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滕蕓):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近700萬,如何妥善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成了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3月,全國各大城市將紛紛推出面向高校畢業生的春季招聘會,北京農展館招聘會是其中一個。
“這次展會大概有200家企業左右,5000個招聘崗位,求職者這兩天大概來了有六七千人吧?!?/p>
招聘會舉行的同時適逢全國兩會召開,就業這一民生之本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雖然,過去五年我國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870萬人,但目前仍然存在著就業、招工兩難并存的現象。針對這一兩難困局,兩會代表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促進青年就業支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表示,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和經濟結構的調整,近兩年中國的就業問題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中國的就業問題已經從總量的問題變成越來越(明顯的)結構性問題。一方面農民工你雇不到。另一方面,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業有一定的困難。那么這就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當畢業生從一個精英式教育轉到一個大眾式教育以后,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技能和市場匹配的難度越大,需要更長的時間找到合適的工作?!?/p>
蔡昉表示,近年來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青年就業問題逐漸成為各國所面臨的普遍性問題。2012年11月,美國年輕人失業率最新統計數據為7,9%;2012年第四季度,整個歐元區的青年人失業率創下了歷史新高的23.9%。
為了解決就業問題,中國政府過去五年中累計投入就業專項資金1973億元,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2800萬人。201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鼓勵創業以帶動就業。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主管就業的副部長信長星近期談到鼓勵創業時表示:“要創業成功,需要寬松的創業環境,同時還要有相關的政策去扶持它,我們今年的一個工作就是認定了首批15個創業孵化的示范基地,依托一些城市或者大學對創業進行扶持?!?/p>
動漫軟件開發公司的八零后老板小蘇是畢業生創業的代表之一。目前小蘇的公司共有13名員工,規模小于80人,屬于這次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們關注度比較高的小微企業。談到近些年創業的感受,他深有體會。
“回頭看的話,那個時候只是覺得我需要改變我自己的人生了,因為歸根結底我知道自己骨子里還是一個想做自己事業的人,這兩年也是無怨無悔了,我覺得收獲蠻多的,能讓我看到了很多在公司上班得不到的東西,這個是我覺得創業給我最大的價值?!?/p>
小蘇表示,近些年他的企業遇到了配套政策的滯后、服務信息不到位,稅費手續繁雜等問題。對此,全國人大代表、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在此次人代會上向政府建議,進一步減少小微企業的稅費,鼓勵創業,扶持創業。
王文京說:“建議繼續到位地減免一些稅費,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應該以創造就業作為主要的社會功能,稅費負擔應該更輕一些,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愿意去創辦企業,鼓勵更多的人愿意把企業繼續辦下去,繼續辦好?!?/p>
除了建議政府積極創造就業、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外,一些人大代表認為高校在青年就業中的引導作用以及畢業生自己的職業定位也很重要。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表示,高校應當把學生引導到有利于他成長的平臺上,通過平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職業培訓,為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過去的十幾年中,清華跟中關村科技園有非常好的合作關系。清華大量的學術研究的問題背景是來自于產業的需求,清華的有些課程和活動也有中關村創業企業家的參與,這對學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