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皆電]特斯拉Model 3即將國產,馬斯克的粉絲們蠢蠢欲動,特斯拉的黑子們幸災樂禍,而真正想買車的路人們猶豫不決。
上周,為了一探國產特斯拉的量產進度,咱們皆電前往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實地探訪,發現工廠建設大大超乎咱們的預期——奠基不到半年,這個占地1300畝的巨型工廠主體建筑已經進入封頂階段。
這個速度有多快?讓我們回顧一下時間線:
2018年7月,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簽訂合約——10月17日,拿下臨港的工業用地——12月17日,工地接通臨時用電——12月底,拿到第一張施工許可證——2019年1月7日,工廠正式開工——2019年6月,第一期項目的總裝車間進入收尾環節。
特斯拉的中國速度,足以令全球汽車工廠驚嘆。
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工廠進度雖快,但是國產售價卻不盡如人意。
——————————
5月30日,特斯拉玩了一波『國產Model 3價格競猜』的線上活動,引得消費者們翹首以盼,也讓自主廠商們提心吊膽,然而,特斯拉在第二天公布起售價——不是23.8萬也不是28.3萬,而是32.8萬。
特斯拉一盆潑向消費者的冷水,讓自主廠商們笑開了花。
國產Model3起售32.8萬(標準續航升級版),如果選裝『基礎版Autopilot』需要再加2.78萬元,而『完整版Autopilot』則需要再加5.6萬元;另一邊,進口版本的Model 3雖然起售價高達37.7萬,但是標配『基礎版Autopilot』。
這樣算下來,帶『基礎版Autopilot』的國產Model 3(35.58萬)也就比進口Model3(37.7萬)便宜2萬元左右。
這樣的差價足以說服國內消費者買單嗎?我看懸。
為什么國產了還是這么貴?
國產仍壓不下售價,大概率是因為特斯拉不免關稅且不能享受補貼。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屬于外企獨資,由特斯拉100%持股建立,不出意外的話,仍需繳納15%(目前)的關稅。同時,海外獨資的身份也讓特斯拉基本不可能享受政策補貼。兩個條件約束,讓Model 3并沒有多大的壓價空間。
國產后省下來的2萬左右差價,主要在于國產化后部分供應商的成本下降、人工成本的下降以及整車跨洋海運的成本下降。顯然,還遠遠不夠。
問題來了:國產Model 3值得買嗎?
一來,消費者們最期待的國產售價依舊居高不下;二來,雖然工廠進度驚人,但是設備調試、供應商磨合還需要時間,國產Model 3從預訂到交付還需要6-10個月的周期。
這樣看來,國產Model3的競爭力并沒有發揮出來,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也沒有預想中那么大。
——————————
就在國產Model 3售價公布后不久,國內的新勢力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率先對國產Model 3發難的,是小鵬汽車的CEO何小鵬,他第一時間在微博上表示:
——相較現在的國產車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和電池效能的優勢已經沒有了;
——特斯拉的交付時間也需要等到2020年Q2才行,等小鵬P7出來肯定碾壓;
在Diss特斯拉的同時,還不忘給自家新車P7打個廣告:
——剛剛看到Model3的NEDC是460(公里),這個和小鵬P7數字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將順序調整了下,我們努力目標NEDC是640(公里)(后官方海報修正為620公里)。
這一來一回的連番diss雖有公關營銷嫌疑,不過話糙理不糙。
Model 3誕生的這三年,正是國產新能源野蠻生長的三年,同時也是傳統車企紛紛轉身的三年。新勢力們起起伏伏,大浪淘沙,最終留下了一批真正做技術、做產品的企業。小鵬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要想知道何小鵬哪里來的底氣說這番話,首先得了解小鵬P7這款新車型:
——3米軸距的電動轎跑。小鵬P7定位于中大型轎跑,擁有3米的軸距、4.9米的車長,借助流暢的造型設計達到了極低的風阻系數,漂亮且性感,更何況它還夠大。
——雙電機四驅,零百4秒,續航620km+。造型契合年輕人的調性,動力也沒有令人失望。雙電機四驅的動力結構,P7在4秒之內就能破百,同時還會擁有620公里以上的綜合續航。
——更強的智能化體驗。敢和Model 3叫板,P7的智能化體驗功不可沒,它包括XPILOT 3.0自動駕駛、高通與英偉達計算單元、整車OTA升級等能力,此外還有5G互聯、人車感知等功能。
——更本地化的自動駕駛。比起Model 3,P7的自動駕駛有專門針對中國道路環境的研發,重點在于視覺識別與感知融合能力,譬如說能識別中國復雜的紅綠燈并實現自動泊車,并且可通過運動控制加強用戶的行駛安全。
此外,在量產進度上,何小鵬表示今年9月底將在肇慶新工廠完成所有的建設、設備的入場,然后就可以調試設備、準備出車,預計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開啟交付。這個節奏基本與Model 3相同。
根據何小鵬的言論,小鵬P7在價格方面必然會勝過Model 3,如果最終售價能定在25~35萬之間,那絕對是Model 3的巨大威脅,甚至是Model S的威脅。
——————————
新勢力的另一位代表,蔚來也在上海車展發布了中型純電轎車ETPreview(目前為預覽版車型,正式版將在年底的NIO Day上發布)。
雖然蔚來還尚未公布ET的詳細信息,但我們不妨猜測一下。截止目前,ES8以及ES6都在使用自產自研的電驅系統,包括240kW電驅系統(就是ES8用的那個大電機)以及160kW電驅系統(就是ES6的前軸永磁小電機)。
作為一款運動轎車,ET性能一定弱不了,它大概率會使用類似于ES6的前永磁后異步的電機布局,綜合續航很可能提升至600km以上,如此一來,也將威脅到Model 3的生存空間。
