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次假期天數的表面上來看,2024年我國的公共假期安排有元旦1天、春節8天、清明3天、勞動節5天、端午節連休3天、中秋節3天以及國慶節的7天,把這些連休的假期加起來,一共能有30天。
圖源:卡樂圖片寧穎攝
不過,這30天里其實包含了很多調休的周六周日,剔除這些周六、日以后,真正的公共假期天數,實際上是11天,也就是元旦1天(1月1日),春節3天(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1天(農歷清明當日),以及勞動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各一天,以及還有國慶節3天(10月1日至3日)。這樣,貌似30天的年度假日在剝離了周末以后,我國每年不包括調休的公共假期,就是這11天。
關于國定假期如何調休,是否應該調休討論再起,環球旅訊首席分析師彭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輿論層面可以看出目前公眾對于調休“湊假”模式意見很大,希望政策得以調整的呼聲非常高。究其根源在于調休“湊假”模式,并沒有增加大家的假期總量只是在拆東墻補西墻。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表示,從需求和供給的對照可以看到,現行的法定節假日安排在時間格局上確實存在提升空間,尤其是下半年的法定節假日太少,假期之間的銜接較差,分布不夠合理。程超功指出,增加法定節假日特別是下半年的節假日,可以從兩個維度來挖掘,一個是傳統節假日(含重要的歷史紀念日),之前不放假的可以考慮放假(如重陽節、冬至、臘八節等),另一個是針對暑期等旅游消費旺季可以增加專門的假日。
(中國小康網綜合@澎湃新聞、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