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南孫畢生潛心傳承,在她的引領下,朱氏婦科不斷發展。圖為朱南孫(左)帶教學生。(岳陽醫院供圖)
朱南孫畢生潛心傳承,在她的引領下,朱氏婦科不斷發展。圖為朱南孫(左)帶教學生。(岳陽醫院供圖)
中醫婦科名家、國醫大師朱南孫先生走了。昨天,上海中醫藥大學傳來消息:我國著名中醫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氏婦科代表性傳承人朱南孫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20日晚8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朱南孫,1921年出生,為江南杏林著名中醫流派——朱氏婦科的第三代傳人、名醫朱小南的長女。朱南孫18歲進入新中國醫學院習醫,1952年,她響應政府號召,隨父一同加入上海市第一個中醫醫療機構——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岳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前身),從此便扎根中醫婦科醫、教、研一線。近年,即便年逾百歲,朱南孫仍堅持出診。她說過一句話:“為燃患者希望而醫”。
一生接診患者逾百萬人次,“送子觀音”之名廣流傳
從及笄芳齡到鬢染白霜,朱南孫懸壺濟世八十余載春秋,接診患者逾百萬人次。她締造了許多生命奇跡,為飽受婦疾尤其是不孕患者送去佳音,“送子觀音”之名廣為流傳,國內外慕名求治者紛至沓來。
朱南孫為人仁厚博愛,國家遭遇自然災害時,她多次捐款。她關心后學,多次將個人所獲獎金用于資助貧困或有潛力的中醫青年。朱氏家族中,一些親戚定居美國,朱南孫每次探親,求醫者絡繹不絕,有人多次邀請她出國定居行醫。對此,朱南孫回應說:“中醫的根在中國,我自當留在中國?!?/p>
八十余載從醫路,朱南孫臨診不輟,期頤之年仍堅守臨床,為患者療疾愈病。面對家人與學生的擔憂勸說,她說:“有生之年我還是要看下去,把我的技術傳下去?!?/p>
研發加味沒竭片等院內制劑,至今仍廣泛應用
朱南孫幼聆庭訓,秉承家學,又遍師名家,博采眾長,她首創“審動靜偏向而使之復于平衡”的觀點,為診治婦科疑難病證建立了一套朱氏婦科特色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她在臨診之余勤奮筆耕,先后出版《朱小南婦科經驗選》《朱氏婦科藥對藥組精粹》《海派中醫朱氏婦科》等十余部專著。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朱小南婦科經驗選》付梓,將朱氏婦科學術經驗首次匯集成冊、公開發表。
“師古而不泥古”,這是朱南孫常掛在嘴邊的話。她主張衷中參西,學習現代醫學先進技術的同時,還采取臨床和科研并進的舉措,先后承擔國家“十五”攻關項目、“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獲國家知識產權五項,推廣新技術多項。
她帶領團隊先后研發加味沒竭片、消囊腫片等院內制劑,至今仍廣泛應用于婦科臨床。其中,加味沒竭片已完成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在朱南孫和其傳人的共同努力下,岳陽醫院婦科如今已成為全國中醫婦科醫療協作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在上海乃至全國中醫婦科界享有領先地位。
桃李芬芳,一生踐行朱氏婦科“大醫無秘方”
朱南孫畢生潛心傳承,率先在全國以工作室模式開展傳承建設。在她的引領下,朱氏婦科不斷發展,名揚杏林,福澤萬家。
朱南孫為人謙和博愛。對患者,她是讓人如沐春風的良醫;對學生,她是和藹可親又嚴格要求的師長。有學生回憶,已鮐背之年的朱老師,常常要到下午一兩點鐘才結束上午的門診,下了門診后,她也顧不上休息,還要帶學生到家中交談,讓學生能更深、更好地去了解掌握她的臨床經驗和用藥規律。
朱南孫還廣傳家學,一生踐行朱氏婦科“大醫無秘方”的慷慨之舉,在全國廣泛開展跟師帶教工作,接收各地進修醫師抄方學習,連續多年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將朱氏婦科學術精華無私分享。
由于朱南孫對中醫藥事業的卓越貢獻,她在2017年被授予“國醫大師”稱號,2020年當選為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朱南孫用八十余年的臨證經驗和高尚品行,詮釋了何為“大醫精誠”。(唐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