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中,張家輝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
你很難用簡單的幾個詞,對他下定義——
80年代末出道,演藝生涯至今經歷過兩次重大轉型。
剛開始時,張家輝簽約亞視,青澀時期輾轉于ATV和TVB,參演各種劇集,也在李修賢的警匪片里出演過涉黑少年(比如《朋黨》)。
其后,王晶覺得他很努力,便拉了他一把,接連為他安排了幾部賭片,意圖捧他做“周星馳接班人”。
從《賭俠1999》、《千王之王2000》、《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到《賭俠之人定勝天》,可惜張家輝終歸不是那塊料,6年間推出7部“賭”片,差點沒把他玩死。
好在,此時張家輝又遇到了杜琪峰,2005年,他參演《黑社會》,在電影中飾演幫派殺手飛機,張家輝從骨子里透出的狠勁,令觀眾眼前一亮。
這是張家輝第一次成功轉型,其后他便改走黑幫警匪片的路子。
出演了《黑白道》、《放·逐》、《證人》幾部電影,都收獲好評,《證人》還讓他收獲金像獎、金馬獎雙料影帝。
張家輝并沒有止步于此,2013年他又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為了出演MMA題材動作片《激戰》,已經49歲的他泡在健身房里,用大半年時間,練出一身肌肉。
無數影迷奔著張家輝、彭于晏、安志杰三位型男而去,讓《激戰》收獲1.17億票房,豆瓣評分高達7.9分,張家輝也憑此片,再次問鼎金像獎影帝。
這兩次轉型成功,都大大拓展了張家輝的戲路,讓他成為獨一無二的“張家輝”,而不是往日王晶希望的“周星馳2.0”。
張家輝很努力,但并不如周星馳那般才華橫溢,他曾執導的電影《盂蘭神功》、《陀地驅魔人》、《低壓槽:欲望之城》,也都處于于及格線上下。
這些年港片套路化、同質化嚴重,警匪動作片泛濫,令內地觀眾越來越提不起興趣。
當皮哥剛看到電影《怒潮》的預告時,想到的也只是:
槍戰動作+張家輝?不用想,又是一部爛港片!
不過,看完《怒潮》卻著實讓皮哥感到驚訝,腦子里隱約浮現出了真香少年那張笑臉。
雖說各花入各眼,皮哥覺得好的片子,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品味,但《怒潮》的確有獨特和過人之處,容皮哥下面細細道來。
一、國產“黑幫片”,找到出路了
先說一下,故事背景。
東南亞某國,黑幫洪泰集團靠著走私販毒、販賣人口、器官買賣起家,其業務黑白通吃。
會長洪泰(秦沛飾演)與檢察長侯賽因、警察局長奧恩(樓學賢飾演)勾結,只手遮天、無惡不作。
洪泰手下有五大干將:二把手旺若樸(連凱飾演)負責販毒、色情業;
義子烏戈(馬浴柯飾演)與走私販子卡洛斯,合作販賣人口和器官買賣;
大將馬文康(王大陸飾演)負責沖鋒陷陣;
軍師歐瓦?。▍菃⑷A飾演)經營白道生意;
還有保鏢喬治(陳國坤飾演)負責安保。
如此結構嚴密、牢不可破的黑幫集團,卻因一個神秘殺手的出現,而陣腳大亂。
男人只要一手掌握金錢,就希望用另一只手掌握權力。
正值選舉年,早已富可敵國的洪泰,也妄圖參政,他想讓軍師歐瓦隆接班做會長,讓洪泰集團走向正道,自己則徹底洗白再進軍政界。
