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喝酒就臉紅,仿佛一只被煮熟的蝦一樣。而且,你可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喝酒臉紅的人比一般人更能喝。事實上,喝酒臉紅的人并不比一般人更能喝,對他們來說,喝酒對身體的傷害更大。
研究表明,有30%-50%的東亞人,包括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都容易出現飲酒后臉紅的現象,所以這種現象還有一個外號叫“亞洲紅”。既然東亞人喝酒臉紅的比例這么高,咱們身邊有幾個會喝酒臉紅的朋友也就不稀奇了。
喝酒為什么會臉紅?這就要從酒精進入我們身體之后發生了什么說起了。
酒精,也就是乙醇,會被胃和小腸吸收進入身體。進入身體的乙醇,大部分是在肝臟里面被代謝分解的。肝臟會對乙醇進行兩道工序的加工處理。
第一道工序,通過一種叫做乙醇脫氫酶的東西,把乙醇轉化成乙醛。第二步工序,通過乙醛脫氫酶2(ALDH2),把乙醛轉化成乙酸。
但是,在很多東亞人體內,控制合成乙醛脫氫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不能產生正常的乙醛脫氫酶。這就使得,乙醇被轉化成乙醛之后,在體內大量聚集。乙醛對身體的危害比乙醇大多了,它會引起人面色潮紅、頭痛惡心等狀況。
更糟糕的是,乙醛還是明確的一類致癌物。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2的人,也就是容易喝酒臉紅的人,飲酒患食道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4-8倍。
另外還有研究發現,對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來說,每天喝兩瓶啤酒,食管癌發生率是不會臉紅的人的6-10倍。所以,這么看來,喝酒容易臉紅的人絕不比普通人更能喝。喝酒對這些人的身體傷害更大。
順便說一下,如果你吃了頭孢之類的藥物,再喝酒,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這其實也是因為體內乙醛脫氫酶的活性遭到抑制,導致體內乙醛堆積。雙硫侖樣反應是非常危險的,即便是少量的酒精,也可能會引起呼吸困難、心動過速、眩暈等癥狀,搞不好是會出人命的。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科學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