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里說,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如果說一代又一代的香港巨星是港片里的面子,那么里子必然有這么一群人——龍虎武師。
當今市場,紀錄電影常?!捌狈恳蝗沼巍?,所幸《龍虎武師》已經在愛奇藝上線,找不到排片的港片迷們不至于迷途。如果你愛過香港電影,這部紀錄片一定要看看——不光熱血沸騰,有情有料,還妙趣橫生。
豆瓣評分8.3,看看這扎實的采訪名單就知道有料
末路里殺出一片天
“龍虎武師”,指的是港片里的武術指導、特技人、危險動作替身——香港的龍虎武師,大都來自戲班。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戲劇名伶因戰禍從內地避走香港,于占元師傅就是其中一位。到了香港,于師傅繼續演京劇、收徒弟——可是南國到底沒有多少人聽京戲,跟著于師傅學戲的也都是一批窮徒弟,細小的身軀每天倒立拿大頂,一拿一個小時,可是仍然誰也不知道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到最后連師傅都被逼接受現實——唱戲沒有出路,出路只有電影。
香港油麻地的北海街,這里后來成了龍虎武師的始發站——每天十數輛巴士停在這里,將一車又一車的武師送往清水灣邵氏電影片場。
邵氏片場
于師傅帶出來的元家班弟子也混跡在從北海街到邵氏的旅途中:元龍(洪金寶)、元樓(成龍)、元慶(袁和平)、元祥(袁祥仁)、元彪、元奎、元華……還有女弟子元秋。
元家班
說到元華和元秋,更廣為人知的是他們人到中年后在周星馳電影《功夫》里演的包租公包租婆,可誰又能想到,包租公年輕的時候是個“筋斗王”,連翻十幾個筋斗不帶喘氣的;包租婆每天要演三個替身,人賜外號“影后”——只拍她后背。
元華不僅是包租公也是筋斗王
年輕時的包租婆元秋
“影后,影我后面嘛!”
那是龍虎武師的好年代,撈完武行撈替身,天天有工開,在平均月收入百元的年代,龍虎武師們的收入高達兩三千,一個月買車一年買樓。
導演、武術指導程小東
唯獨元龍洪金寶略慘一點,因為胖,他做替身的機會不多,要等沈殿霞開工才有得撈。
霍元甲、火云邪神梁小龍
這個月買新車,下個月開黑車
《東邪西毒》的武術指導董瑋說:龍虎武師,其實是“動作演員”,因為不光要會做動作,還得要演戲。
董瑋
龍虎武師不怕受傷,怕的是對著鏡頭不知講什么——好的武師必須一心多用——走位要準,得曉得鏡頭在哪里,走錯了悄悄走回來;時間要準,見招拆招不能讓主角等;要是演受傷,還得及時把藏起來的血包刺破,當真不簡單。
《一代宗師》里說:功夫,就是一橫一豎。主角要豎著,武師就得橫下。
眾所周知李小龍上陣必有數聲“阿打”,其實也是在給過招的武師發信號,踩著點,過招拆招,對打的雙方就像在共舞,你進一步,我退一步,從肢體交纏,到一橫一豎。
與李小龍合作過的武師陳會毅說,李小龍是很關心武師的,“我們可是被他打的人吶”。時隔多年,他依然深情追憶李小龍生吞牛肉混雞蛋的場面,“很有power的”。
李小龍
1973年,正在拍攝《死亡游戲》的李小龍猝然逝世。收到消息的龍虎武師們根本不信,以為只不過是電影公司的宣傳策略。巨星之死,猶如鯨吞,足以令龍虎武師這一行沉寂多年——其后的幾年,功夫片產量銳減,沒工開的武師們改行開黑車、給酒店搬運清潔布草,甚至不得不靠賣血艱難度日。
四大班江湖混戰
直到劉師傅和洪師傅現身江湖,功夫片才又復蘇。
劉師傅劉家良,出身洪拳武術世家。徐克說,別人的動作戲一般會把速度調快,讓人感覺很炫酷,唯獨劉家良要調慢,不然動作快得你看都來不及看。
劉家良
劉師傅做武術指導,喜歡真刀真槍,動不動就一下子給六七十招,打錯一步那可真要挨刀。但就是這樣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才好看。
洪師傅洪金寶,妙在變化多端,絕對是個靈活的胖子,雖然不像洪師傅一樣追求真刀真槍,但洪師傅要求之高也是出了名的——武師一聽是洪師傅要人,都搖搖手說沒空,實在是怕了他。
洪金寶
一般武師不肯做,只有同班師弟硬上——包租公元華一連幾個筋斗后空翻砸在玻璃茶幾上——沒錯,就是港劇中常見的脆腦殼見閻王必備道具玻璃茶幾,不論男主角還是女主角常常因此誤殺情人。包租公即便身手了得,這么一摔也當場昏迷。
還有一位師弟元武,是洪師傅出了名的敢死隊。《省港旗兵》里一場戲,從三四樓直接掉下來摔到溜冰場冷硬的冰面上,堪稱誰做誰死。但是因為片子是洪家班投資的,元武為師哥那是真的賣命——跳下來,背著地,又是一個當場昏迷。
元武
鬼腳七熊欣欣說,后來看到洪金寶就想跟他說:大哥,眼睛不要往上看,一往上就是想看哪里高就往下面跳。
熊欣欣
再就業的機會得來不易,兄弟們都特別講義氣。比如“高手中的高手”錢嘉樂,什么動作難就讓他做什么動作——從半山跳到行駛的卡車上,從七層樓高直接往下跳,從三樓穿過遮陽棚直接掉到車轱轆底下……錢嘉樂說,沒受過傷的時候什么動作都敢做。但是做龍虎武師,哪有不受傷的?
