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長大想當行長繼承家產”的視頻引發輿論關注后,涉事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的形式,作了一個不算正式的說明,但披露的信息過于簡略,并不足以緩解公眾疑慮。
事件起因是一個小學生按照要求句式造句,他對著鏡頭說:“我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我的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所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產?!?/p>
視頻迅速引發輿論關注,當然,所謂“繼承家產”的說法,顯示小男孩對于農發行的性質并不了解,基于他的年紀,完全可以理解。公眾真正關切的是“爺爺是行長,爸爸是行長,媽媽是副行長”里透露出的信息。
根據農發行工作人員的初步回應,小男孩的父親確實是農發行某支行行長,其爺爺是支行退休多年的普通員工,其母是普通科級干部。若回應屬實,則視頻中小男孩對爺爺和媽媽的職務是有所誤解的。不過,回應至少證實了一家三口可能同在一個系統,而且農發行的支行只存在于縣(市)級,而正常情況下,縣級支行行長本身也只是個科級干部,可能在總行工作人員眼里,科級干部很普通,但小男孩母親在支行里面,怎么也不能算是“普通干部”了。
銀行保險機構有嚴格的履職回避制度。原中國銀保監會《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回避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本人與親屬不得在同一單位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管理層成員的職務或有直接上下級管理關系的職務;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管理層成員的單位從事人事、財務、監察、內控、內審、風險管理、授信審批、投資決策、投資交易等工作?!?/p>
履職回避的意義,就金融企業而言,很重要的一點是加強內部風險控制。而于公眾而言,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家國企,在用人方面要體現出公平,防止暗箱操作、私相授受。相比國企,黨政機關對于回避的要求更高,總的來說,都是為了防止因個人利益和親屬關系等因素對公務活動產生不良影響。
計劃經濟時代,城鄉二元分割,職業流動性非常低。農民子女繼續務農,工人子女繼續在父母工廠里上班,是大多數人的常態,少數人有機會通過參軍、升學或招工改變“子承父業”的命運。但自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流動性大大增強,用人單位和就業者基本實現雙向選擇。當然,職業市場的二元制依舊存在,普通企業用人完全市場化,而體制內單位仍然維持了一定的門檻,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通過“逢進必考”精選人才,同時也滿足社會對于公平的期待。這里有一個不算隱秘的缺口,就是國企招人還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公眾對于用人領域的特權現象是高度敏感和抵制的,這也是一個不經事的小男孩“想當行長”的童言稚語能引發輿論大嘩的原因。
一個家族服務于一個行業甚至一個機構,有時候是佳話,有時候卻近乎丑聞??茖W家世家、醫生世家、軍人世家、警察世家皆不少見,公眾的反應更多是贊美、欽佩和感恩。無他,這些行業,有的需要不可替代的專業能力,有的需要辛勤踏實的工作,有的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最重要的是,這些崗位都易于量化和檢測。而公眾比較敏感的,則是風險很低、利益不少而且對于能力較難量化因而容易暗箱操作的那些崗位,特別是黨政機關和國企。
此前,一些國有單位在進行文宣時,包裝出“三代煙草人”“三代電力人”“三代銀行人”之類的概念,每一次都引發輿論嘩然。2022年,一大家子都在江西交通系統服務、深感“家族傳承吾輩責”的“周公子”事件,更是極大地刺激了公眾的神經。今時不同往日,公平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有關方面對公眾的反應和情緒,要有基本的尊重。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公權私用、“父子相繼”是腐蝕劑,而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相關事件接連引發關注,證明社會監督尤其是網絡監督的作用不可小覷,億萬雙眼睛的監督之力值得被肯定。曾經一條帶出了大魚,不知道這次一個“夢想”是否會照進現實。對此,各方需盡快調查,及時給社會公眾一個正面、積極的回應,消除一些疑問,才能止住一番連鎖猜測,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人心。
此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