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 (哈麥/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了宮崎駿豆瓣評分最低的一部電影,同時也是他的作品在中國票房最高的一部,清明檔四天票房5億元,最終可能奔8億元,和新海誠的《鈴芽之旅》爭第一。
對于票房,很難比較,時代不同,影市環境不同,宮崎駿的其它電影,都是先通過互聯網進入中國,培養了大量的影迷。2018年后,《龍貓》《千與千尋》《崖上的波妞》《天空之城》《紅豬》才陸續通過復映的方式引進影院。其中,票房最好的《千與千尋》賣了4.88億元。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很可能是宮崎駿的最后一部電影,也是他第一部真正作為新片登上中國大銀幕的電影。
對于中國觀眾,宮崎駿這個名字是很有吸引力的,他的動畫電影,代表著奇幻、浪漫、溫情、治愈、童心,還深刻,有意義,可以獲得獨此一份的珍貴體驗。
不過,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抱著以上期待去看電影的觀眾有些就失望了,這看起來既是熟悉的宮崎駿,又是陌生的宮崎駿,看的過程中,似乎懂了,又似乎不懂。
帶給觀眾諸多疑問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到底是一部什么樣的電影?
轉向
宮崎駿的創作可以分為兩個時期,《起風了》之前和《起風了》之后。
《起風了》之前,他一直認為動畫應該是為孩子們制作的,所以不管電影內里有何種深刻的表達,表面上都會做得通俗,有趣,充滿幻想。
而《起風了》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個決心隱退的老者,在感覺時間不多了,隨時可能面對死亡的心態下,又極限操作出來的兩部作品。
他自己排解掉了“會不會完全沒有人來看?”和“孩子們大概會覺得一頭霧水吧?”這種擔憂,也放棄了所謂的創作規律,走向了自我。
所以,之前的作品,觀眾都會感覺宮崎駿和大家是一伙兒的,能輕松進入他的幻想世界。而《起風了》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更真實,更私人,更隨意,并且開始有老年氣息,也就因此和觀眾產生了距離感。
尤其是自傳性質更明顯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有人看到了被電影這個“邪魔”緊緊抓住脖梗子,想逃離根本做不到的宮崎駿的一生,非常感動,而有人看完滿臉問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和宮崎駿的很多電影一樣,還是以孩子作為主人公。觀眾和往常一樣,自然代入的是孩子的視角。
可實際上,這部電影是從一個老人的視角來拍的,這是一個一生都留在童年的老人的自傳,是他對過往種種的追憶,是和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的道別,是跟自己的和解,是給后輩們的囑咐,也是他對世界,對人生的理解。
道別
從幕后紀錄片中知道,《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里很多角色都是有原型的,真人就是宮崎駿自己,九子和火美是他的母親,鷺男是跟他合作多年的制片人鈴木敏夫,舅公是已逝世的導演高畑勛,霧子是已逝世的吉卜力色彩設計師保田道世。
故事以戰爭背景下母親的去世展開。
殘酷的戰爭和臥病在床的母親,是宮崎駿童年的兩大陰影,奠定了他一生的底色。
宮崎駿出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后,東京遭遇大轟炸,宮崎駿一家在戰火中數次搬家,躲到了鄉下。這也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故事背景。
宮崎駿的母親,在他六歲那年就開始受肺結核的折磨,在病床上躺了九年,病重的時候連自己翻身都沒法做到。
而他的母親又是外剛內柔的性格,不善于表達情感?!暗蹲幼於垢模睦锵雽δ愫?,嘴上的話卻十分嚴厲。”這讓童年時期的宮崎駿不僅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獲得母親的擁抱、寵愛,還要活在失去母親的恐懼中。
宮崎駿回憶過小時候,有一次他哭著想要母親抱他,母親含淚拒絕了。他那時候更多的是不解,內心生出負面的情緒,從此不再向母親撒嬌,甚至經常會想:“為什么要生我?”
