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成日
2024年2月6日,韓國政府宣布,將針對醫學教育采取的改革性計劃:在2025學年擴大醫學院招生規模,從現行3058人增至5058名學生,最終在2035年使韓國增加15000名醫生。上述醫學教育改革計劃發布后引起了韓國醫療界強烈抵抗,也會影響到2025年度大學入學考試,甚至為了考上醫學院可能會出現重新參加高考等現象。
在韓國,律師、醫生、教授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較高,長期享有很高人氣的三大職業。醫學專業、法律專業以及攻讀博士學位是韓國社會普遍推崇或認可的專業和選擇方式。其中,律師職業經過司法考試改革以后,其名額大幅增加,所以,律師行業的人氣比過去下降了許多。而且隨著近幾年韓國人口大幅減少,地方私立大學很難完成招生計劃,教授的人氣也大不如從前,只剩下醫生仍然受到大學精英的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擴大醫學院招生名額,解決地方就醫困難是韓國多年以來的改革話題。文在寅政府時期曾經試圖將醫學院招生每年增加500名,但遇到了醫療界的“總罷工”,只堅持了兩周,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最終未能實現。
最近韓國蓋洛普發表的民調結果顯示,76%的受訪者認為該政策“利大于弊”,16%的受訪者認為“弊大于利”。按政治傾向看,執政黨國民力量支持者的81%、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者的73%對醫學院擴招政策予以積極評價。
那么,韓國政府為何在此時迎難而上,推出如此重大的改革呢?
首先,韓國政府和執政黨為提升支持率,提出重大改革,掌握輿論動向。自2022年5月尹錫悅政府上任以來,總統的支持率一直徘徊于30%—40%之間。加上經濟增速下降,人口負增長,物價上漲,股市下跌,銀行利息高漲,而且也沒有推動實際意義的改革,所以迫切需要拿出有效改革措施,盡快改善政府的形象。
韓國歷屆政府曾經試圖多次擴大醫學院招生名額,但每次都遭到醫療界的強烈反對而未能實現。如果尹錫悅政府推進此次改革成功,將有利于提升政府的支持率,也有助于執政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
其次,推出醫學院擴招重大改革也有意轉移國內政治話題,淡化總統夫人金建希相關的影響。最近韓國國會表決通過了在野黨提出的《金建希特檢法》《大莊洞50億俱樂部特檢法》兩項法案。韓國媒體報道稱,針對第一夫人的特檢法在韓國憲政史上尚屬首次。
尹錫悅總統對兩項法案最終行使了總統否決權。民調顯示,60%以上的民眾認為尹錫悅此舉頗為不當。加上,最近金建希收取名牌皮包的媒體報道等,對尹錫悅總統的輿論支持率一直不高,這也是韓國政府不得不應對的辣手問題。
目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略高于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如果4月份舉行國會選舉的焦點集中于“政權審判論”或“現政權的中期評價”,那么,經濟形勢、社會輿論等原因,都不利于執政黨。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和執政黨有必要推出重大改革議案,顯示出強烈的改革意志和成果。
此次方案已經遭到了韓國醫療界的強烈不滿和抵抗。截至2月19日,全國100家實習醫院共6415名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遞交辭職報告,約占整體的55%。韓國實習和住院醫生總數為1.3萬人,其中95%在上述100家醫院工作。
目前,遞交辭職報告的醫生中有1630人(約25%)離崗,尤其是首爾大學醫院、延世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三星首爾醫院、首爾峨山醫院、首爾圣母醫院等五大醫院的住院醫生離開單位的情況較多。這五大醫院住院醫生數為2745名,占這些醫院醫生的39%。
2月20日,100個主要醫院的住院醫生中斷了診療業務。韓國醫生協會、韓國應急醫生會、大韓住院醫生協議會、大韓少兒青少年醫生會等醫療界團體紛紛表示反對。韓國的圓光大學、翰林大學醫學院的學生以及大韓醫科大學醫學專業研究生院學生協會也表示將采取“集體罷課”措施。
對此,韓國保健福祉部下達返崗復工命令,啟動了“防止診療空白緊急診療對策”,并警告嚴正應對。韓國教育部向各大學發出公文,要求根據學則處理參加“集體罷課”的學生,并強調沒有“事后補救”。韓國國防部在例行會上表示需要時可以投入軍醫官,開放韓軍首都醫院等12家軍隊醫院的應急室。
另外,韓國的全國保健醫療產業勞動組合發表聲明支持政府方案,強調“除了醫生團體以外,全國國民都支持”,反對“大韓醫生協會脅迫國民”。大韓護理協會也舉行記者會,發表“65萬護理人員積極支持政府的醫療改革”。
目前,韓國的100個主要醫院通過投入替代人力等進行應對,同時密切關注住院醫生的動向。根據韓國保健福祉部和醫療界的估計,由于住院醫生的集體離崗而緊急診療體系能夠支撐的時間大約為兩三周。
筆者認為,此次醫療改革能否成功,將取決于韓國國內政局以及輿論動向。隨著醫生大規模離崗,如果出現“醫療大難”,可能會出現政府和醫療界相互妥協的情況,將對改革規模和時機進行調整,拖延到國會選舉之后。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