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腔健康,網上一直流傳著很多“良心”建議,提醒大家不要輕易去洗牙,會把牙齒洗壞,使表面出現隱裂紋,導致牙齦退縮、牙縫變大、牙齒松動;頻繁刷牙會導致牙縫變大。
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01
洗牙會導致牙齒松動嗎?
洗牙在醫學上稱為潔治,是一種預防牙周疾病最基本而最有效的方法。洗牙并不會導致牙齒松動、酸軟等問題。牙齒的牢固靠健康的牙槽骨支持,洗牙洗掉附在牙齒表面的結石可以防止牙槽骨進一步受到破壞,防止牙齒松動加重。
02
洗牙對牙齒有損傷嗎?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普遍使用的超聲潔治是通過超聲波潔治機產生特定頻率的高能超聲波,它只對牙齒表面的牙結石、色素有效,并不會損傷牙齒,更不可能使牙齒表面產生裂痕。健康的牙齒表面有一層牙釉質,這可是人體中硬度最高的部分,拋光用的橡皮輪材質較軟,不會對牙齒造成磨損。
03
刷牙會讓牙齦退縮、牙縫變大嗎?
走更多的路腳掌會變粗糙但是不會變短。健康的牙齦跟腳掌的皮膚類似,有豐富角質層,耐食物摩擦,不怕刷牙,就怕刷不干凈。
刷不干凈、有細菌感染就會導致牙齦紅腫出血,這時候刷干凈會消腫,可能會有牙齦退縮、牙縫變大的現象。
預防口腔問題
首先要做好一件事情
↓ ↓ ↓
科學刷牙
目前中華口腔醫學會推薦使用水平顫動拂刷法:水平顫動主要是去除牙頸部及齦溝內的菌斑,拂刷主要是為了清除唇(頰)舌(腭)面的菌斑。具體操作如下:
將刷頭置于牙頸部,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刷毛與牙長軸大約呈 45°角,輕微加壓,使一部分刷毛進入牙齦溝內,部分置于牙齦上,以 2-3 顆牙為一組開始刷牙,用短距離水平顫動的往返動作,加壓扭轉牙刷,刷毛轉向牙合。
在同一個部位至少刷 10 次,然后將牙刷向牙冠方向轉動,繼續拂刷牙齒的唇( 頰)舌(腭)面;刷完第一個部位之后,將牙刷移至下一組 2-3 顆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與第一個部位保持有重疊的區域,繼續進行下一個部位的刷牙;刷上前牙舌面時,將刷頭豎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觸齦緣,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時,自下而上拂刷;刷咬合面時,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距離來回刷。
建議一:用含氟牙膏刷牙
含氟牙膏有防齲的效果,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牙膏成分里有氟化鈉、單氟磷酸鈉和氟化亞錫中的一個,就屬于含氟牙膏。
建議使用小頭、軟毛、細毛的牙刷(小頭容易刷到后面的磨牙區,軟毛不容易損傷牙齦,細毛容易深入齦溝和牙縫),采用豎刷法,刷牙時間要達到3分鐘。建議餐后刷牙,至少應該堅持早晚刷牙。牙膏沒有純天然的,牙齒清潔的方式、時間比牙膏的成分更重要。
建議二:使用牙線和沖牙器
有報告指出,單純刷牙只能清除70%左右的菌斑,而牙膏和市面上的任何泡沫清潔劑、漱口水等產品都不能去除牙齒鄰接面的牙菌斑。牙齒的鄰接面常遺留菌斑,可用牙線或沖牙器來清除。相對于沖牙器,牙線便于攜帶,對于在外用餐后不方便刷牙和使用沖牙器者,使用牙線后漱口是個不錯的選擇。
建議三:定期口腔檢查
定期口腔檢查(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去正規醫院口腔科進行常規牙齒檢查,并對牙齒做超聲潔治),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