《天空之城》里外表嚴厲內心善良的海盜婆婆,《龍貓》里時??人缘膵寢?,《哈爾的移動城堡》里堅強、善良的蘇菲,《崖上的波妞》里從輪椅上奇跡般站起來擁抱了宗介的辰婆婆,《起風了》里患肺結核去世的里見菜穗子,都有宮崎駿母親的影子。
1983年,宮崎駿母親去世。那時一心拼事業的他正在忙著創作劇場版動畫《風之谷》,沒見上母親最后一面。
對母親復雜的感情,一直是宮崎駿心中難解的疙瘩。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里,真人在現實世界里無法接受母親的去世,整個人陷入黑暗之中,被痛苦包圍。
來到異世界,母親化作漂亮、勇敢、充滿能量的少女“火美”,真人和她跨越時空相遇,一起冒險。在現實世界中,久子因大火而身亡,在異世界,她不再怕火,還能操縱火。最后分離時,母親對他說,“我知道接下來我要面對什么,但為了你,我生命中發生過的最好的事情,我愿意接受一切,即便是注定悲傷的結局?!?/p>
宮崎駿通過和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母親的相遇、對話、相擁,完成了對自己的安撫,也完成了和母親的告別。
以高畑勛為原型的舅公期望用無污染的積木創造出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他想讓真人當他的繼承人,但真人拒絕了,最終選擇回到屬于自己的現實世界。
高畑勛是宮崎駿的伯樂,他比宮崎駿年長五歲,在東映當導演做第一部動畫電影《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時就提拔了還是新人的宮崎駿擔任背景設計及原畫師。
和高畑勛相遇之前,宮崎駿就像真人一樣,籠罩在陰影之下。宮崎駿說,他那時候內向,總是猶豫不決,在意別人的眼光,陷入強烈的憂郁之中,在車站站臺上往哪邊走,有時都會分不清,還好遇到了Paku桑(高畑勛)?!备弋x是把所有東西都教給我的人?!?/p>
宮崎駿一開始對高畑勛非常著迷、尊敬,甚至會模仿高畑桑的筆跡。
但是在幾部作品的合作過程中,兩人逐漸產生了分歧。
高畑勛喜歡的是寫實和客觀視角,在他看來,電影里加入太多的幻想元素,離現實社會也就越來越遠了。而宮崎駿擅長的是天馬行空的幻想和強烈的情感代入。
工作中一些想法不被認可讓敏感的宮崎駿很難受,甚至心生怨恨,他開始獨立執導電影,施展自己的才華,憑《風之谷》逐漸走紅。
《風之谷》出來后,沒想到被鈴木敏夫說服做制片人的高畑勛只打了30分,氣得宮崎駿把刊載高畑勛評論的雜志撕了。
兩人的分歧還體現在對待創作的態度上。高畑勛是一個一點都不愿意妥協、迎合,且有嚴重拖延癥的人,而宮崎駿行動力強,足夠努力,還有一定的市場意識。
宮崎駿曾說,很少有人能達到高畑的境界,在動畫里投入那么深的對感情和人性的思考,但是他制作一部動畫長片的過程是徹底的災難,沒有一個制作公司能承擔起那么高昂的代價。
從《螢火蟲之墓》到《輝耀姬物語》,高畑勛在吉卜力的作品沒有不延期和超支的。獲得很高評價的《輝耀姬物語》耗了八年才做完,花了50億日元。在后期,高畑勛甚至都有不想再繼續做下去的想法。
在接受記者采訪被問《輝耀姬物語》進展時,高畑勛的態度是,“如果遲了就遲了吧,在我看就這樣,完全不介意呢。即使這部作品不能完成,也完全不介意,又不是沒有前科,《螢火蟲之墓》那會就是?!?/p>
宮崎駿對高畑勛這位導師、伙伴、對手的感情是很復雜的,這里面有崇敬,有感恩,有嫉妒,有批判,有競爭,有懷念。為了定義高畑勛在他心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應該怎樣出現在電影里,他花了很長的時間。
宮崎駿說他經常夢到高畑勛,有時候感覺他就在身邊?!坝泻脦状?,像做夢一樣附身上來,有種分不清是夢境,是幻覺,還是現實的感覺。”在高畑勛去世一年后,電影全部分鏡完成。宮崎駿如釋負重地說:“終于把paku桑安葬在了分鏡之中。”
