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否會臉紅與人體的酒精代謝有關。那么,攜帶喝酒臉紅相關基因還可能揭示人體怎樣的健康狀況呢?近日,昆山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團隊在國際權威老年醫學期刊《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上發表論文,探討了醛脫氫酶(ALDH)和酒精脫氫酶(ADH)基因上的四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與認知障礙的關聯。研究發現,攜帶喝酒臉紅相關基因將增加老年人患認知障礙的風險。
這項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通過日??杀孀R的基因變異——喝酒易臉紅,盡早進行干預和健康管理,降低罹患認知障礙的風險。
該研究首次以中國老年人群為樣本。數據源自參與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的近兩千名90歲及以上老年人。牽頭此項研究的昆山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吳晨凱教授指出:“我們在這次研究中,選取高齡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是考慮到患認知障礙的風險是隨著年齡而增加的?!?/p>
此前,業界的研究報告已證明乙醛脫氫酶(ALDH2)突變與酒精代謝有關,同時,攝入乙醇將共同增加小白鼠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ALDH2突變易造成一系列飲酒后的不良反應,如臉紅、頭暈、心跳加快等。然而,學界目前還未對該協同效應是否同樣適用于人類作出定論。昆山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團隊則把基于動物模型的相關研究延展至人類,獲得了更具現實價值的數據結果。
吳晨凱認為,這項研究觀測了攜帶ALDH2基因與患認知障礙的關聯性。研究表明,攜帶該基因是患認知障礙的誘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認知障礙疾病存在多種誘因,比如基因遺傳因素、自然和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習慣等。而攜帶ALDH2基因在人群中具有易觀測性,即喝酒臉紅的表現特征。因此,這項研究對喝酒上臉的人群具有警示性,提醒他們身體攜帶了此基因,從而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做好日常健康管理工作。
“很多基因并不具備明顯的可觀測性,人們很難通過肉眼觀察知曉自身是否攜帶某些基因,需要進行基因檢測才能得知。而攜帶ALDH2基因變異的人群不需要做額外的檢測,只需要在飲酒的情況下,觀察其臉部是否有明顯的變化,便可得知自身狀況,從而增強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幫助他們對患認知障礙提早做好預防。”吳晨凱補充道。
據世衛組織估計,全世界約有5000萬認知障礙患者,每年新增病例1000萬。而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認知障礙患者。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突破4000萬。而據中國老齡協會的推算,2030年我國認知障礙癥老年人將達到2200萬,2050年將達到2898萬。
引起認知障礙的誘因繁多,而輕度的認知障礙可能發展成阿爾茨海默癥,若能及時了解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情況、病因和危險因素,則有助于開展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這也是防治阿爾茨海默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