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青年節將至,向平凡又動人的青春力量致敬!
    佚名
    2024-04-28 15:10:47
    0

    一些醫院不愿收“復雜病人”了_醫院使病人康復怎么形容_醫院希望病人多

    ①顧俊在集拼倉現場通過系統登記情況核實貨物相關信息。②張崇清(左)、劉艷東(中)和王振偉(右)在施工現場巡查。③鐘麗萍在幫村民量血壓。④馮濤在機房檢查網絡信息系統運行情況。⑤時鳳軒與設計人員在溝通直播方案。受訪者供圖(制圖:李晗)

    編者按

    不論是在偏僻的山區,還是在艱苦的高原,在廣闊的鄉村,在企業的一線,我們總能看到年輕的身影,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用點滴之力彰顯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五四青年節來臨之前,我們走近一批普通的年輕人,傾聽他們平凡又動人的青春故事。

    ——————————

    在偏僻大山里儲存快樂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姍姍 記者 陳鳳莉

    4月21日下午6點,鐘麗萍走出云南省初級藥士考試考場,露出她標志性的微笑,黝黑的右臉頰上的那顆痣,隨著臉部浮動雀躍了起來,爽朗的笑聲連同著哈尼族獨有的問候語,通過手機屏幕傳至外婆那端。

    1996年出生的鐘麗萍在距離她家僅有1公里的村衛生室住了7年。若不是考試或培訓,她鮮有這樣的機會走出大山。手機里不斷彈出的消息讓她還沒來得及沉醉于霓虹燈下,便和同伴匆匆驅車3個多小時,趕回緊挨著緬甸的大山深處,那里有等待她醫治的村民。

    鐘麗萍是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哈尼族鄉巖因村的一名青年村醫。為了在偏僻的大山里實現快速出診,身高只有153cm的她學會了騎摩托車。遇到崎嶇路段時,她用隨身帶著的鋤頭清理路障,也曾推著摩托車走6公里多的山路。若遇下雨,鐘麗萍走得更加緩慢了,稍不注意,車輪和鞋子就陷進泥里。近兩年,村里修起了水泥路,才方便了不少。

    “出來量血壓、測血糖咯……”鐘麗萍騎著摩托車趕到距離村衛生室10多公里山路的村寨里,拿著喇叭,挨家挨戶敲門通知。這個時節,正值村民采茶、砍甘蔗和種水稻,為了趕在村民出門勞作前完成入戶隨訪,鐘麗萍特意比平時早起了1個多小時。

    不一會,村子路中央聚集了三五個等待做檢查的村民,他們熱情地拿出瓜果,喊著鐘麗萍哈尼族的名字“mengpa”。彭娜發今年67歲,患有腦梗。她的孩子在城里打工,因為住得遠,不便去村衛生室使用醫保卡買藥,鐘麗萍每次都自費購買降壓藥、尿不濕等送來。

    據鐘麗萍介紹,巖因村有8個村寨,2000多名村民,多為拉祜族、哈尼族和傣族人,村子里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求學、務工,留在家中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為了及時了解他們的病情,鐘麗萍每個季度的入戶隨訪和日常衛生健康知識宣講都格外認真,她認為這“是問診更是陪伴”。

    鐘麗萍的工作節奏始終是跟著村民勞作、生活的習慣走。傣族村民愛吃生肉,她今年便收集了200多份糞便送去做土源性線蟲病化驗;雨季時,村民易受涼拉肚子,她要提前備好相應藥品;務農時,一些村民意外被馬蜂蜇或農藥中毒,她總是反復宣傳自救知識;搬運重物時,村民們習慣將籮筐的袋子撐在腦門上,導致許多人的脊椎和關節疼痛,她便開始學習針灸、拔火罐等中醫理療技能;村里人喜歡喝酒,患有腦梗等慢性病的村民成了她重點關注的對象……

    村衛生室的大門全天開著。和城里預約掛號、按照順序就診的方式不同,這里閑的時候,沒有一個病人候診;忙的時候,病人扎堆擠在診室、藥房、治療室以及觀察室內外。問診、開藥、收費、打針、輸液、針灸……鐘麗萍像陀螺一樣圍著病人轉。一天下來,她在幾十平方米的衛生室里能走上萬步。