從創作的角度看,高畑勛就像那個舅公,想維持他自己搭建的搖搖欲墜的理想世界。而真人,這個自認為帶有“惡意”的少年,不想做他的繼承者。
引導真人進入異世界的鷺男,就是負責吉普力運轉的制片人鈴木敏夫,他有智慧,有手段,懂市場,能在宮崎駿和高畑勛兩位個性突出的創作者之間搞平衡,能給他們的項目找來投資,會用營銷手段賣電影,是讓宮崎駿的想法變成現實的那個人。
跟只專注于創作的宮崎駿比,操盤者鈴木敏夫的確像一只狡猾的蒼鷺?!豆C動隊》導演押井守曾說,如果吉卜力是克里姆林宮,那宮崎駿是黨魁,鈴木敏夫是克格勃頭目。
高畑勛、宮崎駿、鈴木敏夫,這三個靈魂人物一起,創建了吉卜力這座高塔,而隨著高畑勛的去世,宮崎駿、鈴木敏夫的老去,這座塔終走向坍塌。
告誡
當然,這些宮老爺爺的對內敘舊、告別對大眾來說都太私人了,很難感受到。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還是要講述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以戰爭為核心,承接了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去,幼小、敏感、脆弱的宮崎駿深受戰亂之苦,而他的叔叔和父親,做的是對接軍方的戰斗機零件生意,發著戰爭財。戰爭帶來的創傷、愧疚以及負罪感把他永遠留在了那個年代,所以反戰成了他電影中恒久的一大主題。
《天空之城》通過寓言故事,警示軍國主義、資源掠奪、科技霸權帶來的惡果。
《紅豬》圍繞一個不為國家不為戰爭而飛的豬,來探討了戰爭、人性、自由。
《起風了》讓觀眾從一個被動卷入戰爭的飛機設計師身上,看到軍國主義和罪惡的戰爭讓一切都成為被詛咒的夢想。
宮崎駿說過一件事,1945年,他四歲半時遭遇了一次空襲,叔叔冒險開來一輛小卡車,在載全家人逃離時,鄰居的婦女抱著小孩請求帶她走,在卡車已開動的情況下,留下了她們在哀號。這在幼小的宮崎駿心里留下了極大的陰影,那段記憶長久以來煎熬著他。
《起風了》中,男主角在關東大地震后,冒生命危險救下了一對母女。
宮崎駿通過作品,在不斷反思戰爭,嘗試贖罪。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同樣是一部反戰電影。
現實世界里,因為戰火,真人失去了母親。異世界,愛與和平的理想國也不存在。
在這個世界里,角色身上都有隱喻。鸚鵡就像崇尚武力,到處搞侵略的軍國主義,他們想把異世界打造成自己統治下的帝國。捕食哇啦哇啦的鵜鶘就像戰爭中的軍人,他們被洗腦“海里沒有足夠的魚養活我們”,就要通過侵略,屠殺去獲得生存。而被捕食的哇啦哇啦,就像戰爭中死去的無辜的人們。
創作《起風了》的時候,感嘆自己時間不多了的宮崎駿就有一種急切。他說:“現在不是創作一個陽光的女孩子,前往幻想世界的這種故事的時候,現實世界是很可怕的,這樣沒法解決任何問題?!?/p>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同樣急切地在直描戰爭。這位被戰爭影響了一生的老人似乎已經意識到世界的四分五裂,他在提醒人們,以邪念建立的世界終要崩塌。
同時,他也在用自己實踐并受用了一生的信念告誡后輩,當面對內心的困境,當面對外界的善惡失控,該如何拿出勇氣,做出對的選擇,活下去。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個片名取自一本書,這是電影里真人母親留給他的書,也是現實里宮崎駿母親給他的書。宮崎駿說,這本書想傳達給讀者的信念是,“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反過來,我想那也是一種只能如此的絕望?!?/p>
對于這個世界,作為理想主義者的宮崎駿是悲觀的,作為現實主義者的宮崎駿,又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