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下午,韓國2萬名醫生在韓國國會附近舉行大規模集會,繼續就韓國政府推出的醫學院學生擴招計劃等醫改政策表示不滿和抗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韓國總理韓德洙當天表示,政府不會屈從于以國民生命為人質的集體辭職離崗行動,如果醫生非法離開醫療現場,政府將履行義務,保護國民生命安全。
韓德洙稱,自本周起,韓國政府將啟動醫療改革特別委員會,為推進醫改做準備。
韓國政府對萬名醫生集體罷工一直持強硬立場,曾要求遞交辭職申請并已離崗的醫生必須在2月29日前返回醫療崗位,否則將采取吊銷行醫資質等行政司法手段進行嚴肅處理。
然而,在政府公布的期限過后,仍有近9000名醫生沒有返回工作崗位。
大批醫生的離去使得韓國醫院日常診療工作陷入困難,韓國首都首爾及鄰近的首都圈地區,數家大型醫院被迫紛紛取消多至一半的手術量,很多診療日程也被迫推遲或取消。
在醫生集體罷工期間,陸續傳出病患因沒能得到及時救治而死亡的嚴重事件。
韓國病患團體日前表示,醫生罷工不能以犧牲病患健康為籌碼,呼吁離崗醫生盡快返回崗位。
路透社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時分析說,此次韓國醫生罷工事件暴露出韓國醫療體系結構性的矛盾。
這次罷工的導火索是韓國政府提出的綜合醫改計劃。計劃提出,要大幅度增加醫學院的錄取學生,這就意味著,現在韓國的初級醫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是此次眾多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參加罷工的淺層次原因。
深層次的原因是韓國醫療體系的結構性矛盾。目前,韓國整個醫療體系、醫生結構、醫生收入以及治療覆蓋等方面都存在著結構性矛盾。例如,韓國醫生短缺問題更可能是結構性短缺,收入問題則可能是結構性不平衡。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截圖
楊希雨認為,目前來看,韓國醫療改革勢在必行,但面臨重重阻力。
這次韓國政府提出的醫改計劃,不光提出要增加醫生,還提出了其它措施。但這些措施事實上并不能解決現在韓國醫療面臨的問題,不能改變醫療方面供需不平衡、服務關系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
現在韓國政府面臨的一個悖論是,醫改必須搞,但醫改的推進很難一帆風順,而且執行后,并不能真正地徹底解決韓國醫療體系現存的問題。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唐鑫 董晶晶 楊卓英
編輯丨王雨芊 林維
簽審丨原丁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