當然,這兩款『趕超Model 3、直逼Model S』的自主轎車都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量產,上市與交付最快也得是2020年。
不過,就算沒它倆,目前自主純電產品中也有與國產Model 3同價位車型,譬如說蔚來ES6。
——————————
對于Model 3的國產,蔚來也曾作出回應:ES6和國產Model 3從定價來看,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從產品力來看,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ES6在尺寸空間、豪華感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在性能、續航上和國產Model 3不相上下。此外,我們相信會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本地化運營能力。
確實,雖然ES6與Model 3并非同類車型,但它們的價格區間高度重合,對于尤其注重空間的國內消費者來說,同價位的SUV很可能比轎車更有吸引力,況且,蔚來的服務和身份標簽對比特斯拉更是有過之無不及。
除了更大的空間、更本地化的服務,ES6的產品硬實力也不容忽視:零百加速4.7秒,綜合續航510km,外加NIO Pilot駕駛輔助,基準版售價僅35.8萬起(補貼前)。目前ES6已經下線,預計這個月就可以開啟交付,進度比國產Model 3落地更快。
——————————
除了小鵬和蔚來,車和家CEO李想也在特斯拉公布售價后回應道:國產Model 3定價32.8萬,一個很吉利的數字。
這句話值得玩味,潛臺詞包括(1)這樣的售價對國內新能源產品并不構成威脅,躲過一劫、很開心;(2)車和家自己的理想ONE也是同樣的售價,與國產Model 3并駕(價)齊驅。
作為一款純電SUV,理想ONE采用另辟蹊徑的增程式驅動結構,這使其綜合續航成績超過了800公里。
理想ONE的電池容量為40.5kWh,純電續航180km;動力上采用前后雙電機四驅布局,綜合最大輸出功率 240kW,最大輸出扭矩 53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5秒。
從續航和性能上來說,理想ONE也是國產Model 3需要解決的競爭對手。
——————————
而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的成功代表,無疑要屬比亞迪,要說它的代表作,必然要提王朝系列。
面對同價位的國產Model 3,唐EV600不僅在尺寸上有著巨大優勢,在加速能力(四驅版車型)、續航里程方面也更勝一籌。
智能化配置上,比亞迪DLink更加開放且更符合國內需求,這一點上遠勝過國產Model 3(特斯拉給中控大屏加了個QQ音樂都要吹幾個月...)。
重點是:唐EV四驅版的起售價僅為28.99萬元,遠低于Model 3。一輛更大、更快、續航更長、更本地化的車型,居然還更加便宜,國產Model 3如何迎敵?
——————————
除了上述車型,諸如拜騰、愛馳、博郡等蓄勢待發的新勢力,都不約而同地將首款高端車型的量產時間設置在2019年底,交付時間設置在2020年初。搶跑特斯拉的意圖十分明顯,這可以說是對國產Model 3的集體圍剿。
中國市場是特斯拉的滑鐵盧嗎?
不知從何時起,『性價比』的成為國內消費者的重要決策之一,而國產Model 3在這一點上明顯不占優。價格相同,產品力卻更弱,面對群雄并起的自主產品,國產后的Model3恐怕并沒有那么順利。
國產Model 3想要鋪量,就意味著需要低門檻、就意味著消費群體必須從“粉絲”轉向“路人”。而路人們才不管什么特斯拉的品牌信仰、馬斯克的魅力光環,他們對于特斯拉的好感度只建立在特斯拉的產品表現。
國內多起Model S靜置自燃事件,以及特斯拉事不關己的跟進態度,已經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嚴重受損。如今又沒了價格優勢,就算國產恐怕也難打這一場苦戰。
更何況,自主產品的崛起,給了消費者更多放棄特斯拉的理由。
不怕Model 3國產,就怕自己溫水煮青蛙
筆者對國產Model3的定價略有失望,因為特斯拉國產落地,本來對國內新能源車的市場培育是件好事,但如今高昂的售價,反而會讓自主車企喪失危機感,再次進入高枕無憂的狀態。
國產Model 3的競爭力發揮不出來,重點并不是因為產品力問題、而是因為市場關系,因為自主品牌擁有政策幫襯,所以價格方面可以取得非常大的主動權(Model3在其本土也就是3.5萬美元起)。
如今國內新能源補貼即將退坡,自主電動車需要進一步壓低車價,才能保持性價比優勢。否則就將陷入溫水煮青蛙的陷阱。
如果從“陰謀論”角度分析,國產Model 3目前的定價,不排除是為了促進『進口后驅長續航版』的銷售,變相地將“對國產Model 3的失落”轉化為“對進口Model 3的訂單”。待國產后驅長續航版發布后,標準版售價也可能下調或作促銷。
況且,特斯拉即降即漲的抽風式定價,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指不定哪天就來個車型降價+Autopilot免費送活動,性價比驟增。
此外,許多消費者買車只看產品,卻忘記特斯拉還擁有1700個超級充電樁和超過2100個目的地充電樁組成的充電網絡,而且今年年底還將把全新V3超級充電樁引入中國市場。這一點國內車企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說這么多,國產Model 3值得買嗎?
可以選,即使不符合預期、但始終比進口版便宜。
但如果你把視野放寬廣,會發現『不選Model 3的理由』比『選擇Model 3的理由』更多,譬如上述多款自主車型,無論是產品力、還是性價比,都完全可以與國產Model 3一戰。
當然,最好的狀態是國產Model 3能讓國內新能源車企們保持危機感,不斷推陳出新,不給特斯拉留下可乘之機。(文/車友號 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