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士2》要上映的消息傳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24年前的《角斗士》已經完整敘述了一位英雄的人生傳奇,導演也已經把該表達的都表達了,再拍一部續集,會不會是狗尾續貂?
《角斗士2》海報
《角斗士2》豆瓣評分為7分,前作《角斗士》則有8.6分
事實上,本片很容易給觀眾留下這種印象,因為不管是它的敘事結構還是劇情走向,都和前作高度相似。直到電影的中段,都讓人感覺新意不足、段落老套,甚至可能會讓觀眾產生懷疑——難道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真要晚節不保了?
但隨著保羅·麥斯卡飾演的漢諾,也就是路奇烏斯重拾父親馬克西蒙斯的寶劍與盔甲,丹澤爾·華盛頓飾演的馬克里努斯走上奪權篡位之路,本片終于進入了劇情的高潮,導演的用意也徹底“圖窮匕首見”——原來,老導演是在借古喻今,用一整部電影抒發內心的擔憂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角斗士2》劇照
或許首先應該為導演解釋幾句,因為已經有不少網友在平臺的評論區吐槽了影片的諸多不合理之處。其實,熟悉前作或者說了解導演創作風格的朋友一定也知道,老雷從來就對歷史考證沒有多少興趣。之前的《拿破侖》就因為諸多細節與歷史不符引發爭議,至于本片中的古羅馬人在咖啡館里看“報紙”之類的情節,也不會讓人太過意外。
老雷把話說得很清楚,如果有觀眾是歷史愛好者,就該去看歷史書,而不是來看電影。講得對不對暫且不論,但我們確實應該嘗試去理解導演的創作動機,否則只會形成雞同鴨講的局面。
《角斗士》中的故事就和真實的歷史貨不對板,但為什么當年的我們卻會被其中的英雄氣概感染、觸動?因為電影中的馬克西蒙斯既有柔情的一面——他總是在思念遠方家鄉的妻子、兒子,也有堅強的一面——他永遠把深愛的羅馬放在第一位。更重要的是,在奧勒留把羅馬托付給他后,他愿意扛起這份責任,而把兒女私情放在一邊。
《角斗士2》劇照
世紀交替之際,商業社會的浪潮來勢洶洶,無人可以幸免。華金·菲尼克斯飾演的康茂德與其說是一位野心家,不如說是一個被欲望吞噬的可憐人。他渴望得到父親以及羅馬人民的“愛”,卻又不能像馬克西蒙斯一樣堅強,所以他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對權力和物質的爭奪上。看出來了吧,老雷哪里是在講述史詩,他從來就是在給現代人創造“警世恒言”——電影中高喊的“榮譽”,哪里是給古羅馬人聽的?
在《角斗士》的結尾,馬克西蒙斯成功地殺死暴君,還政于民,這可以被視作老雷對未來美好的祝愿。但二十多年的時光匆匆而過,世界有沒有變得更好呢?顯然,老雷的心中有一股憤懣之氣。這就是為什么他要再次召喚路奇烏斯重走英雄之路,希望他能再次扭轉乾坤。
但不要以為本片只是對《角斗士》的簡單重復。如果說康茂德是被欲望遮蔽雙眼的可憐人,那么本片中的馬克里努斯顯然有更強的迷惑性。不少觀眾盛贊丹澤爾·華盛頓的魅力,甚至同情馬克里努斯的人生經歷,認為要不是因為主角光環,他本來也可以成就一番偉業。
這恰恰就是老雷最擔心的地方。馬克里努斯本身也是從受壓迫的社會底層一步步爬上議員的位置,他所信仰的絕不是奧勒留和馬克西蒙斯所堅守的“榮譽”,而是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強權法則。就此而言,他是比康茂德更危險的存在——“奴隸不會因獲得自由就滿足,奴隸還想擁有自己的奴隸”。
《角斗士2》劇照
行文至此,我們應該也就能體會到老雷的心境。電影中的羅馬在不斷擴張,但又不可避免地趨向衰落,元老院失去了為民代言的初心,漸漸淪為權力斗爭的場所。至于角斗場,也不再有見證榮譽的功能,只不過是娛樂大眾,提供感官刺激的地方。如此看來,電影里兩代人所追逐的“羅馬夢”,或許只是現實中老雷的“美國夢”。在虛構的古羅馬史詩里,老雷什么都沒說,但又好像什么都說了,在一個又一個隱喻和影射中,浸透著老導演的時代焦慮。
有人說,《角斗士2》不再有《角斗士》的壯懷激烈、斗志昂揚,有的只是專屬于老人的英雄遲暮和一聲嘆息。這樣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我們又不該小看老雷的眼光和胸懷。
在本片的結尾,阿卡修斯的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馬克里努斯身后同樣虎視眈眈,但一場大戰終究沒有打響,兩軍將士只是靜靜地注視著路奇烏斯和馬克里努斯的對決,而沒有利劍出鞘,大動干戈。
《角斗士2》劇照
這不由令人聯想起前作的結尾,在康茂德大聲呼喊著要求部下把寶劍遞過來時,在場的士兵也只是靜靜地看著,沒有任何行動。你可以說這是老雷一貫推崇的“榮譽”,但我們更可以看出老雷濃厚的人文情懷——他仍然堅信,每一個普通人最終仍能明辨是非,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會被野心家的豪言壯語輕易迷惑。
路奇烏斯倒在水下,馬克里努斯的劍卻始終穿不透馬克西蒙斯留下的鎧甲,這大概就是本片最明顯的隱喻——總有一些價值觀是無法被摧毀的,總有一些英雄的事跡是不會被人們所遺忘的。不再意氣風發的老雷,和那個群英薈萃的好萊塢大片時代,確實已經離我們遠去,但總會有人時不時回憶馬克西蒙斯留下的傳說,那也就足夠了。
據說,《角斗士2》還會有四個小時的導演剪輯版,這個傳言目前并未得到證實,但從老雷的職業生涯看,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在3分鐘的短視頻都被許多人嫌棄節奏太慢的當下,還會有多少觀眾愿意為老雷買賬呢?
在影片的最后一幕,路奇烏斯再次來到競技場,手握塵土,深情呼喚:父親,請回應我。和前作一樣的主題音樂再次響起,讓人不勝感慨。但愿,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那些深愛電影藝術的人都能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