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2025年1月刊來了!
【本期海報】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姬發·于適
《無名小輩》
【本期驚喜附贈】
【焦點】
2025好萊塢大展望
盡管從2021年開始,好萊塢電影在北美的票房表現一年優于一年,但是無論是影片質量還是類型多元化以及原創性,好萊塢電影依然難掩疲態,到了2024年,這些因素也反映在了票房上:相比2023年,2024年可能是倒退的一年。
這使得2025年的好萊塢也變得令人難以確定起來,雖然看起來IP電影很多,續集電影也很多,不少名導也將推出重磅之作,但2025年究竟是繼續倒退的一年?還是可能的再次復興之年?相信沒人能打保票。
2024年的好萊塢電影,基本靠續集撐起了門面,而2025年的格局包括結果可能也基本如此。相比《阿凡達3》《碟中諜8》或《瘋狂動物城2》《侏羅紀世界4》,單純就創意和新鮮感而言,奉俊昊在《寄生蟲》之后的新作《編號17》或許更令人好奇,而詹姆斯·岡的《超人》又會帶來多少怪趣,也是一個值得好好想一想的問題。
2025華語大展望
2024年,在全球電影市場衰退的大背景下,相較2023年,中國電影也有了下滑的趨勢。不過,隨著近年最強賀歲檔的開局,在《醬園弄》《風林火山》《歡迎來龍餐館》等一系列重點影片的跟進下,202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有望迎來復蘇。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2023年夏天,《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揭開了國民神話史詩的序幕,也讓無數觀眾期待覺醒的姬發將如何對抗被野心和欲望所支配的商王殷壽。
2025年大年初一,正邪大戰如期而至:鄧嬋玉、聞仲奉商王殷壽之命,率擁有法術的巨人魔家四將等殷商大軍征伐西岐,而在姜子牙、姬發帶領之下,得殷郊、雷震子、楊戩、哪吒的相助,西岐軍民即將打響一場壯烈的保衛戰……
在導演烏爾善眼中,“戰爭是戲劇的背景”,盡管《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會充分展現戰爭與法術的視覺奇觀,“但核心還是在于塑造角色。人的情感經歷、價值選擇,這些觸及心靈成長的主題是貫穿始終的?!蔽麽僦骷Оl等人所守護的,不僅僅是家園,更是信仰。
大戰將至,先讓我們來看一看將在《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里出場的西岐、殷商兩方人物。1月刊,為大家帶來主演于適、那爾那茜采訪!
【首映】
《諾斯費拉圖》
作為西方文化中最具長久影響力的怪物,吸血鬼在當代流行文化中依然魅力不減。
無論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克里斯托弗·李在英國漢默恐怖屋制片公司出演的一系列吸血鬼電影中的德古拉伯爵形象——高大瘦削、面容蒼白、發絲服帖、黑袍筆挺,還是加里·奧德曼在1992年上映的《驚情四百年》中塑造的高禮帽長卷發、墨鏡西服的雅痞版德古拉,抑或當年好萊塢兩大靚仔湯姆·克魯斯和布拉德·皮特在《夜訪吸血鬼》(1994)中強化的美麗與詛咒并存的“美強慘”形象,直到經典“瑪麗蘇”青少年文學改編系列《暮光之城》(2008-2012)將吸血鬼流行化的浪潮推向頂峰,觀眾們似乎早已忘記這個嗜血魔鬼最初是以怎樣猙獰可怖的嘴臉面世的。
擅長神話新編的新一代風格家導演羅伯特·艾格斯在經過《女巫》《燈塔》和《北歐人》的職業歷練之后,試圖通過翻拍同名默片經典的2024版《諾斯費拉圖》,重現這一類型作品最初的樣貌,讓電影吸血鬼開山鼻祖“諾斯費拉圖”在銀幕上以無比寫實的風格復活。
影片既有對影史經典的忠實延續,在關鍵形象和情節上,又有自己大刀闊斧的改編,而其影像格調之復古唯美堪稱當代電影藝術品,從而獲得了爛番茄86%好評率的超高評價。毫無疑問,對于如何延續吸血鬼神話的魅力,艾格斯提供了一個精彩范本。
1月刊,將帶來導演羅伯特·艾格斯專訪!
