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最近一部超短窗口期的影片成為了行業熱議話題。
于11月16日上映的黃曉明主演新片《戴假發的人》在上映一周后的11月23日便登陸視頻平臺網播。而那一天,這部影片的累計票房僅有413萬元。在影片開始網播后,盡管院線密鑰還未過期,但已經處于了“事實下映”的狀態,截至目前,該片的總票房只有420萬。
無獨有偶,在今年五一檔上線的楊冪主演影片《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也因上映后票房表現不佳,在5月6日緊急撤檔后,于5月11日迅速登陸視頻網站網播。
事實上,今年以來已經有不少影片縮短了院網上映窗口期,在院線上映不到一個月或是一個月出頭就早早登陸視頻平臺。后疫情時代,窗口期縮短是全球性的新行業趨勢,然而窗口期縮短的另一面,卻也讓那些在院線市場表現不佳的“爛片”無所遁形。
窗口期里看品質?
院線電影網播一直以來都是流媒體平臺的主要課題。近年來,伴隨流媒體平臺崛起,院線又遭遇疫情重擊,致使全球各大片廠也放下鋒芒紛紛擁抱互聯網,讓縮短窗口期提前網播成為了院線電影的新后路。
不過同樣是縮短窗口期,好萊塢和中國電影市場所面臨的狀況卻截然不同。
在好萊塢,得益于民眾對在線付費點播業務的高接受度,頭部片廠普遍采用單片付費形式進行網播。在疫情前,在線點播業務窗口期往往需要70天左右,而更低價點播上線窗口期普遍能達到三個月左右。
疫情特殊時期,由于院線市場受到巨大沖擊,在線付費點播一度成為好萊塢大片的救命稻草。隨著越來越多影片試水成功,頭部片廠逐漸形成了擁抱短窗口期的新業態,即便如今院線市場已經恢復如常,像從前那樣兩三個月才上線網播的情況已經成為極少數情況。
譬如環球影業就已經建立起了較為成熟的院網銜接放映機制,熱賣全球的《神偷奶爸4》窗口期僅有34天,而許多不賣座的項目窗口期僅有17至19天。
華納兄弟亦積極投身短窗口期,去年暑期檔在好萊塢大熱的《芭比》,上映僅53天后便上線網播,今年上半年上映的科幻大片《沙丘2》的窗口期僅有一個月出頭,而像《巨齒鯊2》《小丑2》等市場表現并不突出的項目,窗口期甚至不足一個月。
根據IndieWire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好萊塢暑期電影的院線窗口期平均為35天,較去年同期的41天減少了近一周。
而國內的主要差異在于觀眾對影片的單片付費意愿并不高,往往只有口碑票房雙收的頭部內容才能換來觀眾的主動單片付費。
目前大部分網播影片采用平臺保底版權采買,按照影片院線票房表現來約定采購價格,上線后平臺會員即可免費觀看的商業模式。且幾家視頻平臺近年來預算逐漸收緊,如今也很難為院線電影網播版權投入太多資金。
因此可以看到,對于頭部項目來說,院線仍然是最不可或缺的主力市場。片方往往更傾向于延長密鑰時間,盡可能拉長項目在院線的生存周期。
以今年的頭部電影為例,《熱辣滾燙》《抓娃娃》《第二十條》《熊出沒·逆轉時空》《默殺》等一批高票房影片的網播窗口期均達到了兩個月以上,陳思誠導演的《解密》窗口期則達到了83天,為今年影片中最長。
而像去年暑期檔票房冠軍《孤注一擲》窗口期更達到了一年以上。該片在去年8月8日首映,于去年11月7日結束公映后又于今年8月24日展開了一輪重映,最終于9月14日才上線全網。
與此相對的,過短的院線窗口期更多情況下是影片在院線敗走的下策。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失敗是廣義上的。
一部分影片或許并非低口碑爛片,卻由于受眾群體相對較窄,不足以支撐起市場表現,仍然只能在院線短時間上映后盡早網播,增加整個發行周期的投入產出比。
而更多的低品質項目,或是受眾錯位或是口碑不佳,也需要借著宣發期熱度趁熱打鐵,在院線市場失敗后盡快無縫銜接網播。
短窗口期,是好是壞?
無論是中國電影市場亦或是好萊塢,對于片方而言,縮短窗口期都是降低院線損耗,將項目收益最大化的折中選項。尤其是對于那些品質不佳,原本就幾近被院線市場淘汰的影片,能夠獲得視頻平臺的接盤,總比在院線市場被自然淘汰、消耗掉為數不多的熱度要強得多。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也會有更多影片效仿《戴假發的人》《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之舉,在市場表現嚴重低于預期時靈活變通、及時撤退。
然而長遠看來,對于國內市場來說,過度縮短院線窗口期只會加劇行業的惡性循環。
一方面,一部院線電影過于“自由”地撤檔、縮短窗口期將對本就低迷的院線市場造成二次傷害。另一方面,某種程度上說,窗口期普遍縮短其實也在進一步將觀眾推離電影院。
特別是當下國內電影市場長期處于蕭條狀態,觀眾觀影熱情消退,觀影決策更加謹慎,窗口期的縮短可能會致使更多“等等黨”觀眾直接放棄進場等待網播。眾多影院更是要面臨著影片隨時可能“跑路”、經營雪上加霜的風險。
片方卻又很無能為力——繼續留在院線如同等死,提前上網亦也只是為了及時止損的下策。只是各家片方必須意識到,若未來在院線市場表現不佳、口碑糟糕的影片都將提前網播當做退路,久而久之也會為觀眾帶來“提前網播皆爛片”的刻板印象。如此下去,又有多少人還愿意相信院線?
于片方固然殘酷,但市場從不等人。若想改變這一切,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多來幾部好電影,讓院線市場重新火熱起來,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