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視頻博主“林姐肉夾饃”發布多條“給住院婆婆吃泡面”的視頻,引發網絡關注。之后,該博主發視頻主動承認畫面系擺拍,住院老人其實是親媽,擺拍視頻是為了漲粉。
該事件最新的進展是,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局發布警情通報,稱該女子為吸引流量擺拍視頻,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對其作出治安拘留5日的處罰,并對其造謠的網絡賬號采取永久關停措施。
這個視頻其實確實“不簡單”。這并不是一種生活記錄,而是意在制造虛假的“婆媳矛盾”。比如在該博主曬自己給住院婆婆頓頓吃泡面的視頻,同時向鏡頭吐槽自己在坐月子期間吃了整整三箱泡面。這就讓整個畫面充滿了“故事”:婆婆平時對自己太惡劣,現在自己終于可以報復,仿佛“爽文”一般。
可以看出,相關部門對該事件的處罰很重,不僅刪號,還將博主行政拘留。相信相關部門之所以做出這種處罰,不只是針對其視頻造假,還考慮到了該造假行為的社會影響:刻意制造社會矛盾、挑動群體對立、引發意見撕裂,將網絡空間攪得烏煙瘴氣。
這個短視頻確實比一般的博眼球、博關注更惡劣。一些娛樂性質的假視頻,人們看完也就看完了。但這個視頻的用心顯然更加“險惡”,她在刻意營造“婆媳矛盾”,并迎合一些審丑趣味,無中生有地制造沖突,敗壞社會的風氣——這種視頻仿佛就是在宣揚婆媳矛盾無法調和,媳婦就應當實施報復行為。
對此,相關部門的態度是明確的。今年7月,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其中規定“自媒體”發布含有虛構情節、劇情演繹的內容,網站平臺應當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12月,中央網信辦又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短視頻散布錯誤婚戀觀、故意制造性別對立等問題。
由此可見,該博主的視頻也屬于“頂風作案”:既沒有標明虛構演繹的信息,還在刻意制造撕裂和對立?,F如今她本人及賬號受到了嚴厲處置,也就并不出人意外了。
其實不只是該博主,這種擺拍行為已經成了流量密碼。此前還有諸如“資助多年的女大學生成了白眼狼”“女生被陌生人強迫陪酒”“9歲小孩穿著又臟又破的衣服賣石榴”等等,后來都被證實是一種固定套路。
這是一種值得警惕的傾向,這些虛假的短視頻,其實在制造巨大的信息繭房——人們在互聯網上看到的類似話題,無論是婆媳、男女還是不同地域之間,似乎永遠充滿了對立與偏見,永遠是劍拔弩張的狀態。這當然并非真實的社會生態,而是被一些自媒體有意剪裁并放大的“故事”。必須意識到,長此以往,此類視頻有可能逐漸影響人們的認知,變成一種刻板印象。
對此,互聯網平臺還是應當積極履行審核義務,明確平臺規則。事實上發現這些套路并不難,比如在一些評論區就能看到,很多擺拍視頻其實連普通觀眾都能發現疑點。作為平臺來說,理應更積極地對這些信息進行動態審核,將負面的社會影響降到最低。
同時,對于普通的觀眾來說,也應當對這種過于離奇、如同段子一般的短視頻套路保持警惕。千萬別被這種視頻“帶節奏”,它們不過是刻意制造出來的虛假之惡。這位博主受到的處罰,既是咎由自取,也是對全社會的提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