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兩部以電競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一競到底》與《今年二十二》,相繼登陸各大影院。
《一競到底》作為中國首部電競紀錄片電影,時近三年的精心打磨,在20余座城市上映;《今年二十二》則已經完成超前點映,將于12月6日正式上線。
體育紀錄片電影早已不是小眾類目,甚至在影壇屢創佳績、助推多個體育項目走向繁榮。而電競作為一項備受關注的全球性新興體育賽事,將其搬上銀幕,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與質疑。業內人士會想觀賽門檻該如何解決?觀眾心里則會產生一個疑問:電競電影,是否值得去影院貢獻一張票錢?
1.電競電影是廠商“玩票”嗎?
盡管題材不同,但它們所傳達的核心故事卻是相通的。
《一競到底》是以PEL和平精英職業聯賽為背景,深度挖掘了元老級選手像素、個性張揚的新人選手77H以及被譽為“PEL第一人”的亞運選手傘兵等PEL代表性選手的真實故事。影片不僅記錄了他們在賽季中面對的各種困境與挑戰,更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他們如何在追夢路上披荊斬棘,實現青春成長的勵志歷程。
影片引領觀眾的視線穿越璀璨舞臺的表象,深入到昏暗而真實的訓練室場景中。這里沒有粉絲的熱烈歡呼,沒有舞臺的絢爛燈光,取而代之的僅是一堆訓練用的手機和桌椅,以及一群懷揣著熾熱夢想的年輕人。
影片巧妙運用多角度敘事,圍繞三位選手的獨特視角徐徐展開,講述了他們在整個賽季中所遇到的阻撓與困境,以及他們如何從這些困境中“破繭重生”。在鏡頭語言的引導下,觀眾仿佛被卷入其中,與選手們共同經歷每一個心跳加速的瞬間,感受比賽帶來的殘酷挑戰與激情碰撞。
《今年二十二》則是以“電競入亞”的歷史性時刻為舞臺,聚焦于中國電子競技國家集訓隊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所做的緊張備戰。22名平均年齡恰好與電影標題相呼應的職業電競選手接到了國家隊的征召令,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僅有6名佼佼者能獲得代表中國電競出征杭州亞運會的寶貴資格。
影片除了呈現選手們在選拔過程中的不懈奮斗、遺憾失落與不甘放棄的每一個瞬間,更深刻挖掘了他們在面對重重挑戰時復雜細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起伏。從最初的緊張不安到后來的堅定自信,從團隊的摩擦磨合到最終的默契配合,每一個細節都被鏡頭細膩捕捉,令人動容。
最終,這6名電競運動員憑借著卓越的實力和堅韌不拔的勇氣為自己贏得了榮譽,更書寫下了一段屬于中國電競的輝煌篇章。
在接觸電競題材電影之前,人們或許會心生疑惑:不管是電競俱樂部還是聯盟,都會通過社交網絡發布賽后幕后的花絮內容,那么,制作一部專門的電競紀錄片電影是否還有必要?
然而,觀影之后便會發現,這兩者所呈現的內容完全不同。
電競紀錄片的獨特魅力在于,它不僅僅聚焦于比賽本身,更將鏡頭深入至參與其中的個體,細致入微地挖掘選手們的個人故事,探索他們內心的恐懼、所作的犧牲以及懷揣的夢想。影片中的主角們,在鏡頭前毫無保留地袒露心聲,講述那些令人振奮、心碎的經歷,以及他們當前所面臨的種種困境。這種深刻的情感挖掘,使得巨大的情感負擔得以直觀展現,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觸動與共鳴。
這就對制作團隊提出了要求,制作團隊不僅要獲得各種拍攝的權限,更需要對電競有深刻地理解,以便精準捕捉訓練室討論、復盤會議等關鍵敏感時刻。人們的情緒往往更為激動,緊張氛圍可能一觸即發,而正是這些瞬間,蘊含著粉絲真正渴望看到的元素——原始的情感流露、未經修飾的反應以及對選手員生活的深入了解。
此外,制作團隊在拍攝過程中必須格外謹慎,確保攝像機的存在不會干擾選手的比賽表現,并且防止他們因意識到鏡頭而開始刻意表演日常生活,從而保持拍攝內容的真實性和自然性。
電競紀錄片的制作團隊采取了怎樣的策略呢?首先是《一競到底》制作團隊,他們耗時三年進行事無巨細的真人跟拍,以“像素”選手作為影片的核心主角,同時側重于展示幾位關鍵人物:像素聚焦于職場挑戰,“77H”選手則著重描繪情感糾葛,而傘兵的故事則圍繞被反超的逆境展開。團隊通過個人命運的起伏串聯起賽季中的重大事件,精心梳理了2500小時的素材和數十位選手的故事線。尤為巧妙的是,他們將游戲規則和專業術語自然地融入情節之中,使得非賽事觀眾也能輕松理解并沉浸其中。