《無名小輩》
《無名小輩》開場部分有這樣一幕:初到紐約的鮑勃·迪倫,兀自提著吉他走入美國民謠奠基人伍迪·格思里的病房,在這位飽受亨廷頓舞蹈癥折磨的大師面前,演奏了一首專門為他而寫的歌曲《獻給伍迪的歌》。
格思里身旁坐著另一位美國民謠界的教父級音樂人皮特·西格(愛德華·諾頓飾),他也是鮑勃·迪倫的未來伯樂。
影片以這樣極富戲劇性的方式開始有關這位天才音樂人的傳記敘事,奠定了一種集詩意的虛構和充沛的情感為一體的基調。
在激蕩的1960年代背景之下,影片以濃縮的時間線討論了一些關鍵的問題:鮑勃·迪倫為什么要在事業巔峰時期執意從民謠向搖滾樂轉型?在60年代文化名人群像中,他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是什么因素驅使一個無名小輩成長為一個代表時代精神的文化符號?
1月刊,將帶來導演詹姆斯·曼高德、主演提莫西·查拉梅專訪!
《粗野派》
從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到今年的頒獎季,《粗野派》一直是影評人和觀眾關注的焦點。這部由布雷迪·科貝特執導的偽傳記片,講述了匈牙利猶太建筑師拉斯洛·托特從大屠殺中幸存下來,遠渡重洋來到美國,試圖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扎根的生命旅程。然而,他所期待的“美國夢”不過是一場幻滅。戰爭創傷、移民困境與藝術家命運的微妙交織,再度引發對資本主義壓迫的思辨。
在講述70年前的故事的同時,《粗野派》也回歸了70年前電影最經典的拍攝與放映形式。它是自1961年的《獨眼龍》以來,第一部完全采用VistaVision寬銀幕技術攝制的影片。
全片時長達215分鐘,由兩部分構成,分為上下半場放映。在15分鐘的中場休息期間,拉斯洛的全家福作為背景呈現在銀幕上,并有時鐘提醒觀眾剩余的時間。從主題到形式都可見導演布雷迪·科貝特的苦心,通過回溯歷史,返照今日的美國夢。
【劇集】
《魷魚游戲》第二季
《魷魚游戲》改編自韓國導演黃東赫2009年撰寫的一部未發表劇本,第一季于2021年9月低調亮相,但顯然抓住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刺激點,成功將韓國社會主流文化屬性與童年游戲等具有諷刺意味的標志性視覺設計相結合,僅用12天就成為流媒體史上最受歡迎的劇集。
時隔三年第二季終于上線,在第一季的喧囂和狂歡后,氛圍變得深沉且更加黑暗。故事緊接第一季,作為獲勝者的成奇勛回到了現實生活,他要完成使命,給殘忍的游戲畫上句號。這個角色令人想起《黑客帝國》中的尼奧,雖然可以留在美好的幻覺中,但他選擇擺脫矩陣的掌控,面對現實。
本季在多方面的設計與第一季不同,增加了許多看點。但有一點不會改變:以極簡規則,描繪復雜人心。
《沙丘:預言》
2024年11月17日首播于Max流媒體平臺的HBO新劇《沙丘:預言》是“《沙丘》宇宙”IP拓展的又一次嘗試,改編自弗蘭克·赫伯特之子布萊恩·赫伯特與美國科幻作家凱文·安德森合著的前傳三部曲之一《沙丘學派:姐妹會》。
作為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的兩部票房不俗的《沙丘》電影的前傳,該劇集的故事設定在厄崔迪家族掌管沙丘星球的一萬年之前。彼時,人類剛剛在與“思維機器”的芭特勒圣戰中取得勝利,生活在一個思維機器使用被全面禁止的重建時代。
《沙丘:預言》以多線索的敘事展開,解釋貝尼·杰瑟里特姐妹會的壯大和同時期帝國各派勢力的明暗權力斗爭?!渡城穑侯A言》和電影版有著相似的視覺設計,卻未得其敘事之精髓,稍顯慢熱與平庸,倒也不失為“沙丘”愛好者的補充之選。
【專題】
身體恐怖的本源
“身體恐怖”(body horror)是個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概念。但身體恐怖其實早就出現在從古至今的各種文本之中?!犊茖W怪人》是,希臘神湖里的牛頭怪是,《西游記》里的妖精(以及孫悟空和豬八戒)也是。
