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瀨玻璃丨文
上星期,一個特攝劇片段突然在外網爆火。推特上萬轉發,點擊更是破了千萬,夸張數據讓不少人訝異,誤以為令和特攝終于出現了一個可以當作里程碑的作品。
但很遺憾,令和特攝現在仍在尋找自己的里程碑。
這個特攝片段能在推特爆火,是因為它并非來自純血特攝劇,它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部艾薇,更準確地說是一部特攝艾薇的前戲。
上網沖浪偶遇特攝艾薇,拳拳到肉,打擊感強如怪物,拼盡全力,在評論區尋找車牌。
不怪我發癲,真的就好這一口反差。
拿看特攝的眼光去看這個片段,會覺得質量中等偏上,差強人意,雖然打斗的力量感持續在線,但是特效相對簡陋,前后也沒有展示變身這個特攝精髓,湊合。
但換個視角,用看艾薇的眼光去看這個片段,那簡直就是腐朽化神奇。一招一式盡顯日本匠人精神,誠然特效不足,但熱愛肉眼可見,高低得選個年度最佳提名,率先垂范。
那BB姬,這么驚心動魄,熱血僨張的艾薇哪里能看呢?
別跟別人說是我說的!這部特攝艾薇叫《阿仁丸戰隊》,Youtube上全集免費,懶得科學上網也可以在B站找到搬運。事先聲明,免費觀看的是正經特攝,想要看其他的需要額外解鎖付費內容,多的就不說了。
《阿仁丸戰隊》在推特重新走紅其實完全在意料之外。
這部片子并不是什么新片,而是去年年初,被制片廠GIGA放到Youtube上的老片。剛上的時候籍籍無名,反倒在推特傳開后引來一堆人去買之后的付費內容,順帶新作也直接賣到脫銷。
看起來很有市場,但《阿仁丸戰隊》這樣的特攝艾薇,在不景氣的業界里非常少見,看來看去,就只剩GIGA自己還在堅持深耕艾薇特攝。
GIGA的發家之路過于標準。
公司成立于1995年,早年專職打工,給別人做特效加工的外包,后來發現打工不如創業,于是轉頭創業自己拍起了重口味,接連碰壁,在創業岌岌可危的關鍵時刻索性放開,開始廚力主導,轉頭做特攝艾薇,意外收獲好評。
雖說GIGA以特攝出名,卻也不只悶頭做三大特攝。他們的口味其實很雜,涉獵范圍從魔法少女,到漫威英雄,從古代忍者,到未來機械人……其中的出場角色,為了規避版權,全部是GIGA自家原創,但就設計元素來看,說沒受到時下熱門影響,肯定是假話。
順著他們的創作履歷翻,會發現GIGA對待本篇是越來越不上心了。
特攝艾薇說起來玄乎,但實際上就那么兩三招。身為××的女主角在行俠仗義的關鍵時刻,拼盡全力,無法戰勝反派,只能被反派抓回大本營錄制付費內容。付費內容的花樣也就那么多,早幾年GIGA還會拿出做老本行的感覺來點重口味,后面則完全意思意思得了。
倒不是說他們質量下降了,而是他們將有限的預算,投入進了無限地特攝中。
回到GIGA最常拍的特攝三巨頭這?里,他們拍奧特曼打怪獸不僅原創了造型與怪物設計,還從圓谷那學來了仰拍和經典的橋洞視角;
?
?
