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開放大學2023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短視頻征集活動評選結果揭曉,來自廣東開放大學的多件作品摘得獎項。其中,佛山開放大學作品《堅定文化自信——賞歌曲,品文化》獲二等獎,省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作品及揭陽開放大學作品獲三等獎。
學校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廣東開放大學堅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魂育人,發揮全省體系辦學優勢,聚合教學科研平臺資源,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培養珍稀劇種傳承人,讓非遺技藝煥發新活力。
開設特色公選課,校園里“睇”大戲
“妹阿嘞,光輝歷史注新篇,阿妹呀啊啰……”周末清晨,廣東開放大學中山校區實訓樓里,傳來陣陣山歌聲。這是學校白口蓮山歌非遺傳習社團的師生們在練唱五桂山客家人世代傳唱的白口蓮山歌。
在廣東開放大學,這樣的傳統文化課堂并不少見。該校構建了“教學課堂+社團課堂+實踐課堂”三位一體的課堂體系,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社團活動、社會實踐中,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
依托中山市非遺傳承基地——白口蓮山歌非遺傳承基地,廣東開放大學設立校級非遺雙師工作室和學生社團,開展白口蓮山歌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并舉辦非遺文化展覽、非遺系列講座、白口蓮山歌傳習課、中山市非遺交流展演等活動,推進非遺文化融入教育傳承。
廣東開放大學戲曲社學生表演白口蓮山歌。
珍稀劇種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面向學生開展美育工作的重要資源。廣東開放大學開設《嶺南戲曲欣賞》《粵劇欣賞》《嶺南文化概論》等特色公選課,自編教材,錄制視頻課程,邀請粵劇專家和演員走進校園表演,讓學生在校園里就可以“睇”大戲,了解和欣賞戲曲藝術。
同時,學校成立戲曲社,招募愛好戲曲的學生,由專任教師和外聘指導老師定期開展輔導和講座,提升學生的戲曲表演能力。
辦好學?!靶≌n堂”,開拓社會“大課堂”。廣東開放大學還積極鏈接校外資源,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粵劇傳承基地,讓學生走出校門,在參觀體驗、志愿服務中,感悟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市縣設立辦學點,培養珍稀劇種人才
輕捷矯健的武生、風姿綽約的青衣、英姿颯爽的花旦一一出場,橫刀立馬、刀戟對陣熱鬧非凡……不久前,由廣東開放大學文化傳播與設計學院主辦的2023年度表演藝術專業匯報演出在汕尾市海豐縣舉行。
在兩個小時內,雷劇、潮劇、漁歌、西秦戲、白字戲、正字戲、花朝戲、客家山歌劇等8個劇種11個節目輪番上演。這些節目由廣東開放大學體系的市、縣(區)開放大學選送,演員都是該校戲曲表演藝術專業的師生?!皼]想到足不出縣就能看到這么多劇種的演出,太過癮了?!币晃滑F場觀眾說道。
廣東開放大學表演藝術專業匯報演出現場。
廣東是戲曲大省,擁有多個劇種,但不少是影響力較小的珍稀劇種。針對珍稀劇種主要分布在偏遠地區,受眾人數少,傳播力弱,集中開展人才培養困難較大的實際,廣東開放大學聯合省非遺促進會創辦戲曲表演藝術專業,基于開放教育培養具備大學學歷的珍稀劇種傳承人。
學校發揮全省體系辦學優勢,根據各劇種的分布情況,在湛江、茂名、汕尾、汕頭等地的市縣開放大學設立辦學點,方便學員就近入學。不少報讀者是專業演員,常年在基層演出,學校就采用“線上+線下”靈活便捷的教學手段,幫助學員完成學習任務。
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廣東開放大學在辦學點設置大師工作室,采用傳統的“師徒制”,聘請相關劇種的國家級和省級傳承人擔任藝術指導教師,為學員教授唱腔、身段、毯子功等課程。
廣東開放大學建設專業師資隊伍,聘請西秦戲非遺傳承人授課。
學校還與當地重點劇團簽訂協議,共建各劇種的傳承基地,為學員提供更多的登臺實踐機會,劇團也從中選拔優秀人才,補充到演員隊伍中。
經過持續探索,廣東開放大學逐漸形成了“學校+行業組織+劇團+傳承人”協同育人模式,不少學員成長為各自所在劇種的骨干力量,為廣東珍稀劇種發展儲備了一批專業人才。
共建實踐基地,讓非遺技藝煥發新活力
在去年舉行的第134屆廣交會上,來自陽江市陽東區塘坪鎮竹椅廠的“非遺竹編”竹椅產品首次亮相。展會現場,竹椅產品吸引了不少外商的目光。
“非遺竹編”竹椅產品能夠走進廣交會,與廣東開放大學推動塘坪鎮非遺技藝“活”起來的努力分不開。
陽江市陽東區塘坪鎮竹椅廠的“非遺竹編”竹椅產品亮相廣交會。
塘坪鎮是廣東開放大學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的聯系點。該鎮的竹藝產品延續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竹器制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當地相關竹器制作采用小家庭作坊的運營模式,產量低、規模小,產品以實用為主,較為單一,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限制了竹編產業的發展與壯大。
針對這一發展困境,廣東開放大學與塘坪鎮共建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研究中心實踐基地,依托學校文化傳播與設計學院,從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到銷售全流程指導。
“學院聚合省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省人文社科科普基地、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研究中心三個省級教科研平臺資源,擁有產品藝術設計專業,能設計出美觀實用、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并能對接市場資源,讓竹器產品擁有更大的市場?!睆V東開放大學文化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藍天說。
小竹器孕育大產業。以服務地方為牽引、以產教融合為動力,廣東開放大學主動融入地方文化產業提質升級實踐,發揮科研、人才優勢,推動古老的非遺技藝煥發新活力,帶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