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很多事情你以為只與“情感”有關,其實這些事還與“控制”有關。
爾淳封了答應之后,徐公公已經被刑部放了出來,這次風波算是有驚無險,但是徐公公精心安排的淑寧、爾淳、沅淇三人小團體,已經隨著淑寧的發瘋,沅淇的殞命而分崩離析。
爾淳漏夜去找徐公公,向徐公公請罪,因為用寒食散毒害淑寧是爾淳的自作主張,但是對于徐公公的大業來說,確是致命的打擊。
徐公公“安慰”爾淳的這段話,我覺得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爾淳后來曾經痛斥玉瑩:天下最卑鄙的人不是無情,而是利用感情。
但實際上,《金枝欲孽》中最卑鄙的人,并不是玉瑩,而是爾淳的義父徐公公。
他一直巧妙的運用爾淳“重情義”這個特點,來控制爾淳。
爾淳向徐公公請罪,因為一時氣不過,所以私自處理淑寧,徐公公若是責罰爾淳,爾淳就算當時沒有怨言,但是她會覺得自己罪孽已被贖清,心理的負擔減輕很多,對于徐公公的“大業”反而不會像后來那么看重。
但是徐公公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先說自己的“大業”其實是罪孽,還說自己已經風燭殘年,老命不重要(不重要你還折騰什么?),又說這件事沅淇、淑寧都沒有錯,只是自己拖累了她們,反而關心爾淳今后在宮里的處境(一入宮門深似海),怕自己連累她。
把個爾淳感動的呦,鼻涕眼淚一把抓,發誓說要當上貴妃,來保證徐公公的安全。
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你以為只與“情感”有關,其實這些事往往與“控制”有關。
對于爾淳這樣的人,責罵和懲罰都是不管用,反而會讓她心理放松,覺得自己已經贖清了罪孽。但是激起她強烈的負疚感,卻可以讓她永遠乖乖的受徐公公的擺布。因為重情義的人,“感情”就是她心里永遠跨不過去的一道坎,一旦她覺得自己虧欠了誰,她必定會百倍千倍想辦法補償,即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徐公公先是加重了爾淳對自己的負疚感(我已經風燭殘年,就算被迫害也不要緊),又加重了她對于淑寧和沅淇的負疚感(淑寧和沅淇都沒有錯,錯的只在我)。
這件事明明錯在淑寧,如果不是她因為一己之私害沅淇,怎么會有后來爾淳的報復?
但是徐公公偏偏撇清了淑寧的罪孽,好似她不是罪有應得,那么爾淳的報復就顯得“自私而任性”,所以爾淳后來心理壓力很大,因為她不但要負疚,還要擔負起淑寧和沅淇的任務,以一己之力保護徐公公不受傷害。
在和徐公公的談話之后,爾淳就開始服用寒食散治哮癥,因為負疚感讓她精神幾乎崩潰,她需要寒食散制造的迷幻作用來分散她的注意力。
孔武因為賄賂不成,得罪了曹大人,眼看就要被趕出宮去。
因為曹大人派人毆打他的時候,正好被孫清華看到,孫清華就見義勇為醫治孔武的傷。
在治傷的過程中,孫清華也注意到孔武珍藏的那枚繡花絲帕,但是依據孫清華的分析,我更確認這塊絲帕不是安茜,而是如妃的。
絲帕上有句詩是這樣寫的:去也無從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山泛扁舟,妾愿隨君往。說明繡此絲帕的主人心態十分無助,只求有緣人相扶相助,脫離困境。
而孫清華也說宮里休閑的女眷常有為前線的戰士縫制冬衣的風俗,所以繡此絲帕的女人,此時應該就在宮中。
為什么我更傾向于相信這塊絲帕是如妃的,而不是安茜的呢?
因為安茜一直覺得,自己到了二十五歲就可以出宮的,所以她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她的日子是有盼頭的,只是需要慢慢熬就可以。
但是剛入深宮的如妃就不同了,如果她本身是不喜爭斗的個性,那宮里這種“養蠱”的氛圍,一定讓少女時的如妃倍感壓抑,她沒有安茜那種到時候就可以脫離苦海的幸運,所以只能寄希望這種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奢望”,在繡冬衣的時候繡上一方寄托自己美好心愿的絲帕。
而且,這塊手帕如果是如妃的話,《金枝欲孽》的悲劇性會更深一層,當如妃真的在命運的眷顧下認識了孔武,卻也因為命運的陰差陽錯讓孔武先愛上安茜,所以當這個人真的能讓她脫離“困境”的時候,如妃因為現實和自尊選擇繼續留在宮中。
因為多年的宮斗生涯已經讓她明白,少女時期所追求的東西畢竟是鏡花水月,留在宮中苦斗一輩子才是她此生唯一的宿命。
接下來我來說說孔武為什么會愛上安茜?
除了他與安茜身份地位相仿(一個守軍一個宮女),三觀比較相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以為一直給他帶來好運的那方絲帕是安茜的,換句話說,孔武覺得安茜這個人比較“旺夫”。
孔武一直覺得那枚絲帕是他的幸運物,那絲帕的主人其實就是他的“貴人”。他獲取這塊絲帕之后就馬上進了紫禁城,在故意縱火之前,也是抱著這塊絲帕不肯放(希望這塊絲帕給他帶來好運吧)。
而且,因為孫清華說這塊絲帕的主人肯定還在宮中,那孔武就更不可能離開紫禁城了,因為他相信,有他“貴人”的地方,一定可以讓他飛黃騰達,所以他才孤注一擲,故意縱火然后去保護靈位。
所以說,孫白楊和孔武選擇“真愛”的標準其實代表著男性選擇“妻子”的兩個主流標準。
孫白楊算是官二代,世家弟子,能力出眾,他有很大的余地可以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女人,所以他最終選擇了美貌非常,又在性格上能最大滿足他情感訴求的玉瑩。
而孔武是草根出身,同樣能力出眾,野心勃勃,但是因為毫無根基,他所能選擇伴侶的余地其實很小,所以他選擇了和他三觀相合,又在現實生活中更夠給他帶來實際幫助的安茜。
徐公公到孫白楊常去的妓院去找他,希望他趁著皇上不在宮的一段日子里,幫爾淳戒除惡習。
我前面曾分析過徐公公的情感操控術,他不僅用在爾淳身上,還用在孫白楊身上。
孫白楊是太醫院的太醫,徐公公則是負責藥材采購的大太監,劇中說這兩人曾有“師徒之恩”,可見孫白楊剛入太醫院的時候,曾經在徐公公的座下學習藥理,這也是孫白楊肯幫爾淳的重要原因。
但是這點師徒之恩所起的作用也就僅止于此,孫白楊不會為了徐公公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的。
所以徐公公就陰險地用了一招損招,他說孫白楊的父親曾經受過和珅的賄賂,如果自己的地位不保,他就要把這件事捅出去。
我不太確定這件事是否徐公公刻意誆騙孫白楊,但是此話陰險就陰險在。徐公公看透了孫白楊其實在內心深處很重視父子之情,不可能也不敢以自己父親的生命冒險,只能乖乖接受徐公公的擺布。
所以說利用感情的人不是不懂感情,相反,他們非常知道感情對于某些人的重要性,只不過像徐公公這種人,更傾向于利用感情謀取實際的利益,而不是呵護這些感情不受傷害。
惡人往往比善良的人更精通人性,否則,你以為他們依仗什么為惡?
前情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