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好東西》累計票房破4億,豆瓣電影評分9.1,成為2024年現象級電影。導演邵藝輝帶著她特有的“輕盈”講述了一部女人們的故事,用通俗的女性敘事與輕松戲謔的語言建立起一個理想的女性世界,如電影的英文名Herstory。
電影臺詞是影片最大的看點之一:諷刺中夾雜著幽默,犀利中帶著輕巧的調侃,不是在講道理,卻也精準的擊中問題要害。當王鐵梅前夫在自我展示的“雄競”中被指出將《快樂上等》錯說成《上等快樂》,卻不假思索地問出“你看過幾本上野千鶴子”之后,誰不為這樣的戲虐笑出聲?
誠然,“上野千鶴子”的大名時至今日已然有了文化符號的象征意義,上野千鶴子的名字也成為女性必讀書籍的代名詞。此番,借著電影《好東西》,我們也再一同翻翻上野千鶴子的書。
標簽背后的
上野千鶴子
如今提起上野千鶴子可以一口氣說上好幾個標簽:“女性主義者”、“獨身主義的教母”、“日本最可怕的女人”......
上野千鶴子出生在一個殷實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醫生,經營著一家診所,母親是全職主婦。家里除了有大自己5歲的哥哥和小自己2歲的弟弟,奶奶也一起生活,小姑偶爾會來串門,還有住家保姆和護士,上野從小便在其中體察到復雜的人際關系——父母是自由戀愛結婚,奶奶并不滿意兒媳婦,婆媳矛盾司空見慣,父親往往都與奶奶站在同一陣線,是“常見的戀母型丈夫”,因此,上野自幼目睹父母不勝其苦地經營著婚姻。但這樣的家,也是一個極其講究大團圓(日語中為“團樂”)的家,只是這一桌大團圓的背后,是“母親像小老鼠一樣不停地干活,孩子們在盛飯時也理所當然地遞上碗”。
上野描述那時候的自己為“深閨小鬼”,沒有朋友,被家庭“圈養”著,除了家人,能對話的就是狗和書。父親經常說“女孩子不應該在人前抬腿”,因此上野不被允許騎“危險”的自行車;那個時代流行讓女兒學習“鋼琴+芭蕾”或“茶+日本舞”,上野被送去學了日本舞。漸漸地上野發現了來自父親的女性歧視,他對上野的兄弟有著嚴格的要求,為他們鋪好了通往醫學的道路,但當上野詢問父親希望自己將來做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千子(上野的昵稱)要成為可愛的妻子哦”——即使除了體育和音樂以外的科目都是滿分的上野,也沒有被期待成為任何人。上野高中按照父親的要求去申請,那所學校的前身因“教出很多好媳婦”而聞名。
《好東西》電影截圖
上野曾說道:“從小到大,所有人都希望女生‘可愛’。然而,‘可愛’算什么魅力?可愛的潛臺詞就是被疼愛、被選擇、被保護。暗含了絕對不會威脅到對方地位的順從意味?!?/p>
1967年考入京都大學文學部,這是上野自己的主意,這也是她一心離開家的努力,她體內的反抗因子終于生根發芽,開始蓬勃生長。
自小的經歷讓上野意識到“厭女”的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覺得和男人相處要容易得多,常以“假小子”自居。直到研究生時期被日本女性學研究會邀請參加活動,她才發現女性的魅力,她們獨立、知性、寬容,讓上野擺脫了孤僻的自己?!稄牧汩_始的女性主義》記錄了一段她的自白:“女性主義者,就是不斷與內在的厭女心理做斗爭的人?!?/p>
《好東西》電影截圖
“不被定義的”
女性主義
在上野千鶴子研究女性學之前,這并不是一門學問。
