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中國政府網周三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實施標準提升行動以及強化政策保障五方面提出20項具體任務。
方案指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冃н_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擴大國內需求時就提到,“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分析人士指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助于統籌擴大投資和消費,夯實經濟回升向好基礎,加快經濟綠色轉型。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有促進消費的意義,也有促進投資的意義?!?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此前在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在3月6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指出,在設備更新方面,去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的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總體處于疫后恢復期,但面臨一些困難。比如,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意愿不強;部分行業存在重復布局和內卷式競爭,出現產能過剩;物價水平低位運行,尤其是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降幅較大,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債務負擔加重、投資意愿降低、財政收入放緩。方案的出臺有助于擴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政策的出臺意味著今年促消費政策在重點領域提前發力,有利于提振消費需求,推動上半年宏觀經濟延續回升向好勢頭。
他指出,當前汽車、家電等大宗耐用消費品正處于綠色轉型的關鍵階段,重點鼓勵這些商品大規模以舊換新,不僅能夠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快進入居民生活,讓更多居民體驗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獲得感,而且能夠為供給端持續加快綠色轉型提供驅動力,鞏固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實施設備更新行動方面,方案提出,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重要方向,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電力、機械、航空、船舶、輕紡、電子等重點行業,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
方案還提出,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加強電動、氫能等綠色航空裝備產業化能力建設。
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方案提出,組織開展全國汽車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促銷活動,并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
強化政策保障方面,方案提出,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把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循環利用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通過中央財政安排的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以舊換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等,支持家電等領域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
方案還提到,加大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稅收優惠支持力度,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惠范圍。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配合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征收政策,研究完善所得稅征管配套措施,優化稅收征管標準和方式。
優化金融支持方面,方案提到,運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中央財政對符合再貸款報銷條件的銀行貸款給予一定貼息支持。發揮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機制作用。引導銀行機構合理增加綠色信貸,加強對綠色智能家電生產、服務和消費的金融支持。
羅志恒表示,當前企業和居民對于主動進行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的意愿不高,一來設備還能正常使用,二來更新換代需要額外支付費用,因此需要財政貨幣等政策協同支持,通過激勵措施充分調動企業和居民的積極性。
他還表示,當涉及落后設備的淘汰時,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制定科學標準,有序執行,防止因急于求成而挫傷微觀主體預期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