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停哪?認準這個P廣州體育東路,白線區域為單車臨時停放點。城市軌道車站出入口地面亭平臺前的踏步前緣10m以內的人行道不應設停放區人行道斜坡、人行橫道等兩側各5m范圍內的人行道不應設停放區長途汽車站等人流較密集的場所主出入口門前兩側各10m范圍以內不應設停放區隨著近40萬輛共享單車“涌入”廣州,自行車日常停放需求顯著增加,引導“文明停車”成為惠民大事。單車怎么停?定了!昨日廣州市交委聯合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管委正式發布《廣州市中心城區城市道路自行車停放區設置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明確將在中心六區城市道路紅線范圍內設置“自行車停放區”。停車位好找嗎?記者走訪了率先設置自行車停放區的體育東路等區域,發現自行車停放也有了和機動車一樣的“P牌”“標示標線”以及“禁停標志”,想要找“停車位”并不難。而且從即日起,廣州自行車停放區將充分利用綠化帶、地鐵站口后側、人行天橋及高架橋下等空間快速鋪開,重點圍繞公共交通網絡節點靈活布點,方便市民踩單車接駁公共交通。不過,基于安全和秩序考慮,《導則》禁止在人行天橋地道出入口、橋梁、隧道和未設置專用非機動車道的城市快速路等17種路段設置停放區。
廣州四部門聯合發布自行車停放區設置技術導則記者走訪發現首批自行車停放區已亮相廣州街頭17種路段禁止設點停車,布點傾向銜接公共交通走訪:單車有了專屬P牌、停車位“前面就有單車停放區,最近新畫的!”沿著一位單車族的指引,記者在天河區體育東路廣州電腦城西側看到,這里已豎起了一塊藍色P牌,上面寫著“單車臨時停放點”,P牌旁邊標出了幾塊長十米左右、寬約兩米左右的停車區。記者發現,不管是P牌上還是停車區內,都用白線各畫了“一輛單車”,提醒市民停車入區,不要越線亂停亂放。在體育東路萬菱匯西側,寫字樓下也有一塊長達幾十米、寬約兩米的單車停放區,停車區域內清晰地顯示了單車停放標示。昨天下午3時許,這里已經有幾十輛黃色、橙色、藍色單車整齊停放了。在天河路一處人行道,平時是單車和行人經?!皳尩馈钡膮^域,不過昨天在這里的人行道柵欄上,已經貼上了一塊禁停標示:“天河路禁停單車,請停至內街巷單車臨時停放點”。記者在走訪中看到,有一些自行車停放區貼心地為私家單車安置了可以鎖車的“自行車停車架”?!疤旌訁^、海珠區政府已先行在轄區內組織了自行車停放區的設置工作,其他區也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庇浾邚氖薪晃卫硖幜私獾剑壳疤旌訁^已有7個街道設置了1000余個停車區,現在在天河南街、創展中心等區域都能方便地找到單車停車位,海珠區也設置了較多單車停車位。
禁區:17種路段不設置自行車停放區記者從市交通部門了解到,《導則》對自行車停放區的標識標線規格、樣式以及禁停標志、停車架等,也明確了相關要求,比如停放區統一用白色、寬10cm的實線標示清晰,不能出現單車企業logo等。已施劃地面自行車圖形標記的,可不設置停車標志?!秾t》要求,寬度3.5m以下以及設置停放區后不滿足行人通行帶最小寬度要求(一般道路最小寬度為2米、重要商業街最小寬度為4米)的人行道,不應設置自行車停放區。同時,設置停放區不得占用(占壓)路口人行帶、人行橫道、公共(電)汽車停靠站(亭)、人行道上劃設的既有非機動車道、無障礙設施、盲道、綠道、消防通道、市政管線檢查井、箱(井)蓋、綠化樹池等其他公共設施的空間或影響上述設施的正常使用。此外,《導則》對城市軌道車站、公交中途站、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醫院、學校、道路路口、橋梁隧道出入口、人行斜坡及橫道線、消防設施、無障礙設施、工作井口等車輛人流密集和專業市政設施區域明確了不應設置停放區的位置和距離范圍,并明確人行天橋地道出入口、積水路段、危險邊坡路段及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道路、橋梁、隧道和未設置專用非機動車道的城市快速路、禁止騎行或停放單車等17種路段或位置不應設置停放區。
例外:部分公共自行車按原辦法執行廣州市還有許多固定鎖樁式公共自行車,對此《導則》中也明確了對于這些固定鎖樁式公共自行車停放區設置應另行按照《廣州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管理辦法》的要求執行。交通部門進一步解釋稱:“比如共享單車和私家單車,應停放在新劃定的停車區;固定鎖樁式自行車,則應該停在原來劃定的固定鎖樁停車區?!笔薪晃嘎叮乱徊?,將按照相關工作要求,指導各區結合出行需求和轄區道路的實際情況,參照《導則》要求繼續組織開展自行車停放區的設置工作,為市民提供規范、明確的自行車停放位置和空間。這6區設停放區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全部區域白云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除知識城和九龍鎮以外的地區設停放區有6原則交通適宜原則自行車停放區應當能夠合理利用道路空間,避免影響車輛、行人的正常通行,或影響其他公共設施的正常使用。安全美觀原則自行車停放區的設置應當保障用戶存取車輛安全,同時有利于引導規范自行車停放秩序;停放區不應設置在影響城市交通和城市容貌的主要道路、景觀道路及景觀區域內。便民適用原則自行車停放區應當以需求為導向,符合市民的出行需求,能夠方便市民快速便捷存取車輛,保證車輛進出停放區暢通無障礙,促進自行車合理、高效使用。
公交銜接原則自行車停放區應當重點圍繞城市公共交通網絡節點周邊進行設置,方便市民利用自行車短距離接駁公共交通。因地制宜原則充分利用綠化帶、設施帶、軌道交通站出入口后側、人行天橋引橋底、高架橋下等空間靈活設置。規模適度原則停放區規模應當結合交通需求以及用地空間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地合理確定,并方便維護管理。市交委倡議,隨著自行車停放區設置工作的逐步推進和完善,市民應進一步樹立規范、文明停車的意識和習慣,在使用完車輛后就近將車輛在停放區內規范停放,共同維護“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形象?!秾t》具體內容可登錄廣州交通信息網查詢了解。這17種情況不應設停放區1寬度3.5m以下以及設置停放區后不滿足行人通行帶最小寬度要求的人行道。2城市軌道車站出入口地面亭平臺前的踏步前緣10m以內的人行道。3公交中途站站臺路緣線5m以內的人行道。4人行道斜坡、人行橫道等兩側各5m范圍內的人行道。5消防設施半徑5m范圍內的人行道。6路口范圍內(交叉口轉角緣石曲線內以及距轉角緣石曲線端點外15m范圍)的人行道。7無障礙設施、盲道以及兩側各0.25m范圍內的人行空間。8坡度大于4.0%的人行道。9水管、電纜、燃氣等地下市政設施工作井半徑1.5m以內的人行道。
10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輪渡站、醫院、學校、文體設施、較大商業設施、旅游區等人流較密集的場所主出入口門前兩側各10m范圍以內。11機動車橋梁、隧道出入口50米范圍內。12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出入口。13影響沿街商鋪正常經營或影響沿線單位的人員、車輛進出的空間。14積水、排水不暢或危險邊坡的人行道。15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道路、橋梁、隧道等。16未設置專用非機動車道的城市快速路。17相關部門劃定禁止自行車停放的路段。
下一篇:共享單車停車難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