    在日復一日的問診治病生活里,鐘麗萍偶爾會遇到驚險時刻。

    去年,一位婦女突發疾病,縣城的救護車最快也要1個小時趕到,鐘麗萍來不及多想便自駕將她送往縣醫院,原本30-40分鐘的路程只開了20多分鐘。直到辦理完住院手續后,鐘麗萍才感到后怕。

    一天凌晨2點多,鐘麗萍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衣服還沒穿好就被拉上車往村民家里奔去。原來,一個孩子突然抽搐暈厥,家里長輩不愿去醫院,還喂偏方土藥,導致病情加重。

    一個晚冬的深夜,來自緬甸的娜迫即將臨盆。她不會說漢語,且醫療衛生意識不足,也不愿去醫院,堅持在家生產。

    “在半路就生了,情況很危急,產婦情況也很不穩定?!辩婝惼籍敿礇Q定送往縣醫院。母女平安后,鐘麗萍還被邀請為孩子取名。

    鐘麗萍為村里很多孩子取過名字,像她的姨媽張惠仙一樣。

    在鐘麗萍返鄉前,巖因村很多年都只有張惠仙一個村醫。

    那時,村里的路比現在難走得多,張惠仙去寨子里打疫苗,要走上兩三天。

    1999年9月,張惠仙回巖因村,是遵照母親鐘布霞的意愿。鐘布霞的丈夫在張惠仙出生前幾個月,就因急性闌尾炎去世。那時村子里沒有村醫,去縣城醫院要走上3個多小時,如今看來只是一個小手術就能解決的疾病,卻讓一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這件事讓鐘布霞對村醫有了執念,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下這份責任。

    鐘麗萍讀衛校也是外婆決定好的,這和她原本的警察夢“背道而馳”。畢業后,她先是在鄉鎮衛生院工作了近一年,但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參加鄉村醫生考試。迫于生計,她在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做了2年多的協警,其間也做些兼職維持生活。

    2017年,《“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發布,要求農村每千服務人口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在政策的感召下、在外婆和姨媽的期盼中,鐘麗萍成為巖因村第二位村醫,并經過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兩場硬仗,快速成長起來,開始獨當一面。直到2022年00后鄉村醫生定向委培生張娜妥到來,鐘麗萍的工作壓力才有所緩解。

    鐘麗萍返鄉,外婆鐘布霞是極其歡喜的。她告訴記者,村醫責任重大,外孫女住在村衛生室更方便醫治病人,因此“家里沒有給她準備床”。

    如今的村衛生室由幾間平房組成,前身是巖因村小學。院子里有一塊空地,鐘麗萍在上面種滿了她喜愛的花和果樹??盏刂虚g還有一座由愛心人士捐贈搭建的簡易涼亭。在早上第一個病人來之前和晚上最后一個病人離開后,鐘麗萍喜歡泡一杯熱茶,坐在院子里看著陽光灑落在花朵和樹葉上,或和一只被喚作“福崽”的小狗嬉戲。

    和每一個返鄉的青年一樣,鐘麗萍也有過“要不要走出去”的想法。

    前兩年,村衛生室連自來水都沒通,鐘麗萍要去2公里外的水井挑水吃。村醫收入不高,遇到工資延遲發放時,連生活都成難題。每到深夜,村衛生室安靜下來,只有蟲鳴和月光陪伴。鐘麗萍并不是喜愛熱鬧、追求物質的姑娘,但極致的孤獨還是讓這個年輕女孩感到不適應,“幾乎快抑郁了”。

    一天晚上,她疲憊地躺在村衛生室的單人床上思考許久,猛地起身,大聲說“我得快樂起來”。響亮的聲音刺破黑夜,沒有人聽到她的“決心”,除了她自己。

    從那之后,鐘麗萍開始在院子里種花、種樹,還買了一整套的茶具。在忙碌過后,她會獎勵自己一杯好茶。她用廢棄的課桌當灶臺,學著做美食犒勞自己,把自己養胖了近20斤。最重要的是,她開始鉆研醫療知識,學會根據村民實際情況制定問診方法。

