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映,就以“中國臺灣影史最恐怖電影”之噱頭橫行霸道。
兩款預告鏡頭嚇破膽,把觀眾嚇到“漏尿、噴屎、摔手機、滾下床”。
后遭網民檢舉,被迫下架。
圖片
圖片
上映后,它不但席卷1.7億票房,創下島內恐怖片新紀錄,還被網飛獨家買斷,一時成為佳話。
導演一邊激動感謝。
“作為一名導演,很高興我的電影《咒》將在網飛上線,讓我的作品可以不受任何拘束的讓最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光是想象能讓世界各地的觀眾嚇到晚上睡不著,我就覺得很激動?!?/p>
一邊在豆瓣答疑解惑。
“網飛不會是刪減版,跟電影院一樣,請放心。”
圖片
圖片
「咒 」
2022.7.18 網飛平臺
圖片
備注:前方劇透,請謹慎食用
起源
起初,《咒》不是一部電影長片。
受“島內近年最恐怖的真實事件”啟發,導演柯孟融籌劃拍一部名為《鬼島》的三段式電影。
內容包括:實驗題材《咒》,傳統鬼怪《腌》,親情驚悚《困》。
然而,三段式結構不受投資方青睞,未能籌到錢。
為了找投資,他只好忍痛割愛,把最具實驗性質的《咒》單獨抽出,發展成長片。
圖片
圖片
導演(右)談《咒》的創作
《咒》有2條時間線,故事在2條時間線之間閃回跳躍。
第一條時間線,6年前的“因”。
女主角若男(蔡亙晏 飾演)與男友阿東、男友堂弟阿原一起拍vlog,探訪各地鬼屋,宣揚科學,破除迷信。
這回,三人來到男友老家。
住在深山老林的陳家人信仰一種叫“大黑佛母”的秘密宗教,時常會進行一些神秘的祭司儀式。
圖片
圖片
三人行,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們這次除了探訪宗教祭司,更想去傳說中不可接近的秘密坑道。
未曾想,這次誤闖,竟犯下大錯…
圖片
圖片
第二條時間線,六年后的“果”。
誤闖坑道事件之后,若男變得精神恍惚,厄運連連。
經歷6年的掙扎,她努力走出陰影,準備接回寄養出去的女兒朵朵。
為此,她還特地買了一臺攝影機,準備記錄下與女兒的幸福時光。
圖片
圖片
母女團聚后,家里卻怪事不斷。
陰陽眼、皮膚潰爛、牙齒脫落、雙腿殘廢...
女兒不斷出現中邪癥狀。
圖片
圖片
若男明白,這是冥冥之中的因果報應。
為了救回愛女,她四處求醫問藥,試圖解開這個“咒”…
圖片
圖片
創作《咒》的時候,導演一直想找到華語觀眾群體真正恐懼的東西。
細細一想,華人做什么都會拜佛拜神靈。
對宗教的敬畏,是每個華人都無法拿掉的東西。
這種敬畏,既有尊敬,又有畏懼。
所以,他在《咒》里無限放大了觀眾對宗教的畏懼。
圖片
圖片
為了追求真實可信,又不觸犯宗教,導演結合婆羅門教與道教元素,創造出一個虛擬宗教。
因為做得過于逼真,被觀眾懷疑其真實存在。
對此,他給觀眾一顆定心丸。
“大黑佛母和所有神像的設計和制作最燒錢,手勢、咒語到符咒符號都是我們虛構的。不過能讓大家一直問是不是真的存在的神明,代表我們的美術團隊真的很厲害。”
圖片
圖片
靈感
《咒》之恐怖,是導演自己內心恐懼事物的層層累加。
其中的不少元素,均來自真實發生的故事。
圖片
圖片
電影里,為驅邪,大師讓朵朵7天之內不能進食。
這一情節,靈感來自2005年高雄發生的一起邪教事件。
圖片
圖片
一戶姓吳的人家,長期篤信神靈。
吳家小妹拜過神壇,自稱被哪吒三太子附身,聲稱長姐邪靈纏身,要想活命必須回家。
長女回到家,卻每夜夢到被性侵,夜不能寐。
在接完一通詭異電話之后,長女開始胡言亂語,聲稱自己是觀世音菩薩,并開始自虐。
緊接著,一家人集體中邪。
父親是玉皇大帝、母親是王母娘娘、長女是觀世音菩薩,次女是七星娘娘、小女兒是哪吒三太子、兒子是濟公禪師。
圖片
圖片
一家六口拒絕進食,整日靠喝符水維生。
而且他們互不承認,認為對方裝神弄鬼。
甚至,六人互相攻擊對方,“以點燃的香燒灼對方、互撒鹽米、相互喂食排泄物等方式來驅魔”。
持續一個月之久,直到長女被虐致死,一家人才消停。
最終,精神科醫師鑒定吳家人犯了集體性妄想癥,當地檢察機關以“遺棄致死罪”起訴。
圖片
圖片
電影里,朵朵看到屋子里有鬼影“壞壞”。
她朝著天花板一直喊,“你下來,你下來?!?/p>
這個詭異場景,來自導演的親身經歷。
圖片
圖片
據導演說,某朋友的小孩到他家做客。
他看到小孩子在房間跟空氣吵架,說屋子里有壞壞。
他好奇:“壞壞在哪里?”
