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一網友發布視頻稱,4月26日下午其家屬3人駕駛問界M7新能源車在山西運城夏縣高速行駛時與高速灑水車追尾,后車輛起火致3人不幸遇難。此事迅速引發社會關注,人們對這款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提出質疑。問界官方回應稱,事故車輛的安全氣囊和動力電池包均運行正常,但對于具體的事故原因和救援過程并未做出詳細說明。
近年來,隱藏式門把手已成為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的標配,其簡潔時尚的設計備受青睞。但在問界M7事故發生后,這一設計的安全性引發爭議。有分析指出,在汽車發生碰撞后的極端情況下,如果隱藏式門把手未能自動彈出,可能會影響救援。而一些車企的應急指南,也并未被車主充分了解和掌握。
事實上,早在2019年,美國就曾發生過類似事故。一輛特斯拉汽車撞擊起火后,消防員因無法及時打開車門,導致司機不幸身亡。這起案件引發了對特斯拉隱藏式門把手設計缺陷的訴訟。業內人士呼吁,車企應加強與消防部門的溝通,在設計創新的同時,更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突發情況下的應急處置。
完善標準規范,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問界M7事故再次凸顯了智能汽車安全監管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目前,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隱藏式門把手設計尚無統一標準,不同品牌和車型各不相同,給應急救援帶來困難。專家建議,主管部門應盡快制定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規范車企的設計生產行為。同時,還要加大對消費者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
另一方面,消防等救援力量也要與時俱進,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特點,學習掌握新的救援技能和裝備。成都消防部門透露,他們已經開始了解各車企隱藏式門把手的開啟方式,研究碰撞事故的應急處置預案。這為其他地區消防部門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只有企業嚴把安全關,政府強化監管,消費者提高警惕,救援力量與時俱進,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悲劇的發生。
問界M7事故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生命的悲悼,更是對汽車安全的嚴肅警示。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唯有以人為本,在安全與時尚之間找到平衡,才能讓出行更美好。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