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上映整整20周年了,關于這部電影的一切,都值得影迷們反復回味。
不管是《功夫》這部電影,還是影片中涉及的諸多經典元素,都寄托了周星馳對動作電影深深的情懷。
不要以為星爺只是一個演員,他是一個自幼習武,并且愛看《龍珠》、《龍虎門》漫畫,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有志之士。
20年之后再看《功夫》,溫故知新,通過12個關鍵詞細數周星馳動作電影中的情懷元素吧。
自幼習武
周星馳和梁朝偉,香港電影兩顆最閃耀的巨星,本身就是一對“發小”。
據說,他們的第一次認識,是梁朝偉的同學和周星馳的姐姐約會,他們都是去當電燈泡。
別人約會去了,周星馳和梁朝偉兩個內向的人,卻因為都喜歡李小龍,相見甚歡,從此熟絡。
命運最終讓讓梁朝偉演了李小龍的師傅葉問,《一代宗師》拍了好幾年,梁朝偉習練詠春也成了高手。
曾經有報道說周星馳私下和梁朝偉切磋詠春技法,但對這件事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兩發小見到了,周星馳說:“你演葉問啊,你知道我學過詠春的喔,要不要幫你看看?”偉仔當然會是害羞地說“就那樣子啦。”
致敬卓別林
《功夫》故事的核心,其實是一個男人的回歸“初心”,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故事。
周星馳出演的星仔曾經是一個善良認真的孩子,在看到有人受欺負的時候仗義執言勇敢出手。
但是也正是這個孩子,逐漸懂得了好人沒有好報的現實,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直到多年之后再與曾經那個女孩重逢。
這個主人公的轉變故事很大程度上是致敬了卓別林的名作《城市之光》,在這個經典的故事里,流浪漢幫助了眼盲的賣花女,而周星馳將盲女換成啞女,將花換成了彩虹棒棒糖,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故事。
《龍珠》
《功夫》上映后,《龍珠》粉絲笑了——這簡直就是半部功夫版的《龍珠》?。?/p>
單是《功夫》中星仔和肥仔聰的角色設置,就很像《龍珠》里小悟空與小林的人物關系。
《功夫》中那段包租婆追逐滿身插著刀的星仔的經典段落,腳底轉步如飛輪,也很像《龍珠》的漫畫風格。
迷影元素
周星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骨灰級影迷,把他自己摯愛的電影橋段,各種電影細節、人物、對白,放在自己的動作電影中,甚至已經全然變成了一種不違和的周星馳電影標簽。
周星馳動作電影里向經典致敬的元素與橋段,難以計數:《喜劇之王》的教堂槍戰,戲仿的是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回魂夜》造型都是參考的當時走紅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甚至一盆花也讓人立馬回憶起后者。
《功夫》中則有對庫布里克《閃靈》的致敬。在星仔來到“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援救火云邪神,大門里涌出來了非常多的紅色血水,瞬間灌滿整個走廊。這是對《閃靈》經典鏡頭的致敬。
英雄救美
在周星馳的動作喜劇電影中,更多地可以說“狗熊救美”成全了“英雄”,喜感之外,更添古道熱腸的普世情懷。
早在《新精武門1991》時期,就有這樣的橋段。有著神奇右拳的劉晶在師父家撞見大師兄企圖迷奸師父之女,還反而被栽贓。正因為“救美”而身陷囹圄,后來才奮發圖強參加世界拳王大賽報仇雪恨。
到了《破壞之王》,“狗熊救美”橋段更是猶如神助。《大話西游》里“英雄救美”多了悲劇之美,為承諾不做萬年不死的神仙,也要樂得人間幾十年的相守。
《功夫》里星仔和啞女之間也是這樣的設定。
特異功能
周星馳的電影里,都藏著一個小人物的綺麗幻夢,這個夢想最開始被隱藏、被忽略,甚至被恥笑,但在經歷過一系列陰差陽錯之后,總會“大逆轉”地發生戲劇性變化。
這個逆轉之神,就是小人物天賦秉異或特異功能,扭轉乾坤,雨過天晴,拯救自己拯救家,救了皇上還救地球。