    鐘麗萍也學著走進村民心里,她常常主動去陪老人聊天?,F在,還有村民專程走幾里地來村衛生室找她說話。許多孩子都害怕醫生,但巖因村的孩子卻喜歡來和鐘麗萍玩。

    大城市人為尋找“詩和遠方”而短暫“躲進”的大山,鐘麗萍觸手可及。生性不愛被約束的她,甘心被拴在巖因村;不愛背包的她,卻能背著裝有聽診器、血壓計和急救藥物的灰白色藥箱翻山越嶺。她沒有心力思考遠方,只是用最笨的辦法過好近處的生活,慢慢儲存快樂。

    “外出學習培訓時,也會羨慕同齡姑娘光鮮的生活,但是仔細想想,我和她們一樣,都在通過自己的力量踏實地做事情?!辩婝惼己髞聿琶靼?,她和姨媽的村醫道路看似是“被逼的”,但其實是性格和意愿所決定的。

    一些愛心人士了解了鐘麗萍的事跡后,自愿捐款捐物資助鐘麗萍外出培訓提升、支持村衛生室發展,雯子(化名)便是其中一位。

    4月22日下午2點多,雯子給鐘麗萍發來一個總價值6000多元的募捐清單,上面寫著醫用床單8套,電針治療儀、輪椅各1個,針灸針100盒……雯子計劃用2天的時間完成募集。這些都是村衛生室急需的物品。

    雯子評價鐘麗萍“心很純粹,也很感性”?!澳軉拘讶诵牡诐摬氐拇髳?,并傳遞下去”。村醫收入不高,有時候不得不擠出時間去采茶、采蜂蜜來增加收入,但鐘麗萍仍然會借錢給家庭條件不好的病人,并且從未想過要回來。村衛生室的藥款也是靠她貸款支付的。

    去年,鄉衛生院啟動代付藥款機制,以緩解村醫經濟壓力。鐘麗萍期待,“鄉招村用”的政策能在瀾滄縣落地。到那時,村醫有了編制和五險一金保障,相信會有更多的青年人回到村子里當村醫。

    ——————————

    時鳳軒:“賣貨”有一套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璐璐 記者 陳鳳莉

    時鳳軒“賣貨”很有一套。

    “銷售水果、糧食這些原生態農產品,我們就把直播間設在生產源頭,增加觀眾的好感和信賴度,產品也比較容易賣出去?!彼f。

    作為黑龍江起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時鳳軒把龍江產品賣向了全國。

    時鳳軒是一名返鄉創業青年,從哈爾濱體育學院畢業的他最終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經過廣州、杭州等地的考察調研,2016年,他在哈爾濱成立了自己的直播公司。

    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小朱家村的田地,是時鳳軒眼里天然的直播間。

    去年開鐮,為了讓觀眾第一時間感受豐收的喜悅,村民程連坤站在稻田里聲情并茂地向直播間網友宣傳鄉村旅游,講述稻田大米的文化故事。

    程連坤所在的小朱家村自然條件優越,如何讓資源稟賦的村子“走出去”一直困擾著他。參觀了時鳳軒的公司后,他決定大膽擁抱直播電商。

    “我的爺爺當年是村支書,帶領村民開荒造田,爸爸開辦農家樂,受他們的影響,我對稻田有很深的感情,要把長輩們對家鄉的愛傳承下去?!背踢B坤說。

    時鳳軒的直播電商給小朱家村帶來了機會。

    通過直播電商培訓,時鳳軒為小朱家村打造“鄉村地域名片”,帶動小朱家村的特色產業,幫助程連坤實現產品適網化升級,搭建線上自營旗艦店,打造小朱家村“石板大米”特色品牌。

    “剛開始直播就賣了上萬單。農民不用像之前那樣擔心產品賣不完浪費的問題,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背踢B坤說,直播讓小朱家村廣為人知,形成示范典型?!笆宕竺住币脖粠У街袊鴩H旅游交易會、第十屆中國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等展銷會上。