為此,洪泰不惜動用強大財力收買奧恩局長,令其手下警員麥朗汶(阮經天飾演)充當打手,打壓到市政府請愿的民眾。又在新聞媒體上頻繁露臉,給自己立人設,打造愛國親民的政客形象。
但就在“政權交接”的節骨眼上,未來會長歐瓦隆卻在家中慘遭神秘殺手(張家輝飾演)殺害。
洪泰自己也遭遇炸彈襲擊,重傷入院,失去主心骨的洪泰集團即刻陷入內訌。
義子烏戈一向奸詐狡猾,他經過分析,認為自己雖與洪泰親如父子,又為集團立下汗馬功勞,但洪泰一心轉型,就必須“壯士斷腕”,先對他這個見不得光的功臣下手。
歐瓦隆被害,很有可能是洪泰想要嫁禍給他設的局,好令他成為整個集團的眾矢之的。
而洪泰受傷入院,也只是為了掩人耳目使的障眼法。
因此烏戈決定先下手為強,先以集團30%的股份,收買卡洛斯兄弟替他除掉馬文康,再親自帶隊趕到醫院殺死洪泰老賊。
影片至此,一場錯綜復雜的幫派內斗戲便呈現在觀眾面前。
雖說同為黑幫片,走私販賣人口、器官買賣這種喪盡天良的勾當,印象中也只有韓國的黑幫片才敢拍,比如《共謀者》、《限制》、《中國城》。
港式黑幫片,一般都是爭地盤、看場子、拉皮條、制毒販毒、販賣槍支,或者拉上幾個人去搶銀行。
而那些黑道與黑警勾結,神秘殺手作案,幫派內訌,全員惡人,一個個西裝革履、面目可憎,講排場、飆狠話、秀肌肉,又帶著《極惡非道》、《孤狼之血》一類日本黑幫懸疑片的鮮明特點。
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還學著《奏鳴曲》,給你整點文藝氣質,前面埋下的殺手暗線,在電影的后半段,用回憶片段慢慢給你交代。
要說這神秘殺手,著實是個狠角色,他先用榔頭捶了歐瓦??;又用炸彈炸了洪泰,作案時明目張膽,被路邊監控拍到臉也絲毫不懼。
正當黑白兩道拿著他的大頭像全城搜捕時,他卻突然在旺若樸的制毒窩點門口現身,并三拳兩腳,把旺若樸這伙人一窩端。
每次出手都是快、準、狠,直擊要害、刀刀奪命、宛如開掛,顯然是做了充分的準備。
殺手的目的,明顯是針對洪泰集團。
那么,殺手到底是誰,與洪泰集團又有何深仇大恨呢?
皮哥這里先給大家留個底……
不過,這種日韓港融合的風格,也為國產“黑幫片”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
二、四場打戲,足以寫進教科書
電影立項時,定片名叫《新秩序》,今年1月份定檔時,又改名《本色》,而最終上映時,片名又改名為《怒潮》。
主創之所以反復改名,都是希望能以最準確的片名,來定義影片撲面而來的暴戾氣息和拳拳到肉、酣暢淋漓的爽感。
傳統動作片發源于香港,從邵氏到嘉禾,再到如今的永盛、英皇,講究喂招、套招,你來我往、一招一式交代明白。
觀眾樂于看到攻防轉換的過程,對決勝負要交代明白。
像當年徐克的《刀》故意提速,鏡頭晃得觀眾眩暈,結果就慘遭票房失利,從此不敢再任性。
不過,如今觀眾喜歡的動作片,講究的是暴力加成、融入劇情的風格化。
正如我們看到的《怒潮》中的四場重要打戲,導演故意減少槍械的使用,讓黑幫全員械斗,彰顯近身肉搏和冷兵器對戰的血肉之美。
陳安剿滅旺若樸集團,旺若樸的制毒工廠本是防守嚴密,陳安提一把榔頭,單刀赴會竟能大殺四方、所向披靡。
這有賴于關鍵時刻的突然斷電(后面交代是馬文康拉了電閘),在狹小的走廊里,借著黑暗的掩護,旺若樸眾手下被打得陳安狼狽逃竄、潰不成軍。
這場巷戰有模板嗎?還真有!
