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前段時間翻煲了宮斗劇的鼻祖《金枝欲孽》,感嘆鼻祖不愧是鼻祖啊,此宮斗劇的境界現在仍然沒有可以超越的。
《金枝欲孽》前前后后出現了不少人物,光女主就有四個,完全沒有“瑪麗蘇味”。無論是主角還是各色配角,都有完整的人物成長線。不注水不廢話,經常是寥寥數筆就巧妙又深刻地畫出一個人物的性格側寫,再結合那神乎其神的BGM,小時候沒看得那么仔細,現在看更察覺其高超與珍貴。
而其中的一場超越技巧,拷問人性的宮斗,就讓人嘆為觀止!芒果必須要說一說了。看過此劇的,當是溫故知新;沒看過的,就當聽一個睡前故事或看一場顏值盛宴吧!
這場決斗是全劇的高潮,發生在接近結局的劇情后期。當時曾經跋扈的如妃(鄧萃雯飾演)失勢,小答應玉瑩(黎姿飾演)在安茜姑姑(張可頤飾演)的幫忙下成功上位到“貴人”位分,和爾淳(佘詩曼飾演)平分秋色。
原本玉瑩+安茜,就是美貌+智慧的組合,很大機會能幫玉瑩斗贏心機爾淳。但一個意外,讓局勢發生了變化。安茜奶奶被皇后害死,她沒有了出宮的盼頭,她要報仇,所以她背叛玉瑩接近皇上,由一個姑姑也變成了“貴人”。
玉瑩被安茜背叛
這個背叛對玉瑩的打擊極大!玉瑩成長于一個被家人輕視欺負的環境,除了娘親之外就不相信友情,但安茜的幫助讓她第一次嘗到了友情的滋味,后來發現是“被背叛”,這讓玉瑩原本就不太善良的性格變得更極端,這件事影響著她后來的行動。
玉瑩和安茜這個同盟破裂了,住在對門的爾淳就一邊喝茶,一邊默默暗喜。她這個人的可怕之處就是過份冷靜,心機深沉。
爾淳為刺激玉瑩
告知畫作出自孫白楊
因為爾淳喜歡太醫孫白楊,而她察覺出孫白楊喜歡的是玉瑩,爾淳對玉瑩是恨妒相加的。玉瑩和安茜決裂之后,爾淳還專門再在玉瑩的傷口上撒一把鹽,告訴玉瑩那幅她極珍視的母女畫,其實是孫白楊偽造的。
因為孫白楊喜歡玉瑩,爾淳對玉瑩的恨已經有點“變態”,墻上的畫(畫的是玉瑩和她娘親)的確是孫白楊偽造的,但不是爾淳所說的“為了敷衍了事”,反而是“情深意重”。爾淳故意這樣說,是自欺欺人。
爾淳其實不在意皇上的寵愛,她在意的是給玉瑩添堵??催@些變態又美麗的女人撕逼很帶感!
爾淳想和安茜結盟對付玉瑩
安茜想和玉瑩結盟對付爾淳
爾淳為了扳倒玉瑩,就去找安茜合作,想“碎玉為飾,平分秋色”。安茜的機智,加上爾淳的狠勁,如果這兩人能聯手,玉瑩真是毫無還手之力。
爾淳:“只要你繼續狠下心腸,你大可以不用被人掣肘?!睜柎菊f得很對,但這三位貴人沒有一個能做到,爾淳能說出也只是因為未觸及痛處。
劇中最接近“狠”的是皇后和如妃,所以這兩位能站在后宮之巔斗得你死我活。如妃曾經說:“在這個世上,有人想一腳兩船、左右逢源,有人想不問是非,抽身世外, 但只有立場堅定的人,才能活的長久一點?!边@部劇有很多臺詞再在翻看時發現都是伏筆和呼應。
爾淳找安茜合作,安茜表面答應,暗里卻找玉瑩合作。于情,她更喜歡玉瑩;于理,爾淳心機太深了,鏟除爾淳比鏟除玉瑩重要。
玉瑩假意答應安茜
其實心生另一妙計
玉瑩此時很恨背叛她的安茜,但沒其他辦法,唯有答應安茜的結盟要求。但當玉瑩也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掌握重大籌碼的人,她的心思就變了。
這個籌碼就是孫白楊。一向只求升職、對身邊人情很“鈍感”的玉瑩,終于知道孫白楊原來是喜歡自己的?;噬辖袑O白楊畫畫,孫白楊不肯,說“只有畫自己喜歡的人才會畫得好”。此時孫白楊不知道,爾淳已經告訴了玉瑩那幅畫是出自他之手。
孫白楊的這個表白,真是看得我百感交集!愛得太深沉了!
