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近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與日本歷史研究學者合作,公開了一批最新發現的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相關檔案資料,為七三一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研制細菌武器和實施細菌戰等罪行增添了新鐵證↓↓↓
七三一部隊職員表等資料首次被發現
此次公開的檔案資料名為《編制(編制修改)詳報》,由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于1940年制作,現存于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日本學者、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松野誠也近期發現了這份檔案資料,并將影印版帶到了中國。
松野誠也:這份資料是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所藏的資料,是1940年9月30日關東軍向日本陸軍中央提交的關于部隊新編及改編的詳細報告,在當時的日本陸軍中,這份報告被指定為最高機密。
松野誠也介紹,這些資料包括《關東軍防疫給水部軍官高級文官職員表》《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判任文官同待遇者職員表》等,其中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即七三一部隊的職員表中,包含了七三一部隊內部各部門名稱以及職員姓名。這是七三一部隊各部門信息首次從日本戰爭期間的官方檔案資料中得到證實。
據《關東軍防疫給水部軍官高級文官職員表》顯示,七三一部隊于1940年8月22日完成改編,本部劃分為第一至第四部、總務部、資材部、教育部、診療部共8個部門。
其中,第一部負責各種細菌的研究、培養和收容受試者的特設監獄的管理;第二部負責細菌武器的開發、野外試驗和跳蚤的繁殖、飛行隊的管理;第三部負責細菌炸彈彈體的制造;第四部負責各種細菌的培養和疫苗的生產。
新公開資料顯示七三一部隊惡性膨脹的開始
這些資料中顯示,改制后的七三一部隊管理層人員編制有所增加,并多以醫學類方面人員為主。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介紹,檔案資料所記錄的1940年編制修改是七三一部隊發展歷史上的重要節點,七三一部隊的規模體量從此開始逐步變大。
金成民:這批檔案資料的發現十分重要,是七三一部隊產生、發展過程當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真正膨脹的開始。管理層也就是低級軍官和高級軍官編制人數合計達到了455人,1936年關東軍防疫部時管理層編制人數只有70人,這意味著日本最高層確定了七三一部隊規模、體量的變大,這支部隊所謂的業務在戰爭中發揮的功能性得到了日本高層的重視關注和支持。
金成民表示,從新公開的七三一部隊職員表的人員構成來看,醫學家和工程師在部隊中占據很高的位置,這是為了滿足進行細菌武器研制、生產以及實施細菌戰的需求。
金成民表示,這次發現的職員表、以前發現的七三一部隊的構成人數,以及后來發現的留守名簿,能從頭到尾真正地把七三一部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關鍵發展、惡性膨脹到最后滅亡的全過程給大家一個交代。這是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接下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將和日本相關學者進行合作,對這份檔案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整理。同時,該檔案資料將于近期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國際和平資料館進行公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