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想當行長繼承家產男孩父親確為行長#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事件起因是一段小學生課堂造句的網傳視頻,“我長大以后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所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產。”
當地農發行最新回應:孩子父母崗位符合任職回避制度
據金融時報報道,針對近日大家關注的小學生填詞造句視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新聞發言人接受了記者采訪,對大家關心的問題作了回應。
他表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共設四級機構,總行、省分行、地市分行、縣支行。四級行的經營負責人職務都稱行長,縣支行員工數量一般為15人左右。經排查,視頻中的學生確實是該行員工的孩子,其父親是某縣支行行長,母親是某市分行機關部門副主管,孩子的爺爺、外公曾經是農發行員工,均已退休多年,其爺爺是支行普通員工、外公曾擔任過另一縣支行行長。
該發言人表示,孩子父母目前的工作崗位符合監管要求和農發行任職回避制度規定,為此他們處于異地工作狀態。
該發言人還進一步解釋稱,這一家庭在農發行工作的成員比較多是過去近三十年來歷史變遷和員工聯姻形成的。老一輩員工即孩子的爺爺和外公是農發行支行成立時隨業務由其他行劃轉到農發行的,目前已分別退休20年、8年。孩子父母是學校畢業后通過招聘進入農發行工作的,此后相互認識結婚,進一步增加了這一家庭的農發行員工數量。
歷史上部分機構對親屬關系管理要求不嚴,禁止性規定欠缺,早期子承父業傳統思想仍有一定影響,再加上同一單位年輕人戀愛結婚,形成了有的員工一家人在農發行人數較多的情況。針對部分員工存在親屬關系對經營管理帶來的不利影響,2019年,農發行總行出臺了嚴格的禁止準入規定,無論是校招還是社招等各類形式招聘,應聘人必須承諾在農發行沒有組織人事部門規定的近親屬,否則一律不予錄用,如隱瞞不報發現后一律除名。
規定發布后,安徽省分行嚴格執行總行規定,此后除行內戀愛結婚外,不允許有新的親屬關系增量發生。同時對于存量親屬關系,根據組織人事部門規定,制定了明確的回避制度,安徽省分行也嚴格執行,一旦發現問題將立即糾正。
該發言人最后強調,嚴禁準入和嚴格回避這兩項規定是農發行現行重要人事制度,農發行有信心堅持好、執行好這一制度,營造更加公平的員工招錄和成長環境,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也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銀行員工履職回避如何落實?
2019年12月,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回避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建立健全履職回避制度,將履職回避作為合規文化、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履職回避長效工作機制。值得關注的是,履職回避的員工范圍既包括關鍵人員,也有普通員工,區別在于回避的親屬范圍有所不同。
其中,“關鍵人員”主要指銀行保險機構中對該機構經營管理、風險控制有決策權或重要影響力的各級管理層成員和內設部門負責人,具體人員范圍由各機構結合自身實際和區域特點,根據內控管理和風險控制需要予以確定,并報對應監管部門或屬地監管機構;其他員工為“普通員工”。
“關鍵人員”回避的親屬包括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和近姻親;普通員工應回避的親屬包括父母、配偶及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親屬回避具體有三種情況:單位回避、部門回避、崗位回避。實際上,監管部門對于銀行員工履職避親已多次提出要求。從過往中央和各地的巡視反饋通報,“裙帶關系”“近親繁殖”等違反履職避親的行為并不少見。
例如,2016年,中央巡視組對中國工商銀行巡視時發現,該行“總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統內工作”;
2017年,武漢市紀委通報巡察結果顯示,武漢農村商業銀行系統內“近親繁殖”問題突出,回避制度落實不好;
2021年,一份裁判文書披露,建行渠道與運營管理部原副總經理陳德受賄獲刑,其中一項是“大搞靠山吃山,優親厚友,近親繁殖”;
2023年,據紀檢委通報,中國光大銀行原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張華宇被開除黨籍,張華宇利用職權違規安排兒子、女婿、弟弟等親屬及關系人子女數十人到光大系統工作,為多人在職務晉升、工作調動等方面謀取利益。
為加強員工任職回避的管理,不少銀行參照《意見》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雖然制度在不斷完善,但是也出現了更為隱蔽的應對方式。銀行員工親屬不能在本單位任職,但可以交換到同業機構工作,即“你親屬來我這工作,我親屬去你那工作”。
銀行員工履職回避,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個人利益沖突,保障銀行業務的公正性、透明度,促進銀行內部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因此,如何落實好銀行員工履職回避制度至關重要,銀行機構應當從制度建設、培訓教育、監督機制、違規處理等多個方面入手,確保履職回避制度的有效實施,為銀行業務的穩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邊萬莉)、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