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結束,2023“五一檔”(4.29-5.3)也塵埃落定。據貓眼專業版數據,今年五一檔5天一共收入15.19億票房,僅次于2021年的16.73億與2019年的15.27億,位列中國影史“五一檔”票房第三位。
今年五一檔檔期影史第三的排名和15億+的票房數字,似乎露出了市場復蘇的信號,但整體表現還是和業內預期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對比熱火朝天的旅游消費,影院的“冷”還是相當明顯。
畢竟,坐擁五天假期(只比春節、國慶少兩天,比2019年同檔還多一天假)、沒有疫情搗亂、新片數量多(總共有17部)三大利好因素,2023五一檔卻沒能真正帶熱影院,也沒能跑出一部爆款強片。
跟近年同期相比,只有4天假的2019年五一檔,票房仍突破了15億。2021年同期受疫情散發影響,票房也超過了16億大關。今年五一檔在恢復正常的外部環境下,票房卻只有15億出頭,沒有明顯增長,反而小幅縮水。
觀影人次方面,今年五一檔吸引了3760.9萬觀眾進場,較2021同期的4426.2萬人次下滑了15.03%,跟只有4天的2019同檔基本持平(3509.3萬人次)。
對比票價,今年五一檔的平均票價從2021年的37.8元,上浮到40.4元。來看電影的觀眾少了,票價漲了,票房總量卻沒能繼續突破,更直觀反映出今年五一檔的熱度下降。
再看今年五一旅游人擠人、車票門票都售罄、堵到珠穆朗瑪峰的火爆架勢,可能會給人一種“旅游擠壓了影院觀影,搶了電影人生意”的直觀感覺。但,這真的是主要原因嗎?
復盤一下今年五一檔就會發現,把鍋甩到旅游業上還是有些牽強,電影行業的內部問題(從結構到單片)才是核心。新片質量普遍一般,內容題材也顯得乏味,沒有現象級的“話題電影”、“好電影”吸引大眾買票進場,才是五一假期到處都人多,影院卻“人氣不夠”的最大痛點。
新片數量多但質量平庸
口碑、熱度均未破圈
今年五一檔七部值得關注的真人劇情新片里,只有一部豆瓣評分過7(《長沙夜生活》目前豆瓣跌至7.1),其他都屬于不及格爛片或剛過及格線的“普通能看”水平,還有一部壓著沒出分(主旋律救援片《驚天救援》)。七部新片總體平庸,未出現像近幾年春節檔《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2》,2021五一檔《懸崖之上》一樣的口碑破圈作。
類型題材上,今年五一檔新片雖有喜劇、愛情、主旋律等多類別,頂流偶像加盟也在映前匯集了一波粉絲熱度,但到了正式上映階段,票房排名前二、占據了六成檔期票房的喜劇《人生路不熟》和主旋律空軍試飛題材片《長空之王》,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大片,難以發揮頭部效應帶動觀影?!爸豢匆徊俊眔r“一部都懶得看”,再度成為不少觀眾五一檔的默認選擇。
中小片則品質和宣傳等因素激不起水花、票房慘淡。五一檔票房和討論聲量的整體性縮水同時,二八效應依舊。
喜劇逆襲頂流主旋律,青春愛情繼續賺
香港導演失手,老片碾壓中下部新片
今年五一檔的單片表現也基本符合映前的分析預測,預售前三的影片:主旋律題材片《長空之王》(4.66億)、喜劇《人生路不熟》(5.13億)、青春愛情片《這么多年》(1.73億)繼續穩坐檔期票房前三,只是次序上喜劇《人生路不熟》反超《長空之王》拔得頭籌。
老片《灌籃高手》(1.48億)也力壓掉隊的新片們排名第四,所謂“逆襲”、“撲街”和“穩定發揮”都在預料之中。
預售階段和五一檔前兩天,由頂流王一博主演的主旋律空軍試飛題材片《長空之王》一直領跑票房。與此同時,喬杉、范丞丞、馬麗、張婧儀等明星主演的合家歡喜劇《人生路不熟》憑借著大眾喜聞樂見的類型和演員優勢,獲得了更高的觀眾上座率,逐步縮小票房差距。
在5月1日當天,它的單日票房和排片占比正式反超《長空之王》,并一直保持第一,最終拿下檔期票房冠軍位。
“頂流”王一博主演的《長空之王》前期得益于粉絲的強力支持,票房起勢占優,首波網絡評價看著比較正向,正式上映后,大眾口碑相對一般。
