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松子寫在住所墻上的一句話,侄子阿笙看得出神。
他從未見過姑姑松子一面,今日受父親所托來整理幾日前死于公園的姑姑的遺物。
極其破亂的公寓和奇怪的鄰居讓阿笙不由得好奇姑姑的死亡,在他的探索下,松子的一生就這樣徐徐展開......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松子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有一個對她極其嚴厲的父親、體弱多病的妹妹和正直的弟弟。她在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中學老師,卻為了保護偷錢的學生龍洋一而反被他誣賴為盜竊犯,遭學校辭退。
松子將一切歸咎于自己體弱多病的妹妹的身上,于是選擇離家出走。失去一切的她感到迷茫并希望通過愛情來治愈自己的生活。
她與一名作家同居,卻常遭拳打腳踢,甚至被迫賣身,這段感情以作家的自殺告終。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她做情婦,最后卻被男人告知對她只是利用,從未有過真心。
她去風俗店賣身,用苦苦攢下的積蓄投資新男友的項目,卻被騙得體無完膚。走向絕境的她控制不住地揮起了手中的刀,結束了男人的生命。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她打算輕生之時卻再與一位理發師一見鐘情,平淡美滿的生活被找上門的警察打破。可惜八年牢獄后理發師也已經有了美滿的家庭。
絕望之際,她竟與以前幫助過的學生龍洋一重逢,再次墜入愛河。男人是黑道賭徒,日漸暴力地對待松子,最終以入獄結束了這段關系。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松子在男人出獄的那天捧著花迎向他,卻被打倒在地,男人倉皇而逃。
一生被嫌棄的松子就這樣開始自暴自棄。她窩在骯臟的公寓里,變得邋遢肥胖,徹底喪失了對生活的渴望。
中島哲也獨特的視覺風格:荒誕的超現實感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由日本知名導演中島哲也執導,他出生于1959年,代表作還有《告白》和《下妻物語》等優秀影片。他的作品以獨特的視覺風格著稱,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
導演中島哲也
在中島哲也眼中,色彩總是鮮艷和強烈的。他喜歡使用明亮的色彩來營造一種夢幻或超現實的氛圍,同時又通過色彩變化來反映角色的心理狀態和情感波動。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每當松子幸??鞓窌r,場景總是充滿濃郁高飽和的暖色調,讓人感覺置身于兒童彩色蠟筆畫中的世界。我們常常能看到美麗的自然景觀,包括陽光、花朵、大?等,整個屏幕被溫暖所包圍。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與此同時,中島哲也經常穿插一些超現實風的動畫場景,給觀眾一種卡通片的觀感,進一步烘托快樂的情感和童真的氛圍。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而每當松子失落沮喪時,畫面就會轉變為暗淡、陰沉和明度極低的藍色調來體現陰郁的情感。例如松子每每回憶童年家庭,以及被情感傷害的瞬間。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這兩種極端的色調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卻在中島哲也高超的敘事能力下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并不會因為不斷的變化而產生不適的觀感。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為了在視覺上帶來更大的沖擊,大量的孤立鏡頭也時常被中島哲也使用。我們經常能看到松子被置于空曠的場景中,顯得格外渺小,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突出本片喜劇外殼下的悲劇內核——
孤獨和對愛的渴望。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中島哲也對“愛”的雙重探討
通過松子一生的經歷來看,中島哲也在影片中含括了兩種對愛的討論,它們分別是外部的愛和自我的愛。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從外部家庭的角度來看,松子原生家庭中父愛的缺失就是她悲劇的導火索。
松子的父親從小就將所有的愛投入給了體弱多病的妹妹,對松子異常嚴格和不茍言笑。為了討父親的開心,松子不斷地扮丑做著同一張鬼臉,結果導致一生無法擯棄這個下意識的動作,常常成為外人眼里的笑話。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被學校開除后,松子一次也沒有渴求過家庭的溫暖,而是因為害怕面對父親直接選擇遠走他鄉。