    這為小朱家村吸引了大量游客。米業加工產生的大米衍生品、特色種養的江鴨蛋、地瓜和花生等農產品深受游客喜愛。村里還陸續開了9家農家樂和家庭旅館,每年吸引近15萬名游客前往。如今的村子正由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

    時鳳軒還帶動了勞動就業。

    “千村千品助萬農”“黑龍江網絡直播助力龍江鄉村振興”……他重點打造兩個直播電商共享基地,不少農村青年通過鄉村電商平臺開設網店,代理產品或者自創產品進行銷售;幫扶殘疾人士線上直播,月收入4000余元。

    “喜歡逛吃、有表現力的就作為探店達人出鏡工作,需要顧家的寶媽想兼顧家庭和事業的就承擔客服工作?!睍r鳳軒說,針對不同的青年群體,公司有不同的崗位。

    公司還和黑龍江當地多所高校合作,建設教學試驗基地,定期培訓高校內對直播電商感興趣的學生,培養年輕人走上電商崗位。

    ——————————

    “磕”下義烏小商品“拼箱出運”難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4月10日,在浙江省義烏市鐵路口岸集拼倉內,一批即將運往美國的日用百貨在完成理貨入堆并報關申報后,等待海關放行指令。

    接收到海關指令后,操作手立即通過集拼倉系統定位到貨物具體所在位置,幾分鐘內即將貨物移至查驗區,海關完成查驗后正常裝箱,全程僅用時30分鐘。

    在兩年前,想要解決這類問題,至少要花費半天時間。而讓這項工作提速的是一群平均年齡27歲的年輕人。

    被稱為“世界超市”的義烏始終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窗口之一。7年前,顧駿大學畢業后就服務在義烏外貿一線?!半S著新興貿易業態的快速發展,義烏出口貿易集裝箱貨物呈現小單化、高頻次、包裹式的特點。為降低運費,商戶通常采用拼箱的方式出運,一個集裝箱可能由25-30名貨主的貨物集拼而成?!彼f。

    2021年,顧駿擔任義烏國際陸港集團鐵路口岸公司招商拓展部副經理。在與同事們進行市場調研時,他注意到“拼箱出運”的痛點。

    拼箱雖然分攤了運費,卻衍生出新問題。傳統模式下,采用“先裝運后查驗”的監管模式,如果其中某一個客戶提供的報關資料不準確,無法通過海關查驗,會導致整個集裝箱貨物滯留,不僅產生虧艙費用,還影響海外客戶按期交付,產生賠付費用,甚至導致自身信用缺失、客戶流失。此外,因查驗需要二次裝卸貨物,不僅產生了二次裝卸成本,掏箱難、查驗找貨難、重新裝運難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經過多次會議研究,大家提出,既然問題是裝箱后查驗難度大,那是否可以先查驗后裝箱?于是大家認真探索改革目標、方式、任務、流程,全力向省里、向海關總署爭取支持。”顧駿說。

    2022年3月,義烏國際陸港集團將監管創新議題上報義烏市深改會。2022年9月,海關總署發文,允許義烏先行先試,由義烏市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項目運營。

    團隊聯合專業力量打造全新數字化監管系統,保證海關“管得住、放得快”?!皬呢浳锶雮}到裝箱出運,海關都可以通過集拼倉系統實現全鏈條數智監管,發現問題快速溯源?!鳖欜E說。

    2022年12月25日,數字化監管集拼倉完成首單測試。2023年3月15日信息化系統1.0版正式上線。集拼倉團隊迅即開展落地推廣過程,招引企業進行測試。

    顧駿介紹,“當時,我們到企業一對一指導系統如何使用,有問題隨時響應?!表椖壳捌谙到y不穩定,為確??蛻艏b箱按時出運,團隊成員常常陪著調試到深夜。

    在通過不斷測試積累數據及經驗后,2024年3月,在義烏市深改會上,數字化監管集拼倉2.0版正式通過。

    “‘了解市場、深耕市場、服務市場’是義烏這片土地賦予義烏青年的使命?!绷x烏市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龔璐超說。

    ——————————

    時刻準備與黑客較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川

    一個“社區矯正對象違規違法監督模型”有什么用?