小孩子用手指了指,說:“就說在那邊?!?/p>
他接著問:“要不要請它出去?”
孩子點了點頭。
最后,他不敢問有沒有牽到,硬著頭皮把壞壞牽出了家。
圖片
圖片
片中還有一幕。
朵朵在佛母的驅使下,跳樓撿了一把刀。
這來自導演小時候聽過的鬼故事。
圖片
圖片
這起靈異事件發生在導演的姑姑身上。
鄉下,每家每戶的大門都有門栓。
大人出門時,為了孩子放在家里,都會把門關好,將門栓插在泥土中。
一天,姑姑想出去,便一直哭一直哭。
突然,家里冒出一個不認識的老婆婆。
這位老婆婆拿了一把菜刀給姑姑,姑姑便打開門栓,跑了出去。
直到現在,一家人都不知道老婆婆究竟是誰,到底存不存在。
圖片
圖片
對觀眾下咒
《咒》以第一人稱自述和手持攝影,打破了電影的第四面墻。
它的核心主題是——
在與觀眾的互動中,讓觀眾意識到,你的意識決定這個世界。
為了驗證這一命題,它用摩天輪方向、地鐵行駛方向兩個實驗來測試。
這無非就是利用視覺暫留現象,玩了一場意念操控把戲。
圖片
圖片
圖片
電影里,女主發出大量邀請觀眾參與的指令。
“請你們跟著我念這段咒語”、“請你們看著這個畫面”、“請記住這個符號”、“從現在開始,閉上你的眼睛”...
這些指令,節奏緩慢,輕聲細語,進而達到一種灌輸、催眠的效果。
圖片
圖片
“火佛修一,心薩嘸哞”等咒語、字符、手勢重復出現,逐步加強觀眾的記憶。
一旦刻進腦海,就會主動入戲,配合并順從女主的任何要求。
圖片
圖片
當熟記并配合指令后,導演的狐貍尾巴就露出來了。
“對不起,我騙了你們。
我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能看到,我只剩下這一個辦法救她了?!?/p>
女主二話不說,一邊遮住雙眼,一邊掀開遮布。
這一刻,觀眾才意識到自己被下咒了。
圖片
圖片
所謂的咒語不是祝福,而是“禍福相倚,生死有名”的閩南方言。
通過誦讀,表示“我愿意共享詛咒,獻出姓名?!?/p>
那個符號,是將佛母的詛咒散發給陌生人分擔的法術,越多人承擔詛咒的力量,詛咒就越被稀釋,凝視越深,承擔越多。
佛母的臉是詛咒中心,所以女主才把自己的臉遮住,反而讓觀眾看 。
圖片
圖片
《咒》從頭到尾一直在催眠觀眾,請君入甕。
結尾更像《武林外傳》韓娟給佟香玉發詛咒信、豆瓣轉發求好運。
至于對觀眾的詛咒是否成真?
我只能說,信則有,不信則無。
如果忌諱被下咒,不妨心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準保百毒不侵。
現在,跟我一起念: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圖片
圖片
《咒2》在路上
拍完《咒》,導演內心排斥拍攝第二部。
畢竟,如果沒有更精彩的設定與靈感,硬著頭皮拍,只會自砸招牌。
不過,隨著《咒》的好評不斷,他內心蠢蠢欲動了。
他聲稱已經發現一個全新的題材,內核成人,且只能發生在小孩身上。
它不僅與《咒》高度貼合,更適合延續“朵朵”的電影宇宙,延續《咒》的世界觀。
圖片
圖片
《咒2》概念海報
除了《咒2》,導演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
他計劃推出以“島內恐怖、真實的事件”為主題的“一字宇宙”電影系列。
每部電影只有一個字。
每部電影要具備“在地真實、高完成度、前衛價值觀、國際化商業類型”四個要素。
目前,他已經想到4個主題,并將從中選出兩個,啟動“一字宇宙”三部曲。
《腌》:關于丑女的故事。
《困》:一具尸體與兩個小孩。
《偶》:劇情賣關子,故事只能發生在島內。
《葬》:階級反轉。
圖片
圖片
這野心真不小,真心希望導演可以加快進度。
反正,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了。
你呢?
想看的話,下方評論區,一起扣“火佛修一,心薩嘸哞”。
圖片
圖片
(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