玉瑩此時并不知道孫白楊對自己愛得有多深,憑她的美貌身邊從不缺男人的愛慕。所以聽到孫白楊的無意表白,她內心并沒有太大波瀾(可憐的白楊嚶嚶嚶~)玉瑩現在滿心滿腦都是上位和復仇。
所以,孫白楊的情意對玉瑩的意義在于,在這個“三人困局”中,她由“被擺布”,變成了“執局者”。
劃重點:爾淳知道孫白楊喜歡玉瑩,而并沒有利用這件事扳倒玉瑩,再結合爾淳之前的種種變態行為,玉瑩推斷出——爾淳是喜歡孫白楊的,非常深那種,爾淳會為了孫白楊而沖動。所以玉瑩要利用孫白楊了。(孫白楊真的好可憐T0T)
這是玉瑩在全劇智商最高的一場宮斗。她一邊假意和安茜商量如何陷害爾淳:
一邊自己心生一個連環計。
玉瑩故意和孫白楊親近,讓爾淳吃醋,爾淳按不住性子要給孫白楊寫信,玉瑩把信換掉,用自己的名義約孫白楊見面,保證孫白楊能出現,又用孫白楊的名義約爾淳見面,保證爾淳能出現;到時爾淳和孫白楊同框,坐實爾淳和孫白楊私會。
(玉瑩寫給孫白楊的信)
其實玉瑩要誣陷爾淳和其他男人私會,大可以不用連累對她有恩的孫白楊,但為什么玉瑩還是要拉孫白楊下水呢?因為如果是爾淳不愛的男人,她一定會想盡辦法自保,而她又是那樣聰明冷靜。而如果對方是孫白楊,爾淳就會“問心有愧”而不能完美演出,甚至會為了孫白楊而把所有罪名攬上身。
玉瑩最大的目標是安茜
看到這里,以為玉瑩只是要坑爾淳?不,她要一箭雙雕。
孫白楊和安茜的感情不錯,玉瑩就故意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安茜,賭安茜的良心,讓她去救孫白楊。玉瑩在信里把時間地點改一下,結果就是孫白楊和安茜同框。爾淳單個人沒奸夫,但也會有流言。如妃就是因為流言而失勢的。
爾淳和安茜,說到底,此時的玉瑩更恨安茜。
玉瑩賭贏了,安茜真的要去救孫白楊。但玉瑩千算萬算,算漏了如妃娘娘。雖然失去了圣寵,但如妃仍然是耳聰目明,落葉知秋。安茜去救孫白楊的路上被如妃的曲子呼喚過去了,而錯過了被捕時機。
結果是,只有孫白楊一個人被捕。安茜和爾淳都好好的。
但玉瑩輸了嗎?沒有。孫白楊被捕,讓爾淳很焦灼。
玉瑩經典臺詞:“良心?我早就不見了,你還有嗎?” 如此美艷的臉龐,輕佻又冰冷地說出這句話,真是帶感。其實玉瑩曾經是有心計但不至于沒良心,變得如此狠絕,爾淳和安茜都有責任,因果循環,與人無尤,出來混是要還的。
玉瑩將計就計,如果爾淳自首,出手救孫白楊,玉瑩也算贏回一城。
爾淳說:“你以為我這么笨嗎?”
玉瑩經典臺詞:“情關這碼事,根本不會有聰明人”。
這臺詞很妙,統領全劇。
玉瑩這次很聰明,因為她沒有陷入這個情關,所以她可以狠絕地利用孫白楊對自己的感情。而既然把孫白楊扯了進來,那么爾淳從一開始就是輸的,因為她的賭注太大了,如果為了自保而犧牲掉孫白楊,她會痛苦一生。
(黎姿真是太美了!蛇蝎美人?。?/p>
玉瑩:“去自首的可以是真兇,也可以是一個深愛他的人,孫白楊會等來誰,答案很明顯啦!”
玉瑩覺得這一仗,她是贏定了。退一萬步說,即使爾淳不去救孫白楊,玉瑩也沒什么損失,就是失去孫白楊一顆棋子,以后再等待時機治理爾淳和安茜。這一仗,穩賺不賠。
玉瑩計劃除掉孫白楊
卻......然后......
爾淳真的打算去救孫白楊的,但在義父的勸阻之下猶豫了。玉瑩見狀,想要干掉孫白楊。(真的太可憐了,自己深愛的女人不但利用自己,還要殺死自己...)
