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太了解共享充電寶的朋友會覺得奇怪,小品牌因規模、管理等原因容易產生糾紛很常見,為什么某些已經上市的大品牌還會出現這種問題呢?
根本原因在于經營模式。市面上大多數共享充電寶企業采用的都是“直營+代理”的雙驅模式,純線下的消費場景高度依賴設備鋪設點位,品牌直接聯系商戶入駐的直營模式顯然無法支撐品牌擴張的速度,因此共享充電寶企業通常采取代理模式。
圖源:Bing
代理模式下,品牌雖然給出了固定指導價,但代理商們擁有根據具體情況調價的權利。這導致同一品牌在不同消費場景下往往會出現不一樣的收費標準。這也是許多用戶在投訴中反饋最多的問題,如果用戶在掃碼租借時稍不留神,就會出現“被刺”現象。
充電寶是這個行業提供服務的核心產品,但行業定價的提高并沒有讓充電寶質量提升。不少消費者反饋自己使用過充電速度極慢的共享充電寶,1小時最多只能充進30%的電。盡管這是因為不同手機品牌、不同手機型號均有獨特的充電協議導致,但假如這些收費昂貴的充電寶支持最普通的PD協議,也不至于讓用戶如此難受。
歸還也成了投訴高發區。如果恰好附近歸還點都被塞滿,消費者還得自行尋找更遠的歸還點,并且尋找過程中共享充電寶會一直保持計費,甚至不少消費者在歸還后發現仍在計費。
如今,共享充電寶行業的亂象似乎迎來了轉機,昨日深圳消委會率先發布了《深圳市共享充電寶行業自律公約》。對充電寶租借免費時長、計價時間單位、收費規則、出廠質量監測等8個方面進行了統一和細化。
圖源:深圳消委會
街電、搜電、來電、倍電、怪獸、美團、瞎充,7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已簽署自律公約,相信困擾消費者許久的共享充電寶問題將得到改善,其他地區相信很快也會跟進,發布類似的自律公約。
雖然共享充電寶行業暫時得到了整治,但過往亂象看似是管理問題,實際上和提高價格標準一樣,都是由行業發展規律導致的。即使按照消費者需求對行業進行整治,也難阻共享充電寶價格的繼續上漲。
共享充電寶漲價是大勢所趨
近些年,受基礎充電設施的普及、大容量電池智能手機、快充技術等因素影響,共享充電寶的出借頻率和高需求人群數量正呈下降趨勢。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共享充電寶在不同使用場景中的點位分布TOP5分別是餐飲、商超/購物、休閑/娛樂、酒旅/住宿、交通樞紐。
2020年-2022年間,共享充電寶各個線下場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餐飲、商超/購物點位分布出現明顯下滑。有共享充電寶企業代理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三年線下市場基本沒賺到什么錢,所以2023年漲價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共享充電寶行業商業模式的高度同質化,意味著企業必須投入高額成本,與其他企業競爭線下優質點位。在人流量較大的區域,企業不僅要競標換取入場資格,還要給與商戶充電收入分成。
圖源:怪獸充電
以上情況令共享充電寶企業盈利變得愈加困難,高度單一的營收讓漲價成了最好的環節方式。這樣做的效果顯而易見,賽道頭部玩家怪獸充電披露的2023年Q3財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6.135億元,凈利潤5000萬元,而2022年同期凈虧損9580萬元。
怪獸充電的營收表現只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縮影,充電業務利潤端的改善讓他們喘一口氣,但仍是治標不治本。畢竟漲價終究會有盡頭,缺乏第二增長曲線的企業們或許會率先倒在賽道上。
共享充電寶企業本質上是圍繞C端打造的互聯網平臺,用戶使用時長和點擊次數是共享充電平臺除了充電服務外的最大價值,因此我們能在充電平臺上看到售賣周邊產品、廣告等其他業務?;蛟S是共享充電寶使用習慣的問題,人們除了掃碼解鎖外,基本不會在界面停留。所以直到今天,諸多共享充電平臺都沒有擺脫營收單一的問題。
可以預見的是,在共享充電寶企業沒有找到第二增長曲線前,為了維持線下點位的份額以及盈利空間,共享充電寶的漲價還會繼續。
共享經濟再一次被“證偽”了?
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經濟”催生出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等多種共享模式。時至今日,這些賽道在資本退潮后剩余的玩家寥寥無幾,能維持運作已經是比較好的情況,不少平臺的暴雷、關停讓消費者至今未能拿回押金。
圖源:Fastdata極數
與其他共享平臺不同的是,共享充電寶的使用場景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更加緊密,我國智能手機保有量的高速提升是行業最大的基本盤。在充電技術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前,手機高端化趨勢令人們增強對便捷充電服務的依賴性。這也是共享充電寶行業至今仍未被資本拋棄的本質原因。
從歷年共享充電寶市場規模來看,盡管在2022年出現了短暫負增,但行業整體仍呈高速增長趨勢。艾瑞咨詢預測,2028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規模有望突破711億元。
圖源:艾瑞咨詢
共享充電寶作為具備高增長潛力的市場,短期內必然不會像其他共享前輩那樣被市場淘汰。但當前因標準不一導致的漲價、隨意加價、歸還困難等問題,同樣值得忠實。
處于風口浪尖的共享充電寶企業們,比起期待未來行業規模的高速增長,或許盡快疏導輿情,增強自身管理規范才是更好的選擇。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活著比賺錢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