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30款啤酒樣本進行測試,檢測結果引發市場關注。
結果顯示,哈爾濱麥道啤酒樣本的酒精比標示的高出0.97%。與此同時,哈爾濱麥道啤酒樣本還被檢測出含有嘔吐毒素。
對此,哈爾濱啤酒廠商回應指出,從未將此次檢測的產品進口到香港以及銷售;該產品一直以來只在內地生產及銷售,整個生產及銷售過程均符合內地相關法律法規。
4月19日,《消費者報道》記者詢問哈爾濱啤酒、百威啤酒天貓官方旗艦店,客服均回應表示無哈爾濱麥道啤酒銷售。
以“哈爾濱麥道”為關鍵詞搜索,結果顯示該款產品在電商平臺部分第三方店鋪售賣。一家店鋪產品詳情頁面顯示,該產品580ml 6瓶裝售價39.9元,生產商為百威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店鋪客服表示,現在拍下發貨的產品為2024年2月生產。
據了解,哈爾濱啤酒現為百威中國旗下啤酒品牌,百威中國曾用名“百威英博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其相關子公司在香港分拆上市,即百威亞太(1876.HK)。
針對該檢測報告結果產生原因、引起的市場爭議及公司經營情況等,《消費者報道》于4月19日向百威亞太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受到針對相關問題的回應。
百威哈啤被檢出含有真菌毒素
本次測試項目涵蓋營養價值、安全和品質等。在安全性測試方面,其中1款樣本哈爾濱麥道啤酒被檢測出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檢出量為每公斤26微克,其余29款樣本未有檢出霉菌毒素。
香港消委會網站相關檢測報告截圖
香港消委會介紹,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也被稱為嘔吐毒素,過量攝入后30分鐘內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癥狀,與其他胃腸道疾病的癥狀相似,不易分辨。
一食品行業相關人士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這一情況的產生一般與釀造啤酒所使用的谷物原材料有關,真菌污染谷物產生毒素,在釀造過程中進入啤酒。
記者查詢資料看到,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是大麥、麥芽和啤酒中存在幾率最大的常見真菌毒素之一,在生產過程中谷物及谷物制品中并不少見。
在一篇寧波疾病控制中心于2023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研究者通過網購、超市等途徑共收集到小麥粉80份、大米23份、玉米31份、啤酒15份和白酒13份,按照試驗方法分析測定DON及其衍生物。結果顯示,小麥粉、大米、玉米、啤酒中檢出有DON成分,主要分布在小麥粉、大米、玉米等谷物原材料當中。其中,15份啤酒中13份檢出含有DON。
來源:《改進通過式固相萃取柱-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谷物及制品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及衍生物的含量》
實際上,香港消委會也對測試的結果指出,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建議,DON的每日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微克,長期暴露于該水平以下對大多數人不會造成健康風險。這也意味著,60公斤的成年人一日內飲用4罐哈爾濱麥道啤酒樣本仍屬安全水平之內。
目前,針對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這一成分,國內相關標準僅針對谷物原料中的限量進行了控制,未針對啤酒作出相關規定。
我國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規定,玉米、玉米面(渣、片)、大麥、小麥、麥片、小麥粉中DON的允許限量≤1000μg/kg。
盡管未規定啤酒中的DON限量,該標準在應用原則部分提示,無論是否制定真菌毒素限量,食品生產和加工者均應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達到最低水平。
實際上,哈爾濱麥道啤酒被檢出的嘔吐毒素,只是測試結果中被檢出的有害成分之一。在這次測試中,30款樣本啤酒樣本均檢測出不同種類和濃度的生物胺。其中嘉士伯啤酒樣本檢測出的生物胺種類最多,共有7種,Coopers啤酒樣本檢測出的生物胺種類排名第二,為5種。
曾多次因違反廣告法被行政處罰
公開資料顯示,哈爾濱麥道啤酒生產商為百威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哈爾濱啤酒現為百威中國旗下啤酒品牌,百威中國曾用名“百威英博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其相關子公司在香港分拆上市,為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
旗下產品啤酒質量檢測爭議之外,百威亞太還需要關注或許是自身廣告宣傳的尺度。
記者在查詢過程中注意到,近年以來,百威中國在廣告宣傳上屢屢“踩雷”。企查查公開信息顯示,自2020年8月以來,百威中國因違反廣告法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超160萬元。
2020年8月,因在“百威中國”微信公眾號發布出現“飲酒動作”的廣告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金額過廣告法》第二十三條第(二)項“酒類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二)出現飲酒的動作;……”的規定,構成了發布出現飲酒動作的酒類廣告的行為,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罰款18萬元。
類似的情況屢罰不止。2021年5月、2021年11月、2022年8月,百威中國均因構成發布出現飲酒動作的廣告的違法行為被市場監督管理處以罰款。
除此之外,百威還曾因發布虛假廣告被處以罰款。2021年,百威(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網站宣傳“百威始終不計成本地選用最優質的全天然原料“語句,但經營的啤酒中水及酵母都經過人工干預或處理,與所宣傳的“全天然原料”不符,構成了發布以虛假的商品成分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虛假廣告的行為,被罰款人民幣20萬元。
高端化進程停滯?百威亞太2023年“增收不增利”
隨著消費人群的迭代以及消費趨勢的變化,淡爽感的低價啤酒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要求,啤酒行業發力高端產品成為近年來的行業大趨勢。
盡管百威亞太在高端化布局上占盡先機,但并不意味著在長期的發展中可以高枕無憂。
過去一年,百威的業績表現陷入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百威亞太最新披露的2023年財報顯示,百威亞太實現營業收入68.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7.09億元,同比增長11.1%;正常化除息稅前盈利13.69億美元,同比增長15.2%;啤酒銷量達92.767億公升。
不過,從凈利潤指標來看,2023年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8.5億美元,同比減少6100萬美元。
分季度來看,百威亞太2023年第四季度在多個重要市場銷量受到影響。在亞太地區西部、中國、亞太地區東部,百威亞太銷量分別下滑1.9%、3.1%、3.4%。
與此同時,國內的一眾啤酒企業正磨刀霍霍沖擊高端。過去一年,國內5家啤酒巨頭紛紛實現營收利潤雙增。其中,華潤啤酒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89.3億元,營收增幅在國內5家啤酒頭部企業中最大,同比增長10.4%;實現凈利潤51.53億元,同比增長18.6%。
從利潤率的表現來看,華潤啤酒、重慶啤酒的凈利率水平也已超過百威亞太。2023年,百威亞太凈利率為12.84%,華潤啤酒、重慶啤酒的凈利率分別為13.39%和18.3%。
啤酒高端拉鋸戰來勢洶洶,即便規模強勢如百威亞太,也需要不斷審視自己,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攻受易形的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