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30款預包裝罐裝或瓶裝啤酒進行了檢測,涵蓋青島、哈爾濱、喜力、百威、嘉士伯、雪花等知名品牌。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含有不同種類和含量的生物胺。其中,哈爾濱HARBIN麥道啤酒被檢出含有霉菌毒素DON(嘔吐毒素),含量為每公斤26微克。
香港消委會提醒,飲用1罐或1瓶啤酒相當于攝入約1碗飯的能量,每日飲用兩罐,三個月內可能導致增重約5磅。盡管如此,僅憑產品標示的酒精濃度難以準確選擇低熱量啤酒,因為有6款樣本的實際酒精濃度與其標示值相差較大,其中4款高出0.5%及以上。
涉事的哈爾濱HARBIN麥道啤酒已在各大電商平臺下架。對于已售出產品是否召回的問題,淘寶官方客服表示店鋪未售賣該產品,建議消費者在任何渠道購買時認準官方店。
生物胺為啤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適量攝入有益于人體生理活動,但過量則可能引發頭痛、血壓波動、呼吸紊亂、心悸、嘔吐等嚴重反應。DON作為一種嘔吐毒素,過量攝入短期內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癥狀,長期大量攝入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香港消委會強調,啤酒原料大麥在儲存不當情況下易受霉菌污染,導致霉菌毒素殘留在啤酒中。因此,建議生產商嚴格選用優質、凈化良好且儲存得當的大麥以降低產品中DON的風險。
針對上述檢測結果,“哈爾濱HARBIN麥道啤酒”廠商回應稱,該產品從未進口至香港銷售,僅在中國內地生產和銷售,且生產和銷售全程均符合內地相關法規。被檢出的DON含量不僅符合,而且遠低于公司內部、內地及國際針對谷類食品設定的上限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哈爾濱啤酒現隸屬于百威亞太。截至4月17日,百威亞太股價收報9.88港元/股,下跌1.4%,盤中最低觸及9.73港元。自上市以來,其股價已從25.86港元/股大幅下滑至9.88港元/股,累計跌幅達61.79%。
根據財報,2023年百威亞太實現營業收入68.56億美元,同比增長11.1%,按報告基準計算增長5.8%;每百升收入增長6.2%。啤酒銷量達到927.67萬噸,增長4.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8.52億美元,同比下降6.68%。百威亞太在財報中指出,銷量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及印度市場的強勁表現,收入增長則源于兩地持續推進高端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