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萬科位列第一,中國恒大、碧桂園分列第二、第三位。融創中國排名提升較大,位列第四;中國海外發展排名與上年一致,位列第五;保利地產排名下降兩位,排名第六。華潤置地、龍湖集團、新城控股和富力地產分列第七至第十位。
據測評研究報告顯示,從核心測評指標來看,2019年上市房企總資產均值為1409.37億元,同比上升25.67%;房地產業務均值為270.00億元,同比增長34.39%;凈利潤均值為28.68億元,同比增長11.94%;資產負債率均值同比上升1.87個百分點至69.96%;凈負債率均值同比上升3.25個百分點至95.77%。
經營規模穩步增長企業資本估值向下
2019年上市房企總資產均值、凈資產均值、房地產業務收入均值都呈現同比大幅增長。
從上市房企總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19年末,總資產超過千億的房企有57家,約占上市房企總量的28%,超過3000億的企業22家,約占上市房企總量的11%。
其中,超過萬億的企業有5家,依次是萬科、恒大、碧桂園、保利和綠地。銷售金額方面,碧桂園、萬科、恒大、融創等上市房企繼續保持領先優勢,穩居規模優勢房企行列。
經營規模雖穩步增長,企業資本估值卻有所降低
報告顯示,2019年A股房地產板塊表現弱于港股內房股板塊,這是因為香港上市的地產股大部分是龍頭房企,當前市場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加速,資金更青睞龍頭房企。
從估值來看,近兩年,滬深上市房企和在港上市房企估值水平接近一致,2019年在港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小幅上升,但平均市凈率有所下降,依次為8.19倍、0.85倍,滬深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與市凈率分別為7.65倍和0.91倍,同比均有所降低。
負債比率小幅提升行業利潤增速下滑
2019年房地產企業負債水平保持穩定,償債風險在可控范圍之內。從長期償債能力看,2019年末上市房企資產負債率均值為69.96%,較2018年上升1.87個百分點;凈負債率均值為95.77%,較2018年末上升3.25個百分點。
從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分布上看,2019年約25%的企業資產負債率低于60%,約16%的企業資產負債率處于60%和70%之間,約26%的企業資產負債率處于70%和80%之間,約27%的企業資產負債率處于80%和90%之間;另外6%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高于90%。
負債比率小幅提升的是,行業盈利增速再次下滑。
2019年上市房企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9.50%,較2018年下降0.30個百分點;總資產凈利率均值為2.18%,較2018年上升0.18個百分點;總資產報酬率均值為4.74%,較2018年下降0.03個百分點。
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大盈利效率指標與2018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表明當前市場進入了平穩發展時期。但從絕對盈利規模和相對盈利能力來看,絕大部分房企盈利規模介于100億元以下,資產回報率介于0~10%之間。
33家房企存貨超千億
2019年末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均值分別為0.33、0.28和0.20,較上年數據略有小幅下降。
同時,截至2019年底,上市房企存貨總計13.99萬億元,其中存貨超過1000億元的有33家,較去年增加4家;超過3000億元的有10家,分別為恒大、碧桂園、萬科、中海、保利、華潤、綠地、融創、龍湖和招商蛇口。
另一方面,從各類型上市房企表現看,高速周轉型企業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均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三項指標分別為0.59、0.46、0.35;平穩經營型企業三項周轉率均值分別為0.38、0.31和0.22;落后經營型企業各項經營效率指標則低于總體均值水平。
堅持深耕主業 多元布局垂直下沉
盡管一再從提“聚焦房地產金融風險,堅持住房居住屬性”,“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地方因城施策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融資政策逐步收緊,市場對房地產板塊的關注度不如前些年來得大。
但對房地產企業來說,多數上市房企仍繼續堅持主業深耕,大多數上市房企第一主營業務依舊為地產開發。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占總營業收入分別大于70%的上市房企數量,合計占比約達到了65%。
從戰略趨勢來看,上市房企多圍繞“1+X”,即聚焦主業,多元業務協同的方向發展,更加重視集團健康、可持續發展,針對多元業務的布局更加審慎,“增利潤,降負債”受到上市房企的關注。
在多元業務方面,上市房企進軍方向多數以圍繞房地產上下游業務為主。其中,物業管理行業規模穩步增長,商業地產多數實現正向增長,酒店及相關、裝修、文旅城運營、園區開發運營等業務,上市房企布局較少,規模有待增長??傮w來看,上市房企的多元業務正在不斷垂直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