明顯致敬了樸贊郁導演的《老男孩》里那場經典巷戰,都是在狹小的空間中對敵,而最好的證據就是,陳安也和片中的吳大修(崔岷植飾演)一樣,使用一把鐵榔頭。
有意思的是,電影一開始呈現給觀眾的是,陳安僅憑一人之力便力挫旺若樸團伙。
但后來揭開真相,原來他得到了馬文康和麥朗汶兩人的暗中協助。
因此這一場打斗的畫面,在片中卻呈現了兩次,動作鏡頭竟也能制造懸疑感,如此處理顯得既新奇又充滿自信。
雨衣碼頭之戰,卡洛斯兄弟伏擊馬文康,欲將其大卸八塊。
馬文康駕駛一輛轎車沖入敵陣,橫沖直撞下瞬間尸橫遍野、慘叫連天。
馬文康的武器是一把爪刀,這種短兵器發源于印尼,經動作片《突襲2》發揚光大,如今已是黑幫歹徒標配。
面對以一敵眾的劣勢,馬文康自然需要一把能一擊制敵、招招奪命的兇器,而爪刀正符合需求。
全片最具壓迫感的打斗就是這一幕。
黑暗中,眾打手臉上都青筋暴起,血水與雨水混到一起,令觀眾仿佛置身于鬼哭狼嚎的修羅場。
醫院中的“斷腕”之戰,烏戈認定義父洪泰要將他除掉,本著先下手為強的江湖理念,烏戈悄悄帶隊進入醫院,要將洪泰殺掉。
老謀深算的洪泰,卻早已料敵機先,命親隨喬治布下重重埋伏,專等烏戈一伙前來自投羅網。
烏戈從小由洪泰撫養長大,父子之情不可謂不深,因此這場大戰多少帶著斷腕割肉的悲慟感。
醫院走廊里昏暗的白色燈光下,烏戈一伙陷入困獸斗。
烏戈的死也確實十分慘烈,戰至一兵一卒之后,被鋼刀刺入心臟,帶著不平與不甘咽下最后一口氣。
最后是碼頭倉庫中的群戰,陳安、馬文康、麥朗汶三人為了解救被抓的人質放棄逃生,決定留下來與洪泰團伙死戰到底。
此時洪泰集團只剩下喬治一個干將,但其手下也是幫中最精銳的隊伍,因此三人不得不拼盡全力。
與之前的三場大戰不同,這最終一戰的背景用了較為明亮的黃色燈光,打斗過程也用了一些慢鏡頭,使招式的運用更加清晰可見。
動作戲是黑幫片的靈魂所在,而這四場視角盛宴也的確能值回票價。
三、四大配角,個個都是實力派,一出場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有網友戲稱這部電影是張子偉大戰尖沙咀段坤。
10年前的《掃毒》中張子偉(張家輝飾演)說的那句:
“段坤我吃定了,耶穌也留不住他我說的!”至今還留在影迷們的心里。
馬浴柯生于1979年,10歲時就以童星身份參演電影《非法持槍者》出道,卻直到2003年才憑借劇集《天龍八部》中的游坦之一角出圈。
由于那個“金庸宇宙第一舔狗”形象太過深入人心,相貌平平的馬浴柯,此后扮演的多是反派角色。
2013年馬浴柯參演《掃毒》,與張家輝有過愉快合作,兩人意氣相投,為這次合作打下基礎。
其后馬浴柯又參演了《拆彈專家2》、《逃出生天》、《謎城》等電影,和陳木勝、邱禮濤、林嶺東導演都有過合作,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豐富的類型片拍攝經驗。
《怒潮》是馬浴柯的處女作,雖是菜鳥導演,我們還是能看到他在拍攝手法運用上的純熟。
且馬浴柯也不會墨守成規,從韓國、日本的黑幫動作片中取經,拍出氣質不一樣的作品來,這一點真是非常難得。
片中除了張家輝、阮經天、王大陸三大主演之外,我們也看到了香港黃金時期的那些影星的身影。
吳啟華和連凱在有限的戲份中,依然能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而姜皓文客串扮演麥朗汶的師父漢都亞,亦令觀眾眼前一亮。
比較驚喜的是看到了秦沛,抗戰勝利那一年出生的秦沛,在影片拍攝時已經76歲高齡,頂著滿頭銀發,精神和氣質依然很好。
他飾演的大反派洪泰既有兇殘的一面,面對女兒也盡顯慈父的柔情,對角色情緒變化的把握依然非常精準。
要說片中最為出彩的角色,卻是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都驚艷全場的陳國坤。
作為全世界最像李小龍的影星,陳國坤近幾年在演藝圈的發展并不順利,即使參演動作大片,拿到的也只是戲份很少的配角,計劃中的《葉問外傳:李小龍》也似乎遙遙無期。
本片卻給了陳國坤足夠多的發揮空間,醫院中群戰那場戲里,他除下手表,脫下外衣,現出兩條花臂,霸氣外露、不怒而威,似乎未曾交手便勝負已分。
打斗時陳國坤全程面無表情,顯得胸有成竹,高手形象展現無遺。
如果這部電影能火,那陳國坤肯定能憑借這個形象,在演藝圈中更上一層樓。
四、
作為馬浴柯的首部導演作品,《怒潮》也并非沒有缺點。
其鏡頭的呈現過于賣弄技巧;節奏的把握也有不成熟之處,講故事的水平有待提高;
電影的片長106分鐘,沒有用足夠多的片段來塑造人物,使很多人物呈現的性格特點都過于臉譜化。
但《怒潮》是男性觀眾會更喜歡的荷爾蒙爆棚的暴力爽片,尺度上越看越像B級片。
其暗黑的畫風、密集的械斗戲都表現得十分狂野,在這個類型的電影中并不多見。
因此即使有缺點,皮哥還是要推薦這部電影,因為滿懷誠意的好片實在是太少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