癥,住在康復中心的喬治。
讓心智如蒙童的患者按導演要求完成演出,其拍攝難度可想而知,但在以邊緣人群為主角的電影里,也難有比擁有一顆赤子之心顯得更加真摯,更能警示那些「正常人」究竟何謂生命中至為重要之物的角色。
《第八日》
新片《花生醬獵鷹》也巧妙使用了一位患有唐氏綜合征的新人演員扎克·高察根,賦予整部影片運轉不輟的動力。而電影的真正主角是與導演泰勒·尼爾森同名的泰勒,一個似乎不務正業,沒有捕蟹許可,飽受喪兄之痛折磨的漁夫,他的生活已經停滯了很久,幾乎衣食無著,只買得起花生醬充饑。
泰勒是個一貧如洗的窮人,與正在追尋扎克蹤跡的療養院看護伊蓮娜在加油站內狹路相逢,她畢業于里士滿的喬治·華盛頓大學,風姿楚楚、談吐溫和,是加油站老板「這么多年來見過最漂亮的女人」,看起來像「活得很興奮」的那種人。兩人的人生本無交集,搭訕時也針鋒相對,卻對馬克·吐溫的冒險故事產生了共鳴。
《花生醬獵鷹》
的確,哪個美國人不喜歡馬克·吐溫的故事呢?尤其是偉大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海明威稱其為「一切現代美國文學都來自于這本書,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過能與之媲美的作品」。
作家只道出它之于美國文學的重要性,實際上,大部分美國公路片的魂靈也來自于此,《奧德賽》的母題是返鄉即Nostos,哈克貝利·費恩恰恰相反,他從道格拉斯寡婦家中逃出,到結局時也不愿被姨母收養,因為他渴求著心靈上的自由。
扎克正是《花生醬獵鷹》的哈克貝利·費恩,他質疑自己待在療養院兩年半,被人當做「白癡」的理由和意義?!笡]有家人,沒有人能看管你」,意味著無家可歸也無可憑依,但他還年輕,才22歲,想要成為一名摔跤手,在室友卡爾的幫助下,扭彎窗戶上的鐵條,渾身脫得只剩內褲涂上皂液,扎克從療養院順利出走,躲到了泰勒的漁船上。
《花生醬獵鷹》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書名下方,馬克·吐溫特意點出故事的發生地點:密西西比河流域,T·S·艾略特和萊昂內爾·特里林曾論辯這本小說的偉大之處在于歌頌密西西比河的力量和意志,哈克貝利是大河精神的寄托。
《花生醬獵鷹》里也有無數或平靜或湍急的河流,扎克和泰勒要從弗吉尼亞州前往佛羅里達州,他們不沿高速公路前行,在電影的數張海報上,他們都和伊蓮娜一起乘著木筏,順流而下。
《花生醬獵鷹》
影片中段,伊蓮娜追上在沙灘經過一夜狂歡的兩人。不管是泰勒的「謬論」起了效果,還是被扎克要見到「深海鄉巴佬」的執著所打動,她加入隊伍,遠離現代世界,開始漂浮在無邊無際的河流上。
這部電影并非真正發生在流火爍金的莽荒歲月中,但它像最古老的寓言一樣,保有異常樸素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在那種寓言故事的氛圍里,能感知到陽光和篝火的溫度,嗅聞到沼澤、河流和土地的氣息。當泰勒談起到達佛羅里達州的夢想時,出租船只、帶人們游釣……他的臉上一點點露出孩子氣的微笑。
《花生醬獵鷹》
《花生醬獵鷹》的高潮時刻不是結局時扎克把對手平扔出去的比賽,最激動人心的事情早在三人結伴同行前便已展現:泰勒在夜間的沙灘點起篝火,鼓勵扎克尋找自我,用遠古部落祝福戰士的方式,用花生醬為他涂抹全身,給他取了「花生醬獵鷹」的花名,兩人喝酒狂歡,直到旭日東升。
在這個場景和后面的摔跤比賽里,電影用了同一首配樂「The Peanut Butter Falcon Emerges」,對于泰勒的扮演者希亞·拉博夫來說,這首配樂也可以送給沉潛多年、事業不順的他。
扎克·高察根扮演著無需矯飾的扎克,性情坦率、天真,泰勒則是拉博夫的翻版,就在影片拍攝時,演員還因為公共場所的醉酒和行為不當被捕,然而,即使是這樣性情毫不相投的兩人,也能相攜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