這樣的成長環境導致松子一生都在尋求被愛和被認可的機會,將他人的愛放在了需求的第一位,而不是對自己的愛。它在松子的心中埋下了深深的孤獨感和自?感,長遠地影響了她對愛的理解。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離家出走后,松子將精神全部寄托在感情生活上,迷失了自我。即使被毆打、羞辱、逼迫,松子一次都沒有萌生過離開的念頭。她還會這樣告誡自己:
“就算被打也比孤獨一人好”。
她極低的自我價值感總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又悲哀。因為缺愛,她寧愿犧牲自我來換取他人給予的價值和需求感。
每一次被男友拋棄,松子都覺得自己的生活徹底完蛋了,直至下一個男人的出現。影片諷刺了自我之愛的缺失導致的松子悲慘和荒謬的一生。因此有一個問題貫穿全片: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所有人都覺得松子是討厭的,是不正常的。對于現代女性來說,她可以被稱為“戀愛腦”和“討好型人格”的典范,一生都在為了愛情犧牲自我。
而在遇到生活中種種問題時,觀眾又會對她的處事方式感到“厭蠢癥”犯了。被嫌棄的松子無疑是能夠被當作人生最大的“反面教材”而存在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侄子阿笙卻在影片的最后這樣說道——他認為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給予了多少。對于松子的故事來說,這個回答呈現了一個極其另類的解讀。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縱觀全片,松子的一生總是在不計回報地為他人付出。她會平等地給每一個人無限的愛、信任和不離不棄的包容。她的愛雖然不被珍惜,但也曾照亮了許多人的內心。
正因為常人對自我價值普遍會存在的許多顧慮,導致我們都無法做到像松子這樣去不計回報地愛別人,所以在當下崇尚理智、回報和邊界感的社會,松子這樣的人格又是極其珍貴的。
中島哲也用電影打開社會議題
這并不是中島哲也第一次在作品中觸及社會話題,他一直非常擅長批判人性和陰暗的社會現象。
除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對孤獨的探討,他的另一部作品《告白》里的角色也都在某種程度上被孤獨包圍。
《告白》講述了一位女教師在女兒被學生殺害后,通過精心策劃的復仇揭示人性黑暗和社會冷漠的故事。
《告白》海報
女主角森口為了復仇走向了孤獨的道路,再也無法與社會產生聯結。她像松子一樣處于社會被遺忘的邊緣,展示了現代社會中人際關系的疏離感,強調了個人在社會中所感受到的孤獨與無助。
《告白》劇照
在《告白》中,家庭關系也表現得錯綜復雜。施暴者正是因為母親的過度溺愛與父愛的缺席才一步步淪為了暴力的化身,再一次揭露了家庭之愛對青少年成長的深刻影響。
相似的社會問題也在中島哲也的其他無數作品里存在,形成了他代表性的風格。
中島哲也專屬的黑色幽默
雖然中島哲也的作品里充斥著悲情元素,但縱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們能夠發現它并不能夠被歸類于單純的悲劇。它還融合了音樂劇、動畫和喜劇的元素,保留了一種荒誕和諷刺的黑色幽默。
雖然影片圍繞松子一生的悲慘事跡展開,卻時常通過滑稽的表現手法將這些痛苦事件處理得帶有喜劇色彩。就像每每緊張時松子會擺出的鬼臉,以及被毆打時滑稽地留下的鼻血,這些悲喜交織讓觀眾在感到心酸的同時,也會忍不住發笑。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音樂劇元素的融入則與故事的悲慘基調形成鮮明對比。全片中頻繁地出現了音樂劇式場景和歌舞表演,這些明亮、歡快的場面與故事的悲劇內核產生了強烈的反差。
每當松子對幸福生活有幻想時,影片就會突然切換到絢麗的歌舞場景,隨后在現實給松子當頭一棒。這不僅凸顯了想象與現實的極端差異,也會讓觀眾覺得滑稽,加深了敘事的黑色幽默感。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松子有一首常常哼唱的歌叫做《彎彎腰,挺挺背》。每當她失落時,她都會孤獨地唱著這一首歌。溫暖歡快的歌詞和曲調與松子所處的壓抑情境是極度不符的,它還凸顯了松子力求積極挺背的態度與現實無法避免的殘酷。
可以說,音樂劇元素的融入不僅增添了影片的娛樂性,也加深了故事的諷刺意味。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類型的融合加上中島哲也夸張的視覺風格,使得《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并沒有消極地展示松子悲慘的人生,而是以詼諧的方式去淡化悲傷,打造一種對生活頑強的拼搏感。不論生活有多少挫折,我們都應該樂觀地面對——這也是中島哲也最想向我們傳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