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前,
最低-2℃,風雪交加,寒意習習
今天,島城最高氣溫10℃,溫暖如春。
未來一周,島城天氣以多云轉晴為主,最高氣溫保持在10℃左右。
同時,今日也是驚蟄節氣,天氣回暖、萬物復蘇的季節也將正式開啟。
驚蟄的來歷
驚蟄,在我國古代稱為“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也是仲春時節的開始,也是春耕開始的日子。
每年入冬,許多動物躲起來冬眠,被稱為入蟄;等到第二年大地回春,又被稱為出蟄。地平線上回春,雷聲漸多,舊時人們認為,動物之所以能從蟄伏中醒來,是因為被雷聲驚醒,所以,有了驚蟄的說法。
驚蟄有何習俗?
吃梨消百病
春天天氣干燥,梨又有去燥潤肺的功效,人們認為驚蟄時節,應該適當多吃梨,或者喝梨湯等等,意即“吃梨消百病”。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梨”諧音“離”,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蒙鼓皮,擊鼓回應
驚蟄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春雷的出現。古人難以解釋這種現象,便認為天上有“雷神”,他一手持錘,一手擊打身邊的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所以,人間也要蒙鼓皮,擊鼓回應。
“打小人”驅趕霉運
春雷也驚醒了所有蟄伏的蛇蟲鼠蟻,爬蟲蟻也會應聲而起,四處尋找食物。因此,在古代驚蟄的那一天,人們會手持香草、艾草,在家里熏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不順心者拍打對頭,驅趕霉運的習慣,也就是“驅除小人”的前身。
飲食要注意啥?
古人一般認為,驚蟄前后人體內的肝陽之氣漸漸上升,“陰血”相對不足。此時養生應該順應天時,保持心情愉悅,如春日一樣充滿生機。
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飲食可以適當清淡一些,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蘆薈、芹菜、油菜、山藥、蓮子等。
同時,春季冷暖不定,出行時還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保持室內通風,盡量避免過度飲酒和熬夜,預防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春暖花開的季節,
也是過敏癥易發時節,如何抵御過敏?
1、提早準備:在花粉癥發作之前提前半個月使用過敏藥,可以大大縮短發病周期,減輕發病程度,甚至可以避免發病。而等花粉癥癥狀開始顯現后再進行服用,已經達不到最佳效果。
2、衣物護理:衣服盡量選擇棉料、尼龍、聚酯纖維等相對光滑的材質,它們更不容易讓花粉附著。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容易沾染花粉。如果你在花粉過敏指數很高的時候外出,回來后記得換上干凈的衣服。
3、室內防護:花粉過敏并非躲在室內就一勞永逸,在高花粉過敏指數時期一定注意要緊閉門窗,并且使用濕拖把、抹布等來保持清潔減少粉塵。
半島都市報綜合整理
編輯 李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