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劉賢沛 面朝大海,見證通途。11月15日,大型科學工程紀錄片《深中通道 第二季》啟播儀式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島舉行。南都記者了解到,《深中通道 第二季》將于2024年11月16日、17日在CCTV-9紀錄頻道每晚20:00檔,央視頻APP 12:00 開播。
2023年,《深中通道》(第一季)先后在央視九套、央視一套和央視頻等平臺播出,展現了伶仃洋上15000名建設者直面風浪、挑戰人類工程極限的奮斗圖景,實現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豐收。特別在央視九套紀錄頻道2023年度收視率排行中位居第6,全網播放量逾1億次,并斬獲國家廣電總局2023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項目“優秀系列短片”“優秀攝像”兩項大獎,同時該片在2023年獲邀作為第34屆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參展作品,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肯定。
《深中通道 第二季》分為《灣區門戶》《超越極限》《大道暢行》《見證通途》4集,分別從深中通道的建筑設計、戰略意義、技術突破、運營保障、通車時刻等不同維度,全面講述了深中通道從建設中期到建成開通的故事,不僅完整記錄下施工的重要節點,更展現了工程背后的人文情懷以及技術的傳承發展。
如何在第一季的基礎上實現創新,呈現更高質量的影像?啟動儀式上,紀錄片總導演宋璋及創作團隊登場亮相,向大家分享了《深中通道 第二季》在選題選擇和解讀視角等方面的全新突破。據了解,第二季調研、拍攝的建設單位、高校、科研機構多達30家。除了粵港澳大灣區,拍攝團隊的足跡遍及北京、上海、南通、重慶、武漢、青島、福建乃至丹麥的哥本哈根。
“拍片的過程就是上了一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痹撈瑘绦锌倢а莺魏茍艺f道。從270米高的深中大橋主塔,到深入海底40米的沉管隧道;從細至6毫米的主纜鋼絲,到承重16萬噸的縱移臺車;從千錘百煉的海底鑿巖,到全自動化的智能焊接……在感嘆國家建設發展的日新月異的同時,創作團隊也在思索,如何將晦澀難懂的工程技術知識轉化為大眾喜聞樂見、易于理解的視聽作品。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表示,該片具有強烈的導演思維,從繁瑣的、冷澀的工程中提煉出戲劇故事,充滿了緊張感、動作感、戲劇感。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表示,該片最大的成就是用東方特色的敘事方式、美學觀點、結構方式去展現現代世界的工業美學和中國嶺南的文化底蘊,這是對深中通道這一超級工程最大的尊重,也是該片最成功之處。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深中通道的建設過程,再現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作為深中通道的建設者,看到一幕幕熟悉的場景心情十分激動”。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總工辦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陳煥勇表示,于觀眾而言,《深中通道 第二季》兼顧了專業性和科普性,影片對于提升整個基建行業的吸引力有著積極的作用?!盎ㄐ袠I很辛苦,希望紀錄片的播出,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能夠更加關注基建行業,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為祖國的基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深中通道》國際版正在制作中,即將面向海外發行,持續為講好中山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拓展國際傳播渠道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