在深圳的首映活動中,77H表示除了洗澡沒拍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拍攝。
而《今年二十二》的制作團隊則是全天候開始,跟隨拍攝選手們長達4至5個月,旨在捕捉選手們最為真實、立體的生活面貌。導演倪萌透露,他們甚至還深入選手們的家鄉,挖掘選手人物性格的更多底色。
正是憑借這些精準的洞察,制作團隊成功捕捉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與選手內心動人的情感波瀾。不僅如此,它深入剖析選手的日常生活、參賽隊伍的內部運作,以及其中蘊含的種種緊張態勢,這些都是觀眾在屏幕前難以窺見的深層次內容,從而深刻挖掘并展現了電競賽事背后豐富的戲劇性。
為了進一步豐富故事層次,賽事的其他參與者——如解說員、戰隊經理、教練等——也被納入故事敘述之中。這種多元視角的引入與觀點的碰撞,使得觀眾難以簡單判斷誰是正確的,因為每位角色都有其獨特的立場與追求:選手們帶著棱角,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戰隊經理則力求隊伍團結一心,共赴榮耀;解說員基于賽場表現分析選手,但卻不知道幕后發生了什么……這些豐富多樣的色彩交織在一起,共同鑄就了電競紀錄片的魅力。
從電影制作名單看到熟悉的人名時,例如《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的制作人、賽事聯盟負責人等熟悉的名字,總覺得有些出戲。但在觀影之后會發現,無論是KPL還是PEL,這次制作電競主題電影都絕非“玩票”性質,而是傾注了專業與熱情的高水準呈現。
2.電競故事講述的新時代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電競紀錄片與體育紀錄片在制作精良度和內容深度上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相較于體育明星,電競選手顯得是如此稚嫩。
初接觸時,這種差異或許會讓人對電競題材電影產生輕視之感,但當影片開始后,你會發現你會被這些故事所吸引,電競紀錄片所傳達的核心精神與體育紀錄片同樣殘酷而深刻。
很典型的一個例子,《一競到底》中的核心主角像素選手,影片前半段詳盡鋪陳了他轉會后所面臨的種種挫折,讓人堅信他將如金子般在影片結尾綻放耀眼光芒。同樣,幾乎可以被譽為該賽事第一選手的“傘兵”,也懷揣著對勝利的渴望,以期通過贏得比賽讓自己成為難以超越的奇跡。而在《今年二十二》中,選手們則是不遺余力地爭取進入王者榮耀亞運版本國家集訓隊,夢想著為國爭光。
影片中設立了足夠的沖突,觀眾期待著反轉、上演選手逆襲的故事。但結果如何呢?《一競到底》中的三個主角,像素、77H、傘兵都沒有拿到2022年夏季賽總決賽冠軍?!督衲甓分校?2名選手,也只能有6名選手站上了亞運會的賽場。
這就是電子競技的獨特魅力與殘酷現實,這里沒有絕對的主角,一切均以實力為評判標準。這也正是電競紀錄片存在的意義,它展現了電競的真實面貌——遠非是一幫人聚在一起打游戲而已,而是充滿了挑戰與奮斗的競技舞臺。
電競題材電影顯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一競到底》累計票房高達53.1萬,在11月的紀錄片內地票房榜上獲得季軍,吸引了16,214名觀眾。而根據王者榮耀官方微博公布的數據,《今年二十二》于11月12日開啟超前點映,截至11月14日,其點映票房已接近70萬,表現同樣亮眼。
這兩部影片,可以說開創了電競故事敘述的新時代,讓觀眾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欣賞選手的個性棱角、情感流露及脆弱一面,通過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和欣賞電競的魅力。它們不僅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賞體驗,更有望吸引一批新觀眾群體,進一步打破大眾對于電競的刻板印象。
對于廣大觀眾而言,我無法判斷電競題材電影是否值得一張電影票,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你選擇踏入電影院觀看一部電競電影,看的過程中,你或許會感覺奇怪,但很快會跟著鏡頭緊張起來,偶爾會笑、會感動。總之,這將是一段不會讓你覺得無聊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