    它可以幫助地方檢察機關及時獲取社矯對象執行情況的第一手數據,并通過上述模型進行數據篩查、比對,發現社矯對象可能存在的違法情況異常數據線索。

    這樣一個模型,是國網聊城供電公司數字化部信息運檢班班長馮濤與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檢察院數字檢察工作專班一起合作研發完成的。

    作為國家電網一名基層員工,馮濤一直從事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并關注數字化在各行各業的落地應用。

    馮濤已經在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崗位上工作了10多年。由于網絡安全和運維工作的特殊性,馮濤經常面臨各種突發情況。

    國家電網的信息通信網絡,如果因系統漏洞被黑客入侵,輕則影響客戶的用電體驗,重則危及國家能源安全。為了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馮濤積極報名參與各項網絡攻防比賽和實戰,以賽代練、邊賽邊學。

    2018年10月,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籌劃組建網絡安全紅藍隊,以承擔山東電力網絡安全日常保障工作,并開展紅藍隊對抗。經過層層闖關,馮濤以全省第8名的成績入選網絡安全紅隊。

    當時網絡系統漏洞的挖掘工作一般是靠人工手動開展,要從屏幕上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行代碼中找到問題,強度和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不斷研發和實測,馮濤與紅隊隊友歷時3個月研發出一套人工智能攻防機器人程序,成功實現系統漏洞自動化挖掘。

    在他從事的網絡安全工作中,經常會受到來路不明的網絡攻擊,有時每秒鐘能有上萬條攻擊日志,依靠人工進行日志收集、分析并找出攻擊源幾乎是不可能的。

    2018年,借助一次黑客大規模入侵演習契機,馮濤開始思考如何研發一套程序,能夠高效收集、分析、封禁非正常訪問。

    但面對每秒鐘數萬條的訪問記錄,即便他和隊友不眠不休,也無法人工篩選查找出攻擊源。在緊張的演習間隙,馮濤將自己關在屋子里,通過仔細研究網絡流量日志記錄協議和格式,發現在攻擊流量和正常業務流量之間存在的區別。他用時3天研發出一套“全邊界網絡訪問行為分析”程序,即安全日志自動分析程序。憑借這套程序,馮濤總共定位封禁非法攻擊源3280個,修補系統風險5處,高質量完成了演練任務。

    從2018年開始自學網絡工具開發,迄今他已自主研發“高危IP一鍵封禁平臺”等17種網絡工具,不斷豐富著自己的“武器庫”。

    工作多年來,馮濤身處網絡戰場,“每時每刻,都要保持高度警惕,時刻準備‘戰斗’?!?/p>

    ——————————

    在高原再修“天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

    他們,曾在平均海拔4455米的高原挑戰凍土施工,齊喊勞動號子,在123天里再筑1142公里“天路”。

    如今,他們在被譽為“大漠新絲路”的又一條高原鐵路——格庫鐵路(青海段)擴能改造工程項目上(以下簡稱“格庫項目”),創新建筑技術。

    他們是中鐵十五局集團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一群普通的年輕人。

    “現場挖孔樁突然出現了大量地下水……”一天深夜,與以往一樣還在辦公室加班的王振偉,接到同事電話心中一緊。

    他放下電話,抓起厚重的工作服邊走邊套,夾著圖紙和筆記本,往現場趕去。

    組織技術人員對地下水位進行更細微的分析和驗證,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調集施工隊伍和物資材料,對地下水位淺的樁基進行加固和處理……經過現場勘察分析,王振偉迅速作出決策,并與業主和監理單位緊急溝通。

    隨后幾天,他幾乎徹夜未眠,守在施工現場,監督著每一項工作的進展。

    格庫鐵路連接青海、新疆兩地,是繼蘭新通道、臨哈通道后的第三條鐵路出疆大通道,承擔著新疆南疆地區與青海、西藏中東部、西南地區等地的貨物運輸和部分旅客運輸。隨著貨運增量勢頭不斷提升,線路運輸能力接近飽和,擴能改造勢在必行。