1974年,女性學研究者井上輝子發表報告《美國各大學的女性學講座》,把women’s studies翻譯成“女性學”,這一概念由此引入日本社會。第二次婦女解放運動之后,從美國擴散到全世界的婦女解放新浪潮推動了相關女性研究學會在日本成立。在那時,女性學還不能被稱為一門學科,歷史學者認為女性和普通民眾一樣沒有歷史。女性研究女性也被批判“過于主觀”,“只能成為一種意識形態,不能稱作學科”。上野表示:“男性致力于女性研究就會變得客觀嗎?會蔑視女性還是崇拜女性,總之都是妄想罷了,將這樣的妄想一個個粉碎,踏踏實實地去學習、寫論文、做學術,就這樣,我親手培育起了女性學。”在京都平安女學院大學,負責教授人文學科基礎知識的上野與這里的學生一起度過了研究女性學的最初10年。1993年,在被東京大學文學部邀請擔任教授時,同僚告訴上野千鶴子:“學生之間對女性學的關心越發高漲,我們無法勝任,拜托你了。”
《好東西》電影截圖
在2019年的東京大學開學典禮上,一頭紅發的上野千鶴子獨立于講臺前,身后是一眾男教授。她毫不避諱地指出日本高校入學考試中的性別歧視以及以#MeToo運動為代表的性暴力問題。她從女生不敢輕易說自己是東大學生,講到“男性的價值容易與成績畫等號,而女性的價值無法與她們的優異成績畫等號”,她拋出問題,“為什么大家都認定,工作是男人的事,家務是女人的事?”她向臺下的天子驕子潑冷水:“等待你們的,是一個努力了也未必有公平回報的社會?!钡补膭钏麄儭白呦蚴澜?,追求未知也不必害怕不同的文化”。溫柔的語調,通俗簡潔的語言,犀利地指向痛點。
在東大演講后,上野參加了如何理解入學祝辭的討論會,被男學生當面指出“利用入學典禮的場合闡述自己的思想,給人不好的印象”,
上野不緊不慢地回應:“你們覺得我不說那番發言就好了嗎?要是沒聽到那些話,就不會產生隔絕和對立了嗎?這些都是原本就存在的東西。我只不過是把原本存在的東西顯現出來了,就好像是石蕊試紙?!?/p>
上野總是以精辟的語言犀利回應質疑,就像有人認為女性主義就是厭男,就是不婚主義,上野都曾一一反駁。她在很多演講或采訪中都曾強調“女性主義絕不是弱者試圖變為強者的思想,女性主義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她不支持教條主義,她說:“女性主義者里面,有結婚的,有不結婚的,有生孩子的,有不生孩子的,并不是說不結婚的女性主義就更偉大,仿佛女性主義有三六九等之分,我認為這是一種教條主義。我心目中的女性主義,是追求自由的思想,只要自由自在地活著,怎么樣都可以。”
《好東西》電影截圖
上野千鶴子書單
《始于極限》中,鈴木涼美在給上野千鶴子的信中問道:怎樣才能把一個更值得活的世界交給妹妹們?邵藝輝或許已經在《好東西》中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我會好好活著,等你們長大,建立一個新的游戲。也正如邵藝輝用通俗的女性敘事與輕松戲謔的語言建立起一個理想的女性世界,那是一個不受傳統社會框架所規范,女性主義者是自我解放者,同時解放女人和男人的世界。
此番,跟隨邵藝輝的腳步,我們也再一同翻翻上野千鶴子的書。
《快樂上等》
前夫和小馬在餐桌前“雄競”的戲中,前夫哥為了炫耀抬高自己把《快樂上等》說成了《上等快樂》,“女性主義者”的自我標榜不攻自破。
《快樂上等》呈現了上野千鶴子與湯山玲子的9段辛辣對談,湯山玲子提及自己行動的源動力是快樂,上野千鶴子坦然道自己行動的源動力是憤怒,憤怒與快樂共同構成了《快樂上等》。
《無薪主婦》
《好東西》中小葉與小孩玩猜聲音游戲的一幕備受好評。被小孩聽起來像日月山川壯闊的聲音確實媽媽平時不被注意的做家務的聲音,收拾玩具、煎蛋、煮粥、拎著橙子落了一地......