影片劇情雖說通俗流暢但難逃套路的窠臼,王一博的表演和空中特效場面水準基本在線卻少有驚喜亮點,主旋律題材慣有的強煽情、揚國威橋段繼續高昂,理解是能夠理解,但看著難免疲勞。如此“中規中矩、四平八穩”,也難怪粉絲前期沖完票房后缺少持續的大眾吸引力。
喜劇《人生路不熟》與有原著小說IP加持的愛情片《這么多年》,前一個在觀眾的笑聲中實現票房反超,后一個在情侶受眾群里悶聲賺錢,說明了喜劇和愛情還是大眾觀影的剛需,就算質量平平,碰上了空間較大的檔期,仍然有相對穩定的撿漏機會。
但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質量一般(《人生路不熟》豆瓣6.6,《這么多年》豆瓣6.5),它們的檔期票房也只能達到1-5億的檔位。哪怕抓住了部分下沉市場,也難以形成廣泛的口碑和人氣傳播,無法成為真正意義的“逆襲黑馬”。
兩部由香港導演執導、內地明星主演的主旋律新片《驚天救援》《檢察風云》票房口碑雙撲街,說明了一些早就存在的創作問題。
影視界陸港合作模式已經流行了好多年,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賢的《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以及內地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系列都是成功案例。但在這兩部中,港式節奏+主旋律題材卻變成既堆砌亂來又非常套路的四不像快餐,雙雙撲街。
由《無間道》導演麥兆輝執導,黃景瑜、白百何等明星主演的公訴罪案片《檢察風云》收4700萬+檔期票房排名第五,目前豆瓣評分低至5.2,在六部已出豆瓣評分的真人劇情片里墊底。
作為一部主打懸念和緊張氛圍的罪案調查片,影片敘事無重點、案件沒細節、某些演員的面癱表演同劇情的所謂“反轉”一樣可笑,罪案查著查著竟然和盜墓扯上了關系,視聽質感也和劣質網大差不多。
由彭順執導,王千源、杜江主演的消防員題材災難動作片《驚天救援》和2019年上映的《烈火英雄》題材、卡司重復,劇情本身也是從頭到腳都了無新意,濫用爆炸大場面,被網友吐槽像“大型安全教育宣傳片”,五一檔僅收2000萬+票房。
諷刺的是,影片激起的最大水花竟然是片方在校園路演時強制刪除學生差評的負面輿情(片方后來辟謠此事為捏造,但負面影響已經造成),或許也是創作上不尊重觀眾的一種反噬。
奇幻愛情片《倒數說愛你》(1500萬+)與都市生活題材片《長沙夜生活》(1000萬+)在七部真人劇情新片里票房墊底。
《倒數說愛你》從主演到影片本身都丑聞纏身。主演陳飛宇映前的私生活緋聞和片方無版權翻拍涉嫌抄襲的指控,讓片子的票房撲街都在意料之中。
網友銳評“沒必要”
豆瓣過了7分卻小作文哀嘆排片太少的《長沙夜生活》,其實“死”得也不算太冤。
首先是市場定位和宣發有大問題,片名到預告看著都像明星串場的長沙旅游宣傳片,有星光但沒啥具體看點。映前片方也沒有展開有記憶點和傳播力的線上線下宣傳,在一眾新片中存在感極低。雖有卡司優勢,但完全沒發揮出來,導致開局不利。
再者,影片自身的質量也沒有特別突出,評價分化明顯,不是大眾都能買賬的口碑強片。一些喜歡觀眾認為有些段落和某個人物線很出彩,拍出了長沙的煙火氣以及人與城市的羈絆。但也有部分觀眾調侃此片為“長沙版《從你的世界路過》”,批評故事矯情虛假、人物立不住、情節段子化。
網友的好評與差評
口碑爭議表明影片在質量上還是缺乏硬實力,加上片方自身的宣發失誤,也別埋怨影院和觀眾不識貨。
真要論青春、論酣暢、論感人,選擇口碑更好的老片《灌籃高手》和《鈴芽之旅》不是更香嗎?
整體來看,坐擁好時機(有高漲的娛樂放松需求,沒疫情打擾)的五一檔沒能好好發揮,不該簡單“怪罪”到“被旅游搶了生意”,更核心的,還是行業本身的老問題。畢竟只靠粉絲、套路、“賣慘”或檔期利好,都不是拉動大眾觀影、帶火影院的根本所在,提升質量、豐富供給,才是長久之道啊。
(文/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