拍假面騎士,不僅所有的假面騎士都有一套原創(也有可能是碰瓷)設計,GIGA還額外給騎士制作了變身的道具,完成度之高,讓人不禁懷疑他們真的有做玩具的打算;
拍超級戰隊,唱名、集體POSE、片頭變身……該有的內容一個不落。
拍攝了《阿仁丸戰隊》的女演員,還在推特說GIGA為了拍這段前戲,請了很多專業的特攝演員,不僅對場景和動作十分考究,女演員的服裝也是經過精挑細選、量身打造的。GIGA真的是一家很值得尊重的影片廠商。
GIGA也確實靠著好名聲風生水起。
現在的GIGA,片庫里不僅有特攝艾薇,還有正兒八經拍出來的特攝作品,雖然體量有限,但再怎么說一只腳都已經踏到了岸上,未來可期。
好了,現在終于能兩只手打字了。
如果用一個相對客觀的視角,去看這部挖墳挖出來的特攝艾薇前戲,會發現即使有專業人員的加入,有數不清的心血投入其中,《阿仁丸戰隊》和正經的特攝作品仍有非常大的距離。
會有人將它夸上天,讓圓谷、東映來和GIGA取經,全是因為對比。令和年代的特攝作品,能像《阿仁丸戰隊》一樣,將誠意展現給觀眾的作品,實在太少了。
特利迦奧特曼里的卡蜜拉人間體 上坂堇
回看前面提過的三巨頭,奧特曼系列這五年推出了泰迦、澤塔、特利迦、德凱、布萊澤與仍在連載的亞刻六部作品,只有澤塔與布雷澤兩部收獲了比較高的評價,其余皆毀譽參半。
倒不是說其余的作品就一無是處,而是劇集中有太多的瑕疵,在強迫著你去接受令和特攝難以再創輝煌的事實。新生代文戲節奏成迷、體量的局限性、腳本固化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作品都難以重拾平成、昭和的高峰。
假面騎士與超級戰隊的粉絲其實也差不多,大家已經不再奢求一個高峰,更多是要看著舒服。只要劇集里沒有太多惡趣味,沒有太多尷尬的情節,即使平淡,走向微妙,但只要比前一年的好,那就說得過去。
之前假面騎士還因為中配過于洗腦出圈過一次
現在不少特攝觀眾,已經不再奢求一條長線的圓滿,而是貫徹今朝有酒今朝醉,后面稀爛無所謂,先把香檳開了,之后的,之后再說。如果真的看的不開心了,那就干脆棄坑,劍指明年新作,看看制作班底里有沒有熟人,方便做心理預期。
在這種情況下,GIGA短體量的內容其實非常討巧,只需要把高潮內容適當復刻,不需要太多長線鋪墊,也不需要更深刻的角色塑造,只要做好基本的起承轉合,就會收獲到不錯的效果。
這也是《阿仁丸戰隊》在海外會獲得肯定,甚至被拿來逼宮圓谷、東映的原因。
不過在比爛的時代,日本人還是太束手束腳了。
BB姬,上面說的這些特攝都還可以,但他們都是日本人拍的,不夠本土,有沒有國內拍出來,還能和日本特攝掰掰手腕的?
有的,兄弟,有的,我推薦你來看看《鎧甲勇士星曜訣醒》,與《假面騎士零一》《特利迦奧特曼》相比,它的災難表現,更勝一層。
《阿仁丸戰隊》的爆火其實是個非??吹赜虻南ⅲ瑖鴥忍財z受眾較少,這次傳播廣泛,多虧它撞到了鎧甲勇士新作《鎧甲勇士星曜訣醒》播出。
關于《鎧6》有多爛,網上已經吵了很長一段時間。情節離譜,臺詞低幼,有太多不明所以,和想一出是一出……
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問題的根本是鎧甲勇士已經徹底淪為一個鼓吹情懷的噱頭。真正殺死《鎧6》的,是劣質到不如《幻獸帕魯》的怪物建模,以及一首前無古人,后也難有來著的主題曲。
15年前的《鎧甲勇士》里,尚且有怪物設計,有演員穿著皮套與鎧甲勇士打斗,回看如今的《鎧6》,當劣質的3D建模成排出現在OP的時候,我就明白所謂的祖宗之法,其實也可以略加變通。
到了音樂,《鎧甲勇士》曾有陳致逸擔任配樂制作人,再回看如今的《鎧6》……有人指控《鎧6》片頭曲涉嫌AI生成,官方則是惱羞成怒的下掉指控視頻,再次聲明:鎧甲勇士主題曲是權利人及編曲人用心制作的產品,是鎧甲勇士的門面,如繼續涉及不實信息,權利人將依法追究發布者的法律責任。
粉絲從《鎧6》中只能看到一種敷衍。不要細究片頭曲,不要細究怪人設計,不要去想它那莫名其妙的世界觀,也不要在意滿是漏洞的劇本,和忍俊不禁的臺詞,為了鎧甲勇士爆米買玩具才是正道。
想15年前《鎧甲勇士 帝皇俠》毀譽參半,有不少人認為國內的特攝起步較晚,沒看過特攝的人自然難以品出其中精髓。
可誰想之后就是一路下坡路。直到沒有怪人,沒有主題曲的《鎧6》出現,才發現能陷入日本特攝困局,并不是一件壞事。
而《阿仁丸戰隊》,這部特攝艾薇在海內外的翻紅,其實只說明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觀眾能從作品里感受到作者的誠意。艾薇是工作,特攝是生活,粉絲感受到了,所以讓它作為特攝又火了一次,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