簡言之,“身體恐怖”是指——通過描述對人身體的非自然轉變、破壞和蛻化,來制造恐怖感,也包括那些與腐爛、畸形、變異、寄生和疾病有關的意象。其實但凡恐怖片都會用到身體恐怖,但本文只介紹那些比較典型的例子,比如最近引發很多影迷討論的電影《某種物質》。
身體恐怖暴露了我們不想接受的現實:我們并不比動物特殊——反正里面都一樣;我們也并不比超市里的動物安全——反正遲早都會死。所以那些把刀槍棍棒斧子電鋸凈往人身上招呼的電影,最容易刺痛我們;那些扭曲到親媽都不認識的“人”,最容易讓我們反胃。
我們害怕那樣的身體。正如我們害怕懷孕,害怕生產,害怕青春期和青春痘,害怕衰老和老年斑。
我們害怕疾病。我們害怕死亡。
讓她們,拍她們的故事
“你的眼睛很美很亮,我喜歡你看我,你怎么看我都沒事?!边@是《好東西》里,年僅9歲的小孩王茉莉,對小葉(鐘楚曦飾)說出的話。在這之前,小葉在漫長的人生歲月里,都因為母親不喜歡自己的眼睛而自我懷疑,甚至也懷疑母親對自己的愛。
這顯然是只有女性創作者才能體察到的細微女性創痛。作為編劇和導演的邵藝輝,在《好東西》里令我們看到的,是女性身為女兒、女友、妻子、母親之外的樣子,那是她們自己。
就像片中的小孩聽到母親做家務的聲音,可以聯想到世界的聲音那樣,作為今年華語院線上最為現象級的女性主義作品,《好東西》也與其他的華語女性影像、乃至世界的女性影像發生著共振。她們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世界聽到了她們的聲音,而她們的聲音,也在被彼此聽見著。
進場,只為特典!
“特典”是個源自日本的詞匯,一般指“周邊”或“贈品”。特典營銷在日本一直作為電影宣發的重要組成部分,盛行多年,并影響到整個東亞地區。
中國內地近幾年來也開始出現電影特典營銷,但基本集中在日本動畫電影,主要面向參加活動包場的少數觀眾,種類也相對比較單調,多以海報和票根等形式出現。特典營銷的效果,需要強大的迷影文化的支撐。
去年上海電影節,就出現過影迷為了拿到個別影院推出的免費紀念票根,提前排隊數小時的盛況。在北京電影節也出現不少影迷自發派送自制周邊的景象。上海和北京可謂內地迷影氣氛最濃的兩大城市,但和香港比起來,還有著不小的差距。而在電影特典營銷這方面,香港甚至可以說做到了登峰造極。
塞巴斯蒂安·斯坦
塞巴斯蒂安·斯坦可謂2024年最有成就的好萊塢演員之一。年初的柏林電影節,他憑《不同的男人》加冕影帝,年底的金球獎,他又因《不同的男人》和《飛黃騰達》各獲得一個影帝提名。如果再加上因限定劇《帕姆與湯米》獲得的艾美獎提名和金球獎提名,塞巴斯蒂安·斯坦已經是漫威電影宇宙中走得最遠的演員了。
一個偉大的黃金超英時代落幕,一些人被明星光環困在原地,一些人脫下了魔法戰袍走向自己——比如“塞包”,通過“靈活再就業”,他從較低的起點出發,走向了最寬廣的大路。
你能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身為演員而非明星的職業態度——漫威需要我就回來,但是除了“冬兵”,我還可以是任何人。
1月刊,帶來塞巴斯蒂安·斯坦專訪!
喬納森·貝利
《魔法壞女巫》的“艾芙芭”辛西婭·埃里沃和“格琳達”愛莉安娜·格蘭德令人驚艷,接下來的奧斯卡獎,她們是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的有力爭奪者。你肯定也忘不了費耶羅,這個與兩位女巫都有情感糾葛的王子,在片中也有相當勁爆的歌舞表演。
36歲的喬納森·貝利可謂這一角色的最佳選擇,他的舞臺經驗非常豐富,多次主演過《悲慘世界》和《帶珍珠耳環的少女》等著名音樂劇。
他也是奧茲國魔法世界的超級粉絲,4歲就跟祖父母一起去看電影《綠野仙蹤》,18歲時就去倫敦的維多利亞·阿波羅劇院看過《魔法壞女巫》的首演。但喬納森·貝利從未想過自己能扮演費耶羅,如今受邀主演電影版,仿佛天降好運,受寵若驚。
在因劇集《布里杰頓》《同路人》成名后,這位英國演員也憑《魔法壞女巫》叩開了好萊塢的銀幕之門,今年,他還將擔綱主演《侏羅紀世界4》。
1月刊,帶來喬納森·貝利專訪!