《功夫》之所以好看,就在于周星馳功夫元素外增加了異能,比如星仔的如來神掌就是。
在《功夫》里能稱得上有功夫在身的角色有九個,分別是十二路譚腿(苦力強)、洪家鐵線拳(兔子裁縫)、五郎八卦棍(油炸鬼)、包租公、包租婆、星仔、天殘、地缺(盲人琴師)和火云邪神。
《龍虎門》
周星馳的偶像很多,漫畫家黃玉郎是其中著名的一個。周星馳電影中和黃玉郎漫畫有關的橋段很多,最典型要數《龍虎門》。
《功夫》里心狠手辣的大反派“火云邪神”即是《龍虎門》中羅剎教的頭領(“火云邪神”最早是《如來神掌》中“一邪”)。
說周星馳最初選用梁小龍來飾演火云邪神的時候,腦中浮現的是他1980年代的《大俠霍元甲》中飾演的陳真的形象。那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俊朗青年,結果等到和梁小龍見了面,才發現他早已經不是想象中的模樣。
于是周星馳為了梁小龍修改了劇本里火云邪神的戲份,加入了精神病院等元素,最終也成功打造出一個瘋狂病態的絕世高手的經典形象。
少林寺
最能徹底體現周星馳“少林之夢”作品的,當屬《少林足球》,該片成功地以“功夫+體育+喜劇”的方式,將少林的各個元素植入其中。
在《功夫》中,也藏著很多個少林元素:豬籠城寨中的“苦力強”的“十二路譚腿”,就是著名的少林譚腿。
周星馳甚至直接邀請少林寺第32代弟子釋行宇(現名釋延能)來飾演“苦力強”。
雖然《功夫》集南拳北腿太極等中華功夫之大成,但其中很多門派的拳法,向上追溯尋根,都可以在少林功夫中找到影子。
如來神掌
從1960年代開始,一套五集的系列武俠片《如來神掌》是幾代香港人共同的回憶。在《功夫》里,阿星在酷似古鼎的交通亭里,就打出來很多掌印。
被火云邪神打通了任督二脈,將小時候花十塊錢從乞丐那兒買來的《如來神掌》秘笈真正激發出來,最后打敗火云邪神的“萬佛朝宗”,正是《如來神掌》的第九式。
如來神掌在很多周星馳功夫電影中都被提及過,《漫畫威龍》里劉晶用“萬佛朝宗”將元華飾演的“橫刀”一掌打飛;就連《喜劇之王》里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都是《如來神掌》里的經典人物名,可見《如來神掌》在周星馳心目中是有多重的分量。
邵氏電影
在周星馳電影中,邵氏元素信手拈來?!短撇Ⅻc秋香》中的“華夫人”,周星馳請到當時已蟄伏多年的邵氏武俠女星鄭佩佩,還有邵氏動作明星劉家輝和梁家仁。
到了《功夫》簡直讓人驚呼,這就是邵氏經典電影《七十二家房客》的動作升級版啊!
《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大雜院與《功夫》中的豬籠城寨結構相近,《功夫》前半部分包租公、包租婆與眾租客的相斗情節,也與《七十二家房客》很相似。
在向邵氏以及老粵語片致敬的同時,《功夫》將片場建造在了《七十二家房客》最初的故事發源地上海,也暗合了周星馳的另外一個情結——上海灘。
上海灘
周星馳在小的時候,分不清寧波和上海,所以他一直對別人說自己是上海人,后來才確定了自己祖籍是寧波,原來是寧波人。
寧波移民在上海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群體,而周星馳心中的上海情結也從未改變過。
早在1991年,王晶拍了《賭俠2之上海灘賭圣》,周星馳承接《賭俠》繼續扮演周星祖,這部電影玩起了穿越。
周星祖的死對頭大軍找人發功,和他三叔“穿越”回到了1937年的上海,剛穿越回去就被為許文強報仇的黑幫砍殺,黑幫的裝束酷似《功夫》的斧頭幫,只是手里的武器換成了菜刀。
特效
周星馳是華人導演中最早有大片特效意識、運用本土特效人才和團隊最成功的導演?!渡倭肿闱颉房芍^華語電影視覺特效跨出的一大步,電腦特效將功夫與足球進行了漫畫式嫁接,效果極佳。
這之后,周星馳和特效公司先濤數碼進行了長期合作,包括之后集特效之大成的《功夫》。
《功夫》讓周星馳絕妙的想象力得以上下入地,無所不能。
包租婆的獅子一聲吼、包租婆追逐阿星、阿星被很多條蛇纏繞、火云邪神的蛤蟆功、琴魔“天殘地殘”的音波中出現一群骷髏武士、如來神掌從天上飛下力壓火云邪神等等,都是華語電影的特效經典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