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昊陽
三段式結構之于《憑空而來》的劇情似乎略顯多余,冠以「家人」、「正義」、「大?!沟娜还适聡栏褡裱€性時間向前推進,沒有花哨的打亂剪輯,也沒有復數主角相互碰撞的陰錯陽差因緣際會,只在三幕開頭各插入一段渲染往事的錄像,算是提綱挈領式的內容指引。
這三段家庭錄像暗藏伏筆,但與各幕的副標題無內容上的直接關系,大可以統一命名為「家庭」。
錄像第一段是女主角卡提亞和丈夫努里結婚時的場景,也是全片黛安·克魯格唯一展現美貌的一幕,第二段是婚后一家三口的家庭日常,兒子收到的遙控汽車禮物后來被卡提亞改裝成炸彈的控制器,最后一段是躺在沙灘休息的卡提亞注視父子倆在海濱嬉鬧,與片尾遙相呼應。
電影把卡提亞和嫌犯同歸于盡的場所特意安排在海邊,實際上,這個與往昔交疊,讓她更加痛不欲生的地點可以是游樂園,也可以是漢堡王,選擇風景如畫的希臘景區只是因為行人稀少,免于誤傷他人。導演法提赫·阿金用心良苦,導致主題嚴肅,劇情上卻有過多巧合的本片未免有形式主義之嫌。
但這并不是說,《憑空而來》沉悶僵氣,看得人懨懨欲睡,恰恰相反,電影的劇情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最長的第一幕也只有40分鐘,對爆炸事件沒有正面描寫,但足以完整交代相關人員的態度。
第二幕的法庭審判戲主要發生在同一場景內,在你來我往的唇槍舌劍中道出事件全貌,第三幕時間最短,而獨角戲拍得太悶極易嚇跑觀眾,女主角心念復仇的高密度情緒卻能讓人精神一振,阿金充分利用了觀眾的好奇心,卡提亞在希望和絕望中循環打轉的心情也調諧著觀眾的情緒波段,推延至最后的一場高潮戲突然爆發,在玉石俱焚的轟然巨響中陡然收尾。
精準的節奏把握配合爆點十足的劇情,其跌宕起伏不遜色于相似題材的商業劇情片,黛安·克魯格也憑借這個情緒豐富的角色獲得戛納影后。
單以片中提到的社會議題來看,《憑空而來》應該更符合金熊的口味,但若只看出反新納粹反極右翼或「以暴制暴」的主旨,實在是辜負了阿金的一番苦心。
卡提亞夫婦是一對經過精心設計的組合,妻子是土生土長的德國白人,丈夫是土耳其移民,兩人不是按部就班畢業就業的中產階級上班族,而是通過毒品相識。
努里曾因販毒入獄,出獄后與輟學的卡提亞結為伉儷,生下兒子,看似已經回歸正常生活,但他人無可避免會帶有偏見,甚至不是全不合理。當警方質疑努里的交際圈和工作時,誰又能保證,卡提亞知道全部事實?連她自己都要靠毒品排遣心中的壓抑。
卡提亞在法庭表示努里是「一個很好的人,好父親、一個正直的人」,依各國法律對大麻合法化的態度差異,觀眾心中自有一把度量尺來判斷她的言語,放在國內的環境中,我們只會對此嗤之以鼻。即使在德國本土,辯方律師固然利用此前科贏得官司,這種個人偏見也絕不止限于他一人。
卡提亞的母親對她發怒,「瞧瞧你丈夫把你變成什么樣了?」語氣中積怨已深,是怪罪販毒的女婿害自己女兒輟學?還是憎惡外來移民攪亂社會秩序?與努里父母要將兒子和孫子的骨灰帶回土耳其的態度異曲同工,盡管子女已結合多年,雙方家庭從未認可過彼此,卡提亞一家不過是移民和本土居民之間重重矛盾的縮影。
《憑空而來》中的法庭辯論之所以失敗,是證據不足及卡提亞夫婦有前科使然, 并非法庭故意偏袒新納粹分子,也就是說,即使對面的仇人真如警方所言,是因為幫派斗爭或宗教恩怨,卡提亞也只能走上同樣的復仇之路。
而電影中,她先于所有人一口咬定是新納粹所為,也因為來電放棄了自殺,顯得她好像只對新納粹束手無策,不得不選擇如此慘烈的方式,這當然是電影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方。
《憑空而來》的第二幕全在討論社會和政治問題,第三幕卻又繞回了卡提亞個人的道德危機,殺人就是殺人,這既和被殺者的種族、國籍、履歷、罪行無關,也不能冠以復仇之名就理所當然獲得鼓勵。一個真正不偏不倚的敘述者會把結局拍成另一種樣子,而阿金顯然是偏心的。
他鋪墊了女主意圖自殺的伏筆,嫌犯的父親也早已不與他們來往,于是,當卡提亞與仇人在偏僻的海邊同歸于盡時,事情看上去終于可以一了百了,在這個故事里,仇恨的循環到此為止。
這個結局如此可怖又理想化,以至于我們不知道該不該慶幸,這只是一部電影。
上一篇:賈玲,大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