Lily Franky(利利·弗蘭奇)
只要有Lily Franky在的房間,他似乎都能成為那里的男主人,同他交談本身就是一場如沐春風的款待。這完全不奇怪。這個日本人是藝術上的超級多面手,維基百科上光是他的職業就被羅列了三四行,每一個職業單獨拉出來都頗有建樹。
你或許已經熟悉他作家的身份、演員的成就,但可別忘了,Lily Franky也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2024年12月1日,是枝裕和導演的名作《如父如子》在北京大學舉行了中國首映禮,Lily同前一天在上海的活動一樣,時刻照顧著現場觀眾的體驗卻又不露鋒芒,用一個個溫柔的笑話掌控全場。
第二天接受我們的采訪時,他同樣富于一種體貼的服務精神,與記者分享的幕后與思考從不重復他在公開活動或其他采訪中說過的話。采訪這天北京頗為寒冷,Lily有些著涼,但他仍很有談話的興致。這部早在十一年前就在日本上映的作品,是Lily與是枝裕和最早的合作,是是枝裕和導演開辟世界級聲譽的轉折點,也是Lily與樹木希林多重緣分的見證。
1月刊,帶來Lily Franky專訪!
【影響】
《情書》三十周年
1995年,剛剛年滿32歲的巖井俊二執導的第一部長片《情書》上映。此前只活躍于電視、廣告和音樂錄影帶領域的巖井俊二,經由此片成為平成新電影的重要代表。
《情書》連同此后推出的多部風格鮮明的青春片,讓巖井俊二成為該類型當仁不讓的代言人;由此刮起的“巖井旋風”不僅橫掃日本,更輻射東亞乃至更廣遠的電影世界。
《情書》并未脫離經典青春片表現青春離喪、愛情幻滅的母題,但它將更繁復的思辨意味與更輕飄的“偶像劇”式影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開創了獨屬于巖井俊二的青春書寫。
年僅24歲的中山美穗一人分飾兩角,渡邊博子與女藤井樹的雙生鏡像,如同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青春的一體兩面,在遭遇時明滅,在終結時重生。一如30年后的中山美穗溘然而去,而她留下的影像注定在光影世界永存。
與劉苗苗對談《雜嘴子》
《電影手冊》曾將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的復招,視為影響世界電影的百大事件之一,可見中國第五代的崛起對世界影壇意義之非凡。那一年,身材瘦小、年僅16歲的劉苗苗成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最年輕的學生。跟她那些蜚聲海內外的同學相比,她起步較晚,但這也為她贏得了當時“亞洲最年輕女導演”之名。
可以說,劉苗苗不是一個風格顯著的導演,硬要找的話,只能從《雜嘴子》作為起端。那里有劉苗苗的故鄉——寧夏西海固,她近幾年的作品,都以此地作為自己敘事的母體。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性的故鄉,是從來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童年記憶。
一個再怎么聰慧、懂事但仍不受人待見的孩子,就這么硬生生地在西北那塊貧瘠的土地上,開始了她自己都沒有覺察出的茁壯成長。這是一個愛熱鬧,但更愛將自己的心事埋在心底的孩子?!半s嘴子”也是個孤獨的孩子,真正的孤獨我們常常視而不見。劉苗苗就是能將我們忽略掉的真實,以渾樸的儀態,一點一點地抖落開來。
劉苗苗自己的命運和這部電影的命運一樣,是多舛的。應該說,她自己的生活比電影還要讓人生出感慨來。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劉苗苗是怎樣給我們講述,關于《雜嘴子》的故事。
【畫外·看世界】
巴黎圣母院重生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愛在日落黃昏時》里,朱莉·德爾比對伊?!せ艨苏f的話,一語成讖。
2019年4月的那場大火,幾乎讓巴黎圣母院消失,好在有英勇的消防員和專業的修復工作者,讓這座有著九百多年歷史的大教堂重新回到世人面前。
全新的尖頂和屋頂、依然宏偉的塔樓、潔白的石壁、金色的祭壇、更加鮮艷的玫瑰窗……2024年12月7日,當鐘聲再次響起,巴黎圣母院又要張開雙臂,迎接每年1500萬的世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