就如在《無薪主婦》中上野千鶴子關于主婦這一話題展開了思考:“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特殊的勞動,維持著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勞動者卻在市場上被視為‘無業’且不被回報、不被評價、不被感謝,這項工作被人們稱為家務勞動,從事者大多是家庭中的女性?!鄙弦扒Q子強調家務勞動也是一種重要的勞動形式,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合理的回報,呼吁人們關注家庭主婦的權益和地位,家庭主婦應該是被尊重、被看見、被回報的社會勞動者。
《父權制與資本主義》
鐵梅乘地鐵下班時,手上捧著的書是《父權制與資本主義》,這是上野千鶴子最重要的學術代表作之一。
解放的思想需要解放的理論,上野千鶴子在書中闡釋了對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思考,作為更具學術性的一本著作,《父權制與資本主義》涉及到女性面臨的諸多外在社會環境。
《始于極限》
鐵梅的書架上就放著一本《始于極限》。
這本書耗時一年,記錄了兩位女性主義先驅——上野千鶴子與鈴木涼美(日本社會學家、藝人、作家、前AV女優)的十二次通信。包括工作、親密關系、男人、性、婚姻、獨立、自由等在內的12個主題,她們明明相差35歲,人生經歷完全不同,卻通過文字共同進行了一場巨大的自我剖析。上野在其中坦言:“我也走過了充滿羞恥和失敗的人生”。她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論功底,對鈴木涼美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困惑進行了回應和剖析,展現了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女性對于性別、人生、社會等問題的思考和探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思考維度和啟示。
《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
《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是上野千鶴子第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女性主義普及讀物,是上野千鶴子同田房永子就戀愛、性、婚姻與父母關系等議題方方面面的探討,既是一本已婚已育女性與未婚未育女性的對話,也是一位羞于表達自己女權主張者與一位女權斗士的對話。較之于《厭女》與《父權制與資本主義》,《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則更輕松有趣。
《厭女》
上野千鶴子的代表作之一,深入剖析了父權制社會中 “厭女癥” 的各種表現和內在機制。書中指出,厭女癥不僅存在于男性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中,也存在于女性自身的自我厭惡中。通過對教育、語言、職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分析,揭示了厭女癥在社會結構和文化觀念中的根深蒂固,以及它對女性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提出了一些打破厭女癥的思考和策略,對推動女性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性別平等意識的覺醒有著重要意義。
《我們去往何方》
如今女性主義的版圖已遍及世界。每個國家的女權發展,也都走出了一條擁有自身特色的探索之路?!段覀內ネ畏健纷屛覀兛梢粤私膺@段歷史,對當今被全球的女性主義浪潮所激勵、鼓舞的人來說,必定會成為一種助力。了解歷史對任何人來說,都能夠有所助益。那些我們視其為“傳統”或“天經地義”的東西,一律能在歷史之中找到起點和源頭,而事物一旦有開端,就必定有終結。
《一個人的老后》
上野千鶴子在《一個人的老后》一書中理性地討論了獨自老去可能遇到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案,既是辛辣的,幽默的,也是詳實的,可行的。
《近代家庭的形成與終結》
本書通過對近代家庭結構和功能變化的研究,分析了家庭在社會變遷中的角色轉變,以及這種轉變對女性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探討了近代以來家庭從傳統的大家庭模式向核心家庭模式的演變過程,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性別權力關系變化,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重構和面臨的新問題。
《女性的思想》
這本書闡述了女性在社會中所面臨的各種思想困境和挑戰,探討了女性如何在父權制文化的影響下形成自我認知,以及如何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構建屬于女性自己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鼓勵女性以更加獨立、自主的姿態去思考和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