    格庫項目工程含遷改、路基、橋涵等相關配套工程,沿線高寒缺氧、風沙較大、鹽堿地帶蚊蠅肆虐,專業施工接口多,施工協調配合難度大。

    王振偉和同事們采用全新的施工方法——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將現場混凝土構件進行預制,運往現場組裝。不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還能有效應對復雜的地質條件。

    4月末的格庫項目現場,天氣陰晴多變,沙塵暴不時來襲,對于這樣的環境,這群年輕人早已習以為常。

    而鍛造他們這一堅毅品質的,則要從此前的再筑“天路”項目說起。

    全長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被譽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2022年6月,中鐵十五局集團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參與青藏鐵路格拉段32個車站126組道岔和56個車站信號系統更換升級(以下簡稱“格拉項目”),向再筑“天路”發起挑戰。

    當前奮戰在格庫項目的這些青年,正是再筑“天路”的原班人馬。

    格庫項目副經理劉艷東曾擔任格拉項目副經理。啟程趕往項目一線時,他的兒子剛出生沒幾天。

    “預想到條件艱苦,任務艱巨,但沒想到這么難?!眲⑵G東人生中第一次坐救護車,就是在這里。

    第一次來青藏線,當天晚上就投入工作,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因為工作太投入,精神比較緊張,起初劉艷東并沒有感覺到身體不適。但回到縣城住地后,身體就發出警報?!邦^像要炸了一樣疼,感覺腦子要跳出來?!?/p>

    劉艷東被救護車直接送到了拉薩的醫院。但一周后,他再次投入項目一線。

    在荒無人煙的高原,劉艷東和同事們一直堅持著,他開玩笑說“看到山坡上竄出的小老鼠都覺得挺可愛的”。

    在這里,他們遇到諸多挑戰,在人類難以生存的“生命禁區”,不光人缺氧,機械也缺氧。

    “低海拔地區往往幾分鐘就能鋸斷的鋼軌,在這里半個小時都鋸不斷,機械的施工效率下降到不足低海拔地區的一半?!备駧祉椖靠偣こ處?、時任格拉項目總工程師張崇清,是一位資深的鐵路工程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和同事將制氧設備和機械設備進行有機結合。

    2022年10月30日下午,那曲站最后7組道岔更換完成。他們安全高效地完成了1142公里的“天路”再筑任務。

    剛畢業就投入新疆相關項目的張崇清,在新疆一待就是11年。第一次離開“天山”,就遇上了更具挑戰的“天路”——格拉項目。格拉項目結束,他又無縫銜接到格庫項目。

    相關內容

    青年節將至,向平凡又動人的...
    ①顧俊在集拼倉現場通過系統登記情況核實貨物相關信息。②張崇清(左)...
    2024-04-28 15:10:47

    熱門資訊

    北方30℃以上區域將成片出現 ... 四月二十四日,江南、華南地區遭遇新一輪降雨。二十五日為此次降雨過程的峰值階段,廣東中南部局部地區出現...
    笑壞了!31歲網紅“俄羅斯娜娜... 她的離開讓我們開始思考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娜娜走了,真叫人心疼,也引發了大家對她跟老公王濤感情的揣測...
    四川81歲大爺花25元嫖娼被抓... 都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可事實上風流的又豈只有少年!近日,四川警方抓獲一起嫖娼案件,便刷新了網友的三...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數說不盡的家國情懷】在山東泰安,一位名叫小樊的女孩在退伍224天后...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南昌3人墜樓小區開發商曾涉貪腐... 在南昌的一場強對流天氣中,不僅有1600多棵樹被吹倒,還有4人死亡,10余人受傷。其中,南昌縣偉夢清...
    北京三里屯一男子遛“卡皮巴拉”... 近日,北京三里屯的繁華街頭,一位瀟灑的男子帶著他的特殊伙伴悠閑地漫步,這一不同尋常的組合立刻成為了眾...
    黃曉明女友葉珂正式道歉退網!前... 在公眾與私人的界限日漸模糊的背景下,王命金選擇通過詳細陳述來反擊,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更在一...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