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面解讀淄博燒烤“火出圈”現象的專著《大淄味》,由山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全書共分六章,約26萬字,比較系統、全面、深刻地講述了淄博燒烤、齊文化演變以及這座城市的故事,內容呈現出幾個特點。
第一,講述了淄博燒烤本身的故事。這是第一部比較全面、立體、生動、深刻反映淄博燒烤現象的專著,作者多次親赴現場,調查采訪,了解淄博燒烤的來龍去脈,對淄博燒烤的歷史、現狀和未來進行深度思考。書中既有對大場面、大背景、大事件的梳理,也有對小人物、小故事、真感情的描述。疫情期間,大學生們受到淄博人民的熱情照顧,像燕子一樣飛回來,帶來一個春天。網紅明星助陣,主流媒體跟進,淄博燒烤形成大流量。黨委政府主動積極作為,穩穩地接住了這波流量。全市人民為榮譽而戰,擰成一股繩,表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作者筆下,燒烤靈魂三件套的前世今生、燒烤店老板和普通百姓的喜悅煩惱、“進淄趕烤”者們的蕓蕓眾生相,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有細節,有故事,有情感。
第二,作者雖然以淄博燒烤為主線,但又不僅僅局限于燒烤,而是放眼整個淄博改革開放、轉型升級的大格局。作者用較大篇幅,對淄博數千年歷史進行梳理,特別是對淄博近十幾年“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悲壯過程深入挖掘,對淄博做好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高度肯定,對淄博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熱情贊揚,還詳細介紹了淄博傳統產業“彎道超車”,新型產業“換到超車”的獨特路徑。因為作者親自經歷過淄博打造“四強”產業,細分30多個賽道,淘汰落后產能,改善干群關系,發展文化產業,建設城市全域公園,打造夜經濟,建設美麗鄉村的具體實踐,所以具有切膚之痛的感受和獨特視角,并得出正確結論,淄博燒烤是淄博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在淄博燒烤“出圈”之前,國際陶瓷琉璃節、齊文化節、足球論壇、青島啤酒節、麥田音樂節等等,已經使淄博這座老工業城市充滿朝氣和活力,充滿溫暖人心的正能量,弘揚著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
第三,充分認識“第二個結合”的精神實質,以齊魯文化特別是齊文化的傳承發展為另一條隱形主線,闡釋齊文化的當代價值和意義,這是淄博的底氣所在、動力之源和城市之魂。泱泱齊風,大哉淄博。一部齊文化史,串聯起中華文明的重要鏈條。這里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后李文化是山東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姜太公建立的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稷下學宮里,諸子“百家爭鳴”,造就了“軸心時代”中華文明的主體精神;即使后來動亂割裂,淄博這個地方的齊文化因子仍薪火相傳,活力時現,賈思勰撰寫出《齊民要術》就是一個明證;進入近代,淄博在山東最早出現工業文明曙光,成為齊魯大地上的工業重鎮,人民有組織紀律性和契約精神……僅僅就飲食文化而言,這里有火的產生、使用、演進的完整鏈條,有最發達的原始農業,物產豐富,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有陶瓷等器具,有冶鐵等技術,有當時最為繁華的臨淄古城,有懂得欣賞美食的貴族階層和商人群體,所以這里才產生了最早的廚師、最早的魯菜。作者認為,齊文化是膠東海洋菜系和魯中菜系的“根”與“魂”。書中對淄博的“文化靈魂三件套”進行探討,陶瓷、琉璃和絲綢,承載著淄博這個城市的歷史、輝煌和夢想,是這片地域養育出的文明之花,也是淄博人民最為溫情的文化記憶。作者還描繪了山東實施文化“兩創”的一系列宏觀戰略和具體實踐,介紹了“四廊一線”的實施情況,以此為背景,闡述齊文化對于當代的積極意義,建議山東充分吸納齊文化改革創新、開放包容、務實進取的精神養分,齊魯兩種文化一起發力,建設新時代的新山東。
本書作者郝桂堯,從事新聞工作近40年,報道過一系列重大典型,業余時間研究山東和西藏地域文化,對山東人群體尤為鐘情,出版過《山東人三部曲》《俺是山東人》等地域文化專著。他認為,淄博燒烤是隨著城市的發展,逐步成長起來的,是淄博建設、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淄博通過燒烤火了不是偶然現象,這是淄博轉型升級、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淄博已進入“溫中常熱”的新常態。淄博因為燒烤而成為一座有溫度、有情感、有磁力的城市,每個偶發因素,都會使淄博燒烤的大火熊熊燃燒起來。
山東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原淄博市政協主席畢榮青為此書作序,著名畫家李學明專門為此書封面創作主題作品《大歡樂》。(作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