玉瑩扮成小太監,帶著有毒的糕點去滅口孫白楊。其實從玉瑩一進門,孫白楊就知道她的目的了,這場戲真是看一次心酸一次。
為了哄孫白楊吃糕點,玉瑩還習慣性假言假語地和孫白楊說會還他清白,其實孫白楊什么都知道,但他就是愛這個壞女人,那毒糕點,不用哄也會吃的。果然,情關這碼事沒有聰明人。
經典臺詞:“這碟糕點,一定會是下官最難忘的一碟糕點”。是的,只要是她給的,有毒沒毒,又何妨?盡管悲涼已冰住心頭,但他已經決定為愛殉葬。
然而又有一個小意外。孫白楊那個沒心沒肺的侍從進來,以吃糯米會導致傷口難愈合為由阻止了他吃,侍從話音剛落就大口吃下去,孫白楊大吼一句:“別吃!有毒!”
這一吼把玉瑩吼傻了——原來他什么都知道。玉瑩因為外貌出眾,自小沒少被同性嫉妒,被異性追求,她受的教育讓她覺得,男人都只是看中自己的皮囊而已,她是要干大事的人,不會為了皇上之外的男人而浪費時間和精神。
但這一瞬間玉瑩才發覺孫白楊愛自己愛得深不可測,整個人都懵逼了。
玉瑩:我這么害你,你這樣做值得嗎?
白楊:從來沒問自己值不值得。
玉瑩:你這樣可以得到什么?
白楊:從來沒想過要得到什么。
玉瑩崩潰了。被安茜背叛讓她變得狠絕,不相信任何人,而現在孫白楊愿意為了她這個“壞人”默默赴死,善還是惡,她的人格都快被撕裂了。這一刻,她也徹底愛上了孫白楊?;蛘哒f,這一刻她意識到自己其實也是愛孫白楊的,只是一直被太強的事業心蒙蔽了。
玉瑩和孫白楊的這一次情感風波被安茜知道了。當爾淳來跟安茜說自己要去認罪的時候,安茜阻止了爾淳,因為安茜猜測,玉瑩會出來認罪的——“只要熬得過今晚,那個就是贏家”。
最終,玉瑩真的去認罪了。爾淳也想認罪,但去晚了一步。
果然,情關這碼事,根本不會有聰明人。去自首的可以是真兇,也可以是愛孫白楊的人,最終,是玉瑩這個“既是真兇也是愛孫白楊的人”,如果為了贏這一場仗而犧牲孫白楊,這個代價玉瑩也付不起。之前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自己立的flag,真是諷刺,回味悠長。
整件事下來,爾淳贏了嗎?沒有。玉瑩認罪了,孫白楊為此痛苦,爾淳為了孫白楊痛苦而痛苦,她寧愿認罪的是自己;安茜贏了嗎?沒有。雖然這件事,她的表面損失最小,其實內傷嚴重,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了。這場仗一開始,就沒有贏家。如果說有,也是坐山觀虎斗的皇后。
整部《金枝欲孽》,就如同這一場宮斗,超多波折,每一次閃腰都分分鐘會沒命,真正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再聰明的人,也不能掌握全局,因為機關易算,人心難測——爾淳再聰明,也猜不到明哲保身的安茜會被玉瑩的愛母情感動而幫助玉瑩上位,孫白楊會喜歡上(在她眼里)除了美貌一無是處的玉瑩;如妃再聰明,也猜不到自己婢女因為喜歡上了一個侍衛而犯險,繼而連累了自己。
人心就如天上的云,海底的水,變幻于無形,根本不能全盤算計,你可以猜測其變化軌跡,但說不定一陣風吹來,什么都變了。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之所以覺得《甄嬛傳》比不上《金枝》,原因之一是甄嬛女主光環太強,《甄嬛傳》是一人的打怪升級游戲,《金枝》是多人大型對戰,劇情更復雜;原因之二是甄嬛的宮斗多停留在“技巧性”,少了人性與靈性;原因之三是立意,《甄嬛傳》是全員黑化,輸贏立見,給人看“爽文”的感覺;《金枝》是由惡向善,越看越唏噓,它不是在寫宮斗,而是在寫人,在最狠絕的宮斗中折射人性光輝。
《金枝欲孽》之所以好,并不是時光濾鏡,目測長期內都沒有能超越它的后宮劇。有空再詳細寫寫玉瑩&白楊CP,太特別了,觀劇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對。
—————END—————
猜你感興趣的劇評(戳標題):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