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隊,被譽為全球最優秀的警隊之一,從晴空下機場的戒備,到波濤中的海上巡邏;從城市街頭巷尾的默默堅守,再到警察學院中新一代警員的成長,香港警察始終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安寧。
自2021年起,《香港警察故事》每年年底如約登陸鳳凰衛視《皇牌大放送》欄目,今年已迎來第4年。2024年是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作為年度大片,《香港警察故事2024》以全新視角聚焦香港警隊,通過海、空、陸、薪火相傳四大主題,通過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警員和學警,跟隨他們的日常訓練和執勤,以紀實影像手法,立體呈現香港警察如何守護我城的真實故事。
海——水警小艇分區
香港水警小艇分區,數十年來始終守護著香港的海上安全,成為打擊走私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線。小艇分區的前身小艇隊成立于1979年,主要工作為反偷渡行動。1990年代起,走私罪行日益猖獗,香港政府于1991年成立反走私特遣隊,并且與小艇隊緊密合作。2003年,兩個單位合并為小艇分區。
2024年8月盛夏的一天,香港警察水警總區小艇分區內,一場反走私演習正在緊鑼密鼓地部署中。
總指揮鄭Sir,一名服務警隊超過四十一年的資深警長,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冷靜的指揮,曾多次帶領小艇隊與走私分子展開周旋。
夜晚,模擬走私在一個偏僻的碼頭悄然進行,接到走私犯罪的情報后,陸地拘捕小隊與小艇隊分頭埋伏在暗處,等待著目標的出現。一艘走私小船緩緩駛近,警報聲立即響起,小艇隊迅速出動,對走私船圍追堵截。海上追擊不僅考驗小艇隊的操作技術,更考驗他們的應變能力與協作精神。
即使是一次演習,小艇隊也盡力還原執勤任務的難度。海上行駛的特性與高速追擊的挑戰,讓行動充滿危險。正是這些平日里的嚴格要求,鑄就了正式行動中的從容,讓他們得以順利守護香港的海域安全與秩序。
空——機場特警
機場是一座城市的空中門戶,而機場特警則是守護這道門戶的中流砥柱,主要責任為維持機場警區的公共及航空安全、反恐、要員保護及災難支援等。
第二篇章以一次小艇隊與機場特警的聯合行動為銜接,從機場特警組警員阿霖的視角,為觀眾展現機場特警的日常巡邏與訓練。
從與水警的小艇隊聯合巡邏,到機場內的高姿態巡邏,阿霖和同事們步履不停,確保機場周邊及內部的每一個角落都安全無虞。
除了日常任務,定期的反恐演習是提升實戰能力的關鍵。夜幕降臨,一場反恐演習在寂靜的航站樓內拉開帷幕。
隨著柜臺屏幕的畫面顯示出警告,兩名模擬恐怖分子進入視野:一人持刀,一人持槍,危險一觸即發。
警報驟響,現場瞬間陷入緊張。機場特警迅速突入,子彈劃破空氣,持刀、持槍的恐怖分子瞬間被制服。
鏡頭捕捉下的畫面,如同一場酣暢淋漓的槍戰片,將紀實感與視覺沖擊力巧妙結合。
高效的任務執行,源于背后無數次高強度的訓練。鏡頭下,他們不僅是堅不可摧的守護者,也是面對壓力時依然帶著微笑的普通人。每一次平安的起降背后,都是他們的日夜守護。
陸——交通警察
在陸地上,交通警察是城市秩序的維護者。從國慶煙花秀到重陽節通宵查酒駕,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
2024年10月1日晚九點,一場以“盛世煙花耀中華”為主題的煙花匯演,在維多利亞港的上空綻放。歷時23分鐘的匯演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齊聚維港兩岸,目睹盛況。而煙花匯演的順利舉行的背后,是香港交警們長達幾個月的部署。
國慶當天中午,交通警察Jacky Sir帶領團隊對當晚的行動做最后的部署。前來觀看的市民預測會超過30萬人,交警們需要進行嚴密的道路封閉與人流疏導。
人潮涌動,市民的歡笑聲與交警的指揮聲交織在一起。交警們穿梭在人群與道路間,確保每個人都能安全欣賞這場盛大的煙花匯演。
除了大型活動,日常的交通維護更是他們的重要職責。
隱形戰車的追擊場面,如同與時間賽跑。面對突發的飆車或酒駕,他們的反應迅速且果斷,保障每一位市民的出行安全。
無論白天黑夜,交警們始終堅守崗位。正是他們的付出,讓這座城市的每一次出行,都充滿安心與信任。
警察學院——新舊交替,薪火相傳
每一位警察的初心,都始于這里——黃竹坑海洋公園旁的香港警察學院。此前經過層層選拔招募來的學警,將在這里開啟他們為期27周的學習訓練,合格之后才能進入警隊,真正成為一名警察。在這一部分,我們將看到新舊兩個班的學警故事。
7月暑期的一個早晨,女學警譚靜藍迎來了她的開學日。
第一堂課、第一頓飯、第一次剪短發,第一次穿制服,這些平凡的小事,標志著她警察生涯的開始。
與此同時,舊班的男學警杰仔,正在經歷模擬案件訓練和體能考核。他們在警察學院中各自成長,象征著警隊精神的傳承。
結業典禮上,相處27周的教練將委任狀頒發給杰仔,敬禮的那一瞬間,信任與期望在眼神中傳遞。榮譽、責任、守護——這一份承諾,在新一代警員手中延續。
周六晚22:00
鳳凰衛視中文臺《皇牌大放送》特別呈現
《香港警察故事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