哪里有難題哪里就有他的錢嘉樂
還有林正英,那么有名的僵尸道長,隨便往臉上貼個一字眉都能有百萬片酬入賬的明星,為了兄弟義氣,也上陣演那個“橫”過來的配角。
在那個沒什么綠幕CG的年代,龍虎武師能拿出去和別人拼的,就只有自己的命。
不過,他們并不只靠發達的四肢——動作設計是個腦力活——常常導演只會給動作指導一句話:這里給我加2分鐘動作戲。怎么拍,拍什么,就看動作導演的了?!澳闷鹗裁炊寄艽颉?,硬到竹竿,軟到毛巾,許多經典動作戲,靠的還是創意。就像徐克說袁和平:“他的動作里很多是浪漫的,你會記住那些打斗的造型。”
徐克
其實袁和平自己想不到主意的時候著急起來會撞墻,一邊撞一邊嘆:“哎呀哎呀我死啦?!?/p>
天下第一武術指導袁和平
那個年代流行“午夜場”,主創和觀眾一起坐在電影院里看首映,一切反應都很直接——覺得好看就歡呼鼓掌,覺得不好就破口大罵——因為知道主創也在場,還會故意罵得很大聲確保你聽到。
一時間,四大班都暗暗較著勁——劉家良的劉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洪金寶的洪家班,成龍的成家班,據說是只要有五成的把握就會去嘗試危險動作,每天都像在打仗。觀眾只看到電影里成功的、幸存的龍虎武師,卻看不到場外重傷的、殘疾的、癱瘓的甚至犧牲的。
有人用腦子活著,有人拿命搏
唔得都要得。一場戲拍完,導演第一聲喊咔,第二聲就要喊救人。
但最傷人的還不是身體的傷。許多龍虎武師,到了四五十,就開始捉襟見肘。昔日的無名英雄散落在江湖,有的開出租,有的做小販,還有的做賊——而他們中的很多人,曾是學戲出身。云泥之別,最是傷人。
如同曾志偉所言,龍虎武師就像足球運動員,只有一條出路,就是做足球教練。但是龍虎武師能升級到武術指導的能有幾個?活成了面子的幾只手數得完,更多的里子,被時間侵蝕得褪了色,粉化在風塵里。
龍虎武師的暮年
風光時,一個月買車一年買樓,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肌肉又都有經濟頭腦,笙歌聚賭也是通病。到了衰落時,便失散在人群里?!坝媚X子可以做得久一點”,此話當然,只是,這世界總是有人用腦子活著,有人拿命搏。世事如此,有煙花絢爛,有零落成泥碾作塵,比你紫我紅更堪回味。
香港第一代龍虎武師花仔源,今年已經整100歲
再后來,港片衰落,龍虎武師也斷了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致力于最強大腦,動作演員成了極少數人才會作的自發選擇。
嘉禾不再
《龍虎武師》的前一個小時是懷古,熱血,趣致,分分鐘回到港片全盛時代。而后半小時看起來似乎相對枯燥,其實倒讓人敬佩導演魏君子的心意——2015年,香港動作演員工會創辦了青年訓練班,斷了的層,正在用新的方法續上:安全第一的理念,??频挠柧毞椒?,許多青年一代是專業運動員出身,從南國蔓延到大江南北……
《龍虎武師》導演魏君子和香港動作演員工會會長錢嘉樂
“我讀書沒問題”的白領,辭了職當特技演員,“感覺自己這才找到了人生的原點”;白天做地產經紀,有工開就開的宅男武師,打幾份工,“夠養活自己,但是好像沒辦法交女朋友”……當這一行不再像以前那樣輝煌,仍然愿意入行的,除了真愛,還能是什么呢?
所謂龍虎精神,敢拼敢搏命是一種,知道自己在世間的合適位置,未嘗不是另一種。到這時,是面子還是里子